王体书法对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居功至伟,各朝各代书家无不趋之若鹜,推动王书发展的几个历史高峰也已成为过去。近十几年来,随着中书协的展览体制的隐性引导,又出现了一波学习王书小高潮,这是对建国以来书法无序化、民间化的拨乱反正。在此背景下,习王成为涉足书法展厅文化的主要路径,无论习北碑还是学南帖,不研究书圣,就势必不入主流。尽管靠剑走偏锋可以博得一时虚名,但实质、终究是要回到本质上来的。 1 对碑的整体认知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共计2400余字,西安博物馆藏。此碑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文、太子李治作的序文以及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通称《三藏圣教序碑》。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皇室所藏王羲之行书真迹成文,后镌刻成碑。此碑由于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迹中摹出,保留了其书原貌,因而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临书楷模。 历史上对此碑的评价就不在累述,笔者不主张用前人说过的玄而又玄的华丽辞藻去故弄玄虚,使人愈加摸不到头脑,在这里用尽量朴实、简洁的语言来阐述此碑的整体特点。 清秀:清秀之气从何而来,应该是书圣创新变法后的气质,也就是说圣教序中的选字基本出自书圣变化后,加之上碑刻锲方笔较多的效果。 质朴:质朴之气来自于继承传统,看看同时期王家(王导、王徽之、王慈、王珣等)几帖,深入的继承便是。 静谧:繁华落尽后的寂静,这一点要归功于沙门怀仁,也要归功于书圣的人生阅历,到晚年归隐山林的释怀,怀仁的用心和书圣的淡然完美结合,成就了集王圣教碑区别于其他任何碑帖成为书法史上最高尚的审美格调。 端庄:道德淳厚而显露于外的自然征象,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端庄不是简单的仪容修饰,而是修养到正气充足的结果。这来源于王氏家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也就是说,成就集王圣教序碑的书法贡献,就是深厚高雅的文化修养、繁华落尽后的淡然气质以及深入的传统继承和超乎常人的创新变法,也可以说这四点使王羲之书法造诣成为千年书法史上的最高峰。 2 整碑章法布局 显然此碑的整体章法可以用书谱中的“落落乎尤众星之列河汉”概括,但是,今天笔者仍不愿意人云亦云。 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就是集王圣教序字帖与集王圣教序碑的区别。绝大多数学书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真正面对整碑,终日对着字帖临摹揣摩,推拿上下左右,揣摩大小仰侧,但总免不了有所偏颇。为何?大家可以想象,整碑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准确的呈现在帖中,很显然是不能的,因考虑拓片制作及编撰成书方便阅读,势必就破坏了原碑的章法(行与行)安排。试想,怀仁和尚花去20多年时间主持集字上碑工作,他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哪个环节呢?那肯定就是妥善处理行与行、行间字与字的关系。所以说,帖上行间对比已经变成一种不自觉地章法对比,已然不能客观反映僧侣怀仁的初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很简单,就是多到现场去揣摩。实在不行,就多参照大王手札里的章法处理,但是要强调的是,手札多为行草书,与集王圣教序碑中的行楷书,在章法处理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也就是说参考行草书的章法很有可能将此碑最可贵的静谧的特点破坏掉。 集王圣教序碑给人的静谧端庄与怀仁集王字后采用行楷字入碑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怀仁是如何在高3.5米、宽1.08米的石头上处理行间疏密、行的摆动,行间字与字之间的大小、俯仰、轻重、聚散、开合、曲直等,这与在帖上只能机械的研究单行内上下字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章法交互,可惜的是,这显然已经是个很难实现的课题。至少在市面上是看不到卖整章拓片的印刷品的,有也是电脑翻刻,质量差很远的。这对学集王圣教序的人是一种遗憾。 3 单字结构 一说到结构,就是老三篇,诸如疏密、错落、收放、开合、穿插、俯仰、向背、俯仰等等,处处体现一种活波的生命意识。 