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南京“智慧医疗” 构筑万千百姓健康梦

 濮水新声 2016-01-21

  智慧医疗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如何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老百姓的挂号难、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已成为当下“互联网+医疗”的热门话题。记者了解到,南京的医疗行业已融入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使医疗服务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甚至不必出门就能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专业健康管理和服务。不同于国内一些大医院推进的智能化医疗服务,南京是以一个城市为单元来统一推进区域智能化医疗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南京“智慧医疗”注重业务应用、注重民生服务、注重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方新的天地,即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智能化医疗服务,推进医疗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融合。南京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黄莉新提出了“三个提高,三个关注”,要求加快智慧医疗建设。南京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市长缪瑞林要求把智慧医疗建设作为近两年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并列入医改规定动作,要求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领先、符合医改需求、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医疗”体系。目前,南京市智能化医疗服务项目越来越方便、便捷,南京市民的就医感受度持续改善,南京的“智慧医疗”也越来越有人气、越来越接地气了。

  强化顶层设计

  提升“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水平

  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孙家兴和记者兴致勃勃地聊起了“智慧医疗”。他说,“智慧医疗”是信息化、智能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卫生信息化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卫生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智慧医疗”并非简单的医院信息化或卫生信息化概念,凡是与智能化医疗、健康管理、应用、服务有关的,都属于“智慧医疗”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慧医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市民提供智能化医疗保健、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共享与协同,以及为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的更高阶段的卫生服务行为,其关键是共享、便捷、惠民、安全。

  “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在“智慧南京”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政务专网、市民卡等基础设施,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医疗卫生与民政、人社、药监、财政等相关部门信息交换平台,通过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普通百姓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实现医疗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南京市“智慧医疗”建设确定了“123456”项目。“1个框架”即在智慧南京建设总体框架下,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交互;“2级平台”即南京市、区两级卫生信息管理平台;“3个体系”即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智能化服务体系建设;“4个数据库”即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病历资源数据库、健康档案资源数据库、医学专业知识库;“5个统一”即实现一卡通、一账通、一程通、一线通、一键通;“6项业务应用”即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2016年,南京市卫生系统“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明确了8项任务,即市卫生信息平台及资源数据库建设、卫生综合管理平台与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基于医疗一卡通的医疗一账通系统建设、区域智能化医疗服务系统建设、区域性专业系统建设、区卫生信息平台及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医院建设。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南京市强力推进“智慧医疗”是具备有利条件的。南京市城市信息化基础条件位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以“两卡一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政务数据中心)为重点的一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点项目先行实施,智慧应用、信息共建共享的成效初显。南京市卫生信息化具有基础扎实、理念领先、人才队伍专业、团队合作良好的特点,近几年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多类项目的开发研究、标准制定、实施推广,在区域标准化研究、卫生专网布设、医疗一卡通覆盖、区域预约挂号、智能化医疗服务、卫生热线服务、医疗信息安全、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推进“五个一”工程

  打造南京特色“智慧医疗”

  记者获悉,南京市正着力打造“智慧医疗”“五个一”工程,这也是南京“智慧医疗”建设的重点、亮点、特色。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殷伟东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五个一”工程,就是:医疗一卡通,即统一就诊卡,实现多卡合一,在全区域联网医疗卫生机构间通用;医疗一账通,即通过国家居民健康卡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费用统一支付、诊间结算等,并同步接入公交、地铁等社会公共服务;医疗一程通,即医疗全流程畅通,减少病人重复排队、无效排队,改善就医环境;健康一线通,即通过“12320”卫生热线,向老百姓提供统一的健康咨询服务、智能化医疗服务,打造南京市卫生计生系统的“第一服务窗口”品牌;医疗一键通,即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等优势应用,实现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智能化医疗服务。

  目前,南京市卫生专网已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数据已与医保、人口、民政等部门实现共享。700多万张市民卡可在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内使用,医疗一卡通格局基本形成;全市5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的专家号统一接入市预约挂号平台,大部分医院的专家号源已实现全市托管,12家医院预约挂号电话也已统一使用“12320”卫生热线,预约方式覆盖了“12320”电话、网站、银行、手机、数字电视等所有途径,并开放了手机应用、短信告知、“12320”网站查询、预约支付等功能,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挂号的时间;39家医院共投入使用医疗自助智能服务终端693台,实现了自助发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预约、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等功能,十分方便、快捷、安全。该系统及设备还被推广到其他14个城市;医疗一账通已在多家医院试点成功,初步实现了医疗服务全流程畅通、线上线下全流程支付,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大大缩短了挂号、缴费、取药、检查的时间;推广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应用与服务,南京卫生“12320”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突破20万,稳居“中国健康类医疗机构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全国卫生行政部门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等前几名,并获“2015智慧江苏行业应用十佳”;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初步建成,已接入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等10多家单位,特别适合与边远地区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分级诊疗体系和远程临检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监测诊断、远程门诊等也在全力推进;南京市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卫生信息化科技项目,出版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业书,印发了一批区域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规范,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国家软件著作权证书。

