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笑来:未来所有的产品都是垂直社区

 RamboDawn 2016-01-18


 




826日(周三)晚,职业社交App「会会」的“老板请吃饭”沙龙活动由李笑来先生做东,邀请了业内相关人士,一起畅聊“垂直社区的产品和运营”。


听说,这位善良的局主在发出邀约后才意识到了真相:


客官,你是不是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报名来蹭饭?

别急~ 有幸蹭到饭的会会君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备好了干货,各位请慢慢享用。




李笑来:


过去有很多是靠制度维护、靠垄断资源的企业,内外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外面空气稀薄,大家都往里挤,太强的优越感导致与外面非常隔绝,形成一个封闭的社区。但是,未来的私企本质上是粉丝经济


我自己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东方出来,开了家留学公司,那时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做一个垂直社区难度特别大。为什么?因为垂直社区里的人离散分布。百度贴吧、QQ这些面对所有人,陌陌面对所有男人,不用瞄准,一枪出去全倒。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Duang一枪出去,一个没打着,就是因为用户太离散了。所以做留学咨询那两年,我们属于什么状态呢?小富即安的状态。五六十个客户正好。那时候就有一种看法:做垂直社区挺烦人的。


后来做了KnewOne,这是我对垂直社区的看法开始有所转变的阶段。其实KnewOne也纯粹是运气好,它是被奇怪地挤出来的一个项目。开始我想做在线教育,就外包给三四个团队,花了接近一百万也没做出什么东西。后来急了,决定自己学,就进了Ruby China社区去学,用行动向程序员们证明我这个人学得很快,就交了很多程序员朋友,基本上Ruby China社区里面能干活的人都被我拉出来做项目了。


当时KnewOne的CTO李路在我眼里是个挺酷的人。跟李路认识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在线教育不能干。这个模式根本不成立,因为互联网早就解决了,第一好的学习叫Google,第二好的学校叫Wikipedia,第三好的学校叫YouTube,对程序员来说最好的学校叫Stack Overflow,这些都是在线教育。所以教育问题大家早就解决好了。


新东方其实不是教育,新东方是培训。培训和教育差特别多,培训是可以赚钱的,教育是很难赚钱的。如果说“在线培训”不好吗?在线培训长期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呢?道理特别简单,未来的世界,知识上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特点是这样的:你会,那你就会;你不会,也不会因此就饿死。我们长大那会儿,大家都说学英语很有用,事实上它也确实很有用,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有小部分人学会了,大部分人学了也白学,这些学了也白学的人实际上还不如那些不学的呢。你看我老婆就不学。而且英语也不够用啊。到哪儿都各种语言。现在整天拿个Google Translator,到哪儿都跟人交流得很好啊。这个就是培训所面临的难题。所以可能将来就是极其高价的培训和极其廉价的培训,这两个极端上还有机会。其他就没多大机会了。


另外一点是,只要你是个能做出东西的程序员,干啥都比干在线教育赚钱。这就是我们当时只能找到外包、找到外包也不靠谱的重要原因。真正牛逼的人去干真正的教育了,比如google。所以我扎进去学的结果就是:在线教育这件事对我来说再也不成立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彻底逆转了。于是我就想和李路合作,每周找他吃饭谈项目。跟他提这个,没兴趣;跟他提那个,没兴趣。四五周之后,我就提了一个:让大家把自己用的好东西发上去,然后互相评价。李路就拍板说:这个我以前想干过。后来就建了KnewOne这么一个社区。


后来对社区的看法再有改变是因为张亮。张亮是创新工场venture partner,也是知乎的联合创始人。认识了张亮,知道了知乎的发展过程,我对社区又有了新的看法。自己慢慢总结,现在得出一个结论:未来的创业,从我的角度出发,基本上都是粉丝经济。我对粉丝经济有一个判断:只要爱你的人足够多,你一定不会死。就像锤子手机发布会,现场有那么多人,那么嗨,已经够了。你开一个八千人、一万人的发布会,在美国就是乔布斯的水平了。



现在回头总结,有一些简单的东西可以跟大家分享。


创建或者运营一个社区,首先得做一个成员画像。这些人是有特征的嘛,画来画去所有人都画进来了,无论做多么垂直的东西,最后会发现其实所有人都有这些特点。因为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抽象出社区成员最重要的的特征,用一句话把它定义清楚。而且定义的方法特别奇怪。我当时做KnewOne的时候,跟沙昕哲(KnewOne联合创始人)说了一句话:你给我找一个500块钱的非必需品。其实这句话定义了KnewOne 50万用户最核心的画像。