如:三横各有姿态,撇划,写得钢劲有力、一波三折,到末端切笔回锋,戛然而止;而捺划前伸回锋,姿态宛若大草原上肆意奔跑的羚羊。 结字比较随性,最精彩之处为“成”的横划和捺划,宛如一头受惊后撒蹄奔跑的大象。 左边写得疏淡,右边轻松自如,动态十足,末尾一点为点睛之笔,有坠石砸脚,闪挪腾移之趣。 左疏右密,笔笔凝重,“巾”处理的令人意外,迎面一股憨厚、朴实之气,如一头怒目圆睁、无处发作的河马。 左边端庄,右边俏皮,尤其是捺划,处理成反捺,并尽力向右下伸展,使整字酷似挑灯舞剑的武者。 一个心字,宛若船锚,爪牙锋利,剑拔弩张,这是一颗尖锐、果敢、一针见血的心。 上部拘束、下部豪放,犹如一匹杀入敌军阵之中,带着面具、前蹄高扬、麾尾挟风扫血霾的战马。 上部厚重开张,呈昂头挺胸之势;下部轻巧团缩,取低首谦卑之态。组合在一起,又如京剧里身穿铠甲、手执长戟的将军,胯下以鞭代马,踩着小碎步驰骋疆场。 左边无精打采,右边神态飞扬,宛若背上挎着乾坤圈,手里拿着混天绫,脚踏风火轮的哪吒三太子。 这绝对是一只斗志昂扬的大雄蟹。 左边萧散,右边紧凑,尤其是下面三笔,起承转合,不禁让人想起影视剧里古代大侠手提长剑、施展蜻蜓点水绝技,在水面上疾驰而过的场景。 此字于南帖中见北碑神韵,凝重但又奔放、紧凑不失宽博,这是最能体现王羲之审美情趣的。也是我们后来人要坚持传承的理念,变化都是要有度的,是要脚下站得稳的,一旦为博取眼球而肆意妄为的变,就势必会沦为跳梁小丑。 大家在临习此碑时应该有一种体会就是,临习时感觉还可以,临完后立马就感觉没有记忆了或者说很淡了。这是为何?我们说王字,就是儒雅、端庄、书卷气,这些词都是表象的,是一种思想意识提升后的概括,而不是针对作品的描述。而一说到颜真卿的凝重、杨凝式的疏散、苏轼的醇厚、米芾的癫侧、赵孟頫的婉转等等都是据细的,可以把握的。就像武术,无招胜有招,招式好学,意境难觅,这也就是王字难学的根本。而上述这些书家便是继承了书圣,而又在某一方面创新夸大了书圣,成就了大家的地位。 临帖中,在达到熟练后(这个熟练是建立在正确方法之上的),一定要有意识的夸大一些字的特点,或者反起到而行之。针对一整行的临习,可以试着去调整一个字,看看对于此行的章法是否还能和谐,如若不能,继续调整其他字,以此类推,去改造整篇。 结构是需要根据整体章法安排的,它是一种动态平衡,孙过庭的“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便是最好的诠释。但目前,就是国展获奖的作者,也只是处在一种集字创作的阶段,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去堆砌一副作品,提前没有目的性。这显然不符合一种艺术行为产生的过程,即被一种事物、一种现象打动,想要表达一个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构思谋篇,运用各种矛盾关系诠释、补充、凸显主题,自然而然的制造一件艺术品。说白了,现在的书法创作绝大多数是抄袭、堆砌、冰冷、机械,丝毫不具有情感的。这可能就是技和道的境界差异。 4 笔法 笔法是书法艺术表现手法的核心,是衡量一件作品水准高低的重要尺度,笔法的核心是中锋用笔,保证中锋用笔的技术手段就是提按使转,实现提按使转的方法就是入笔、行笔和收笔,在这里笔者认为其实绕一大圈还是要强调入笔的重要性。入笔正确,行笔收笔才可能正确,之后的东西才可能实现,作品才可能被称为书法作品。 入笔的方式是由书家利用毛笔的自然弹性按照书写的自然性在纸上形成的,它是划开毛笔与纸张沟通、表达书者思想的切口,大王的笔法是最丰富的,也就是说书圣找到了多种用毛笔在纸面上表现阴阳平衡、一纸一世界的契入点,它(王书体系的起笔)大概分为两大类八小种。 1、藏锋 2、露锋(7种) (1)尖峰入纸,或调、或不调、或改变方向运行: (2)侧锋切纸,或调或否: (3)侧切翻笔,调整运行: (4)侧笔快切,提笔疾行: (5)侧锋慢顿,点弹直起 : (6)甩锋入纸,手腕震转: (7)反向入笔: 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乙未十二月四日晚于吟山斋灯下刘琳记 作者简介: 刘琳,男,字不急,号吟山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2012年4月开始系统学习书法,从王羲之手札入手,后习孙过庭书谱和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获奖:-------- “凯歌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二等奖 “中天未来方舟杯”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 二等奖 “新丝路新风貌”西部城市书画展 一等奖 首届“引汉济渭杯”全国书法作品大赛 三等奖 “陕西煤业杯”首届陕西省职工书法大赛 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