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1、带状疱疹洗剂 [药物] 鲜地梢瓜全草 250 克(干品 100 克)。 [用法]将地梢瓜放入铝锅内煮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用纱布浸药液敷患处,稍凉即冲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或儿茶粉,每天3次。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皆获痊愈。 [来源]刘新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0;(2):53 2、升麻汤 [药物] 升麻 30~50 克。 [用法]上药浓煎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部,保持局部湿润。 治疗期间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数例,均痊愈,一般只需敷 3~5 天。 [来源] 周熙东,等.四川中医 1988;(6):42 3、解毒膏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不用包扎。 【疗效】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内服:山萸肉90克 净麻黄45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 4、石冰散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组成】煅石膏70克,蛤粉40克,川黄连30克,红升丹25克,冰片60克,青黛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灭菌敷料,再用胶布覆盖固定,隔日更换1次。 【疗效】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经用药2~5次后,均获痊愈。 5、大青叶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组成】大青叶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党参12克,板蓝根15克,紫草6克,延胡索6克,防己6克,甘草6克,白藓皮9克,白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附记】治疗70例,经2-19天治疗,均获痊愈。服药期间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6、地龙液 [药物]鲜活地龙 50 克。 [用法」将地龙洗净置小杯内,加白糖 15 克,用小木棒搅拌片刻,取浸 出液涂敷患处,每天 1 次,同时配服龙胆泻肝汤。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来源]郑金荣.浙江中医杂志 1993;(5): 210 7、金钱草散 [药物]大叶金钱草适量。 [用法]将大叶金钱草放瓦片上锻灰研未,麻油调搽局部,每天 2~4 次,冬天外用敷料包扎。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7 例,疗效良好。 [来源] 崔玉奎.浙江中医杂志 1986;(7):306 8、瓜蒌红花汤 [药物] 瓜篓 100 克,红花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汁 300~500 毫升,分 2~3 次服 用。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泡疹 20 例,均痊愈。 [来源]赵庆田.山东中医杂志 1993 ;(6):40 9、鱼二黄软膏 [药物]鱼石脂软膏 200 克,大黄 20 克,黄柏 15 克。 [用法] 将大黄、黄柏研未,用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鱼石脂软膏搅拌均匀,制成鱼二黄软膏。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上约 0.3 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天换药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100 例,全部痊愈。 [来源] 陈作友.陕西中医 1989; (10): 450 10、筋沙糊剂 [药物] 伸筋草 10 克,海金沙 5 克。 [用法]将伸筋草火烧成灰,加入海金沙、麻油调成糊状,蘸涂于患处,每天3次。 [疗效]治疗带状疱疹31 例,效果满意,疼痛均在3天消失。 治愈后极少复发。 [来源] 陈浩,浙江中医杂志 1990;(5):237 11、雄黄合剂 [药物]雄黄 10 克,2%普鲁卡因 2 毫升,75%酒精 30 毫升。 [用法]先将雄黄研细,放入普鲁卡因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搅匀,装入 干净瓶中备用。用时取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皮肤干后再涂,每天数次,不 需包扎。疱疹未破或已破者均可应用。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一般用药 1~3 天内痊愈。 [来源]韩其龙,等.四川中医 1986;(10):55 12、四味粉未搽剂 [药物]明矾 10 克,琥珀未 3 克,冰片 4 克,蜈蚣 2 条。 [用法]先将蜈蚣放下瓦片上焙干,然后与装药共研细未,用鸡蛋清调 成稀糊状备用。用时用棉签蘸药糊搽敷患处,随干随搽,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20 余例,疗效极为满意,1 天痛止,3 天疹消而愈。 [来源] 李文学.四川中医 1988;(7):46 13、疱净灵 [药物]苦参 20 克,雄黄15克。蜈蚣6条 (瓦焙)冰片、苯佐卡 因各1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未,混合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将疱净灵粉未加香 油适量调稠如乳状,外搽皮损处,盖粘米纸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0 例,均在 9 天内痊愈。 [来源]王孟柏.山东中医杂志 1991;(4):54 14、土茯苓大黄汤 [药物]土茯苓120克,大黄、银花、连翘各30克,黄连、黄柏、生 地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经反复验证,疗效迅速可靠。 [来源] 宋锡祥,四川中医 1990;(2):41 15、蚣蛇油膏 [药物]蜈蚣、蛇蜕、香油。 [用法]上药按 1:1:8比例配方。先将蜈蚣、蛇蜕炒黄研极细未。加 入香油调匀备用。用时搅拌油膏,使之均匀,以洁净毛刷蘸油膏涂擦病变部 位,每天3次。 [来源]郑建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2;(2):50
16、蛇缠腰解毒膏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不用包扎。
【疗效】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发表者:赵东奇
17、苋蓝方
【药物】大青叶15克或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马齿苋60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带状疱疹144例,治疗结果1-10天内皮损大部结痂或结痂完全脱落,疼痛消失而治愈者占125例(86.8%),平均治愈天数为5.3天。10天以上治愈19例。
【来源】北京市广安门医院朱仁康。
18、马齿苋解毒汤
【药物】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或灵磁石)30克(先煎),水煎服。【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6例,其中4-7天治愈者53例;8-14天治愈者3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来源】北京中医学院李林。
19、丹栀柴胡汤
【药物】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疗效】治疗57例,全部治愈,治愈时间2-6天。
【来源】 新疆龚景林。
20、半天青方
【药物】半边莲50克、天胡荽50克、青黛3克(冲服),水煎服。【疗效】治疗32例,发现治疗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9日疱疹结疯、脱屑者27例;10天以上治愈者5例,平均治愈时间5天。【来源】湖南省洞口县中医院刘日。
21、丁香郁金方
【药物】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板蓝根30克、甘草9克,水煎服。【疗效】治疗30例,痊愈23例,显效7例。服药7剂者4例;12剂者11例;20剂者5例。【来源】北京市解放军空军总院杨恒裕。
22、红忍络三藤方
【药物】红藤28克、忍冬藤30克、地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络石藤15克、生地15克、虎杖20克、连翘20克、丹皮1O克、贯众10克,水煎服。服药期禁食辛辣荤腥之物,忌烟酒。【疗效】应用50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3剂,最多9剂,治愈后极少有遗留神经痛者。【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医院朱波刚。
23、草蓝归胡方
【药物】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日服3次,每次2-6粒,儿童及病情轻者酌情减量。
【疗效】本方治疗69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36例,全部治愈(皮损全部消退,疼痛等症状消失)。服药后水疱停止发展平均为1.5天;水泡干涸平均为5.4天;疼痛等症状消失平均为5天;治愈疗程平均为6.9天。无1例遗留神经痛症状。【来源】北京中医学院皮肤科许耀芳。
24、大黄五倍子膏
【药物】生大黄2份、黄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配成30%的软膏备用。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或麻纸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疗效】治疗150例,全部治愈。最多敷药4次,最少敷药2次,平均3次。一般敷药后24小时症状明显好转,敷药1次,灼烧刺痛显著减轻,水疱混浊变暗,小水疱趋向萎缩。3次后水疱干涸结痂,自觉症状消失。平均治疗6天痊愈。【来源】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乔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