“一个500块钱的非必需品”定义了很多事情:第一,非必需品。因为我想找到花闲钱、对价格不敏感的人。买必需品的人是砍价的人,买非必需品的人才是花闲钱的人。第二,为什么是500块钱呢?这是可以倒过来算的。500×16=8000,所以如果一个人能花500块钱去买非必需品的话,他的月收入不会低于8000。月收入低于8000花500就会难受了。当时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是想了好几天才总结出来的。但这个就成了KnewOne的重要核心。所以最后会发现吸引来的用户都是这种人。然后社区里的人就以剁手为荣。他们有个核心用户微信群叫做“老章鱼”,就是手多的意思嘛。


我们以前对社区肤浅的看法就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形成一个社区。我现在就觉得这是不对的。这种社区通常是起不来的。一个社区里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很牛逼的话,其实是构成一个社区的。


我一直觉得未来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倒掉。一个眼前的例子就是滴滴打车。你无法想象它今天为什么变得影响力这么大。再下一步它能干什么事,其实我们私下有很多想象。假设有一天它真醒过来了,它要干掉阿里巴巴是有戏的。这种例子特别多。前段时间比较吓人的就是,王老吉突然干了件事,在罐上印了二维码,然后一扫描二维码直接叫Uber。你完全无法想象,王老吉突然变成了互联网公司,而且底蕴极其深厚。它一天卖多少罐啊,它高频刚需,大市场嘛。从它的角度出发,可能产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我觉得这两年就会发生很多奇怪的变化。真的是之前无法想象的一些变化。


话说回来,运营社区到最后除了定义新用户之外,最关键的就是,你如何在这里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这里要有大鱼,这要有小鱼,这里要有草,还得有水,空气还要好,水温还要恰当,反正它应该是一个这样的系统,而不是说全都是一样的人。


陌陌其实做得很好,它从产品角度做了很多天才的事情。随便数数几个。第一件,大家都在发信息流的时候,陌陌做了一件非常革新的事情,它咣当给你的是人流。第二件是什么呢?大家都在做LBS时,他们很聪明地干了一件事,就是不给用户绝对位置,给用户相对位置,这其实也是革命性的进步。意义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好像是说,人群当中会做加减乘除的人到处都有,但是一到比例算法,大多数人都不会玩了。除了这些,他们又是第一个大面积使用位置漫游的,这也很重要,就是不再以我为中心,而是以任何地点为中心,并且收费。所以其实陌陌干了好多牛逼的事,只是外界都不讨论。它在大家看不上的情况下一路成功,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关于大数据。我一直喜欢研究各种指标,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分析能力。所有的大数据分析都有一个窍门:去找看起来不相关的最重要的指标。大数据分析靠正态分布去看肯定是不灵的。有价值的一定是outstanding的指标。通常情况下,我们筛选出来的指标99%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指标可能我们不知道。如果知道哪个指标的话就很起作用。数据确实在改变世界。任何一家公司其实到最后都是数据公司。所谓的大数据其实不像大家想的是多少TB,我理解的大数据很简单,反正是你一个人用Excel表格处理不了的数据就叫大数据。




Q:看一个行业,一个新出来的东西,怎么去切入?

有几点吧。第一点是看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比如说突然冒出一个滴滴打车,你看不懂,那就可以定位在出行上。分析国内的行业其实挺容易的,因为都是以国外为原型的。在Google上用英文搜一搜,发现还有个东西叫Uber,然后搜搜创始人关键词,它的发展就能看到了。另外就是,经济模式也学过,你知道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在什么样的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参照着它再去分析。这些都是零等级的基本功。


下一步才是最难的地方:你必须知道这种类型的问题要去问谁,能得到最直接的答案。这个就挺难的。所以得花很长时间,在平时储备足够多的聪明人。我一直被外界误解,觉得我是个不社交的人。因为我有篇文章叫《请放下你的无效社交》,有些人就断章取义了。实际上我是个很社交的人,我会跟一些人长期稳定地保持联络。其实这是很花时间的,像这种功课其实很容易把人给拉开。


会会君(若有所思状):咦?放下无效社交,那么肯定要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高质量社交上啦。肿么越听越觉得……李老板,你果然是最懂咱「会会」宗旨的人!(⊙▽⊙)


每次参加这种活动,听老大说话,都觉得好涨姿势+脑洞大开!能在这种公司工(蹭)作(饭)实在太幸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