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期间语文学习习惯及方法推荐

 danly910 2016-01-23

↑ 点击上方“小学语文”关注我们

新年快乐!


假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其重要性要远超于多学几章新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假期应该养成的几种学习习惯。和孩子一起坚持去做一些事情吧,这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假期。

 

1、阅读习惯

  阅读量对于作文写作的作用毋庸赘述,而假期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期。

  建议

  1.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阅读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即可。

  2.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

  3.能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5.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6.学会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预习习惯

  预习,并不仅仅意味着假期报一个辅导班。提前学新学期的知识。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这才是预习的意义所在。

  建议

  1.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2.哪怕一开始做不到最好,重要的是要去做。

  3.预习效果怎么检测?①试着对你所预习的内容提几个问题。②试着复述。

  3、指定计划

  计划总是不能执行?没有了作业的压迫,如果假期的计划仍然不能执行的话,那么说明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毅力。

  建议

  1.假期伊始,先来仔细想想,这个假期最想在哪方面有收获?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目标,然后进行分解。

  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执行,不妨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

  周计划能执行,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个奖励措施吧,选你最喜欢的。

  3.遇到变动时怎么办?写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学生应掌握哪些常规性预习的内容和步骤呢?

 
       
()默看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查问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朗读
        就是朗读课文。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读过几遍课文,其印象肯定会比一默看时深刻。


        ()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综上所述,读()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小学语文预习要求


一、低段:

1、 能按老师要求查字典预习字词。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能试着在书上给生字组词。

2、朗读课文3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能用文中的话回答课后的问题。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中段:

1、朗读课文2—3遍,做到正确、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试着在书上解释有关词语。

4、给生字组词,能听写生字在文中的词语。 

5、根据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试给课文分段。

6、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旁边做上记号。 


三、高段 

1、朗读课文2—3遍,做到正确、比较流利。

2、养成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掌握音、形、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给生字组词,能听写生字在文中的词语。

4、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分段,并试着写出每段的大意。

5、思考课后问题,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6、默读课文,把难以理解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做上记号。 把不懂的问题写在书上,留着上课解决。

7、试着写出自己读书的初步感受。 

备注

点击“小学语文”菜单栏【期末汇总】【1—3年级】【4—6年级】有惊喜哦!你想要的都在那里!

学习永远不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