  现在从高淳区驱车到南京鼓楼医院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家住高淳区砖墙镇的葛先生深有感触,他说,以前交通不便的时候,帮母亲到南京鼓楼医院挂专家号,有时要住几天,天还没亮就去排队。现在有了“12320”预约挂号,挂上号了再来看病,看完病后也不用等检查结果了,回去在网站、手机上或是高淳区人民医院的自助机上就可以查到,非常方便,连他母亲也觉得挂号不是个难事了。他说他特别喜欢在“12320”微信上预约挂号,南京“智慧医疗”的方便、快捷让他频频对记者竖起大拇指。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智慧医疗”的建设成效:在江苏省中医院,日均门诊量15000人次,近40%的挂号、30%的缴费是在自助机上完成的,说明老百姓越来越喜欢自助操作;“12320”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成功预约数从2011年的每天50多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每天8000多人次;“12320”卫生热线每天的话务量达到了3000人次以上,最高量超过了10000人次,市民的健康意识和对“12320”的信任由此可见。

  南京市“智慧医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的多次表彰,“智慧医疗”相关项目先后获得全国“英特尔杯”移动医疗好应用奖、“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工程”、南京市“为群众办实事十佳项目、南京市社会建设创新奖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等。

  南京市“智慧医疗”“五个一”工程不但在南京这一个城市区域内强力推动,而且还在加紧推广到南京都市圈的其他城市,推动8个城市间卫生信息平台的衔接,推进区域内预约挂号、医检结果查询、远程医疗、医疗协同服务、卫生科研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合作,打造健康南京都市圈。

  唱响“12320”品牌

  创新智能化医疗服务

  江苏省暨南京市“12320”咨询服务中心是省市共建的,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南京市努力打造南京卫生“12320”健康服务品牌,以卫生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全力打造智能化医疗服务,唱响“12320”卫生热线服务品牌。2010年,南京“12320”卫生热线在全国率先从传统“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向“医疗卫生全方位服务”模式转变,拓展“健康咨询服务、健康行为干预、自助智能医疗、医疗服务投诉、健康宣传教育”五位一体化服务,涵盖了“健康知识咨询、预约挂号服务、专家在线答疑、医疗服务投诉、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控烟戒烟、医院满意调查、自助语音问答、突发事件报告、手机短信服务、医检报告查询、微信微博互动”等服务功能。南京“12320”卫生热线践行“热情、温馨、周到、耐心、规范”的服务宗旨,持续提升南京卫生为民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南京“12320”卫生热线在全国率先建成南京市区域预约挂号平台,推出了分时段预约、诊间预约、社区预约、支付结算等服务;18家医院的2000多万份医检结果可在南京卫生“12320”网站、医疗自助智能终端上查询,还可在联网医院进行跨院查询;每个工作日下午,来自全市各三级医院的高级专家坐诊“12320”卫生热线,在线接受市民的健康咨询。作为全国首批4家热线戒烟控烟试点城市之一,南京通过“12320”卫生热线征集戒烟志愿者300余名,成功戒烟40余名。

  目前,南京“12320”卫生热线日均服务量、话务量均居全国第一,年轻的南京卫生“12320”人通过电话、网络、新媒体,用真诚、真情、真心的服务,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他们先后获得了全国零点民声“十大公共服务热线·金铃奖”、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级青年文明号、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班组、南京市卫生计生委“优质服务窗口”、南京市首批“三争一创之星”、南京市级青年文明号、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真正做到了“‘12320’,健康伴你行”。

  推动卫生信息共享

  努力实现百姓健康梦

  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义龙介绍说,南京市政府下发了《南京市“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在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全市的覆盖,促进医改持续深入,更加方便群众就医。

  展望未来,黄义龙充满信心。他说,通过“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实现了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人口计生、药事管理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以及实时化应用和可视化展现。通过医疗卫生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向公众开放智能化预约挂号、医检结果查询、健康档案使用、智能健康评测等服务,推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将有助于整体提高全市健康水平和居民健康素养,南京卫生计生委将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不断创新服务,为实现百姓健康梦而奋勇前行!

原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