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究竟是什么?

 林涛乱翻书 2020-02-15

阅读究竟是什么呢?在现在这个阅读可以与看手机画等号的时代里,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可笑?

阅读当然不是简单地看手机,否则在没有手机出现之前,该如何解释阅读呢。那么,阅读是不是就是简单地看书、读报纸杂志上的东西呢?确实,对于一般阅读者来说,阅读就是通过眼睛以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就在这同一表现形式上,对于同一本书的阅读也会因为时间、场合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去看,去体会与获益。

《中国诗词大会》是最近很火的一个节目,不如以唐诗举例。阅读唐诗时,诗歌爱好者与普通的学生的阅读方法、关注的重点、心得体会与理解程度就会不一样;再比如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时,科学研究者与普通的科学爱好者的阅读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研究者会将阅读的自然科学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而一些科学爱好者可能并不会知晓其中深层次的意思,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同样是“看书”,人们的理解和所得到的收获却不一样。

所以,看书只是阅读的一种表现形式,阅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看书。阅读对学习、对生活都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影响。

阅读可以开阔眼界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讲出了一个朴素的哲理: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在更高的地方。要想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自己。

培根曾经说过:“历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说明,喜爱读书,知识广博的人,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慧、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 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眼界在阅读中开阔,开阔为知行服务”。通过广泛地阅读,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以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那么眼界就会随着认识的加深不断开阔的。

阅读可以完善人格

歌劳德说:“生活最大的危险是心灵开始变得空虚,正像一所空屋子一样,容易被罪恶钻进来,好的书是最好的保障。”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 有没有心灵空虚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人自己也明白,但是并不知道怎样解脱。

那么就选择读书吧!读一本伟大人物的传记,就如同感觉伟人伟大的人格一般;读一本优美的散文,让心灵体验一下如沐春风的感觉;或是选一本历史小说,从岁月的长河中撷取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无论选择哪一本书,都会对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阅读可以纯净心灵

英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最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 所珍惜, 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书籍把我们介绍给良师益友,使我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歌德也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是人最忠实的朋友,它帮助人洞察人生,感受世间真情,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伴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丰富的知识会使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巨大的改变,会使一个人的素质与道德素养都有所提高。坚持不断地学习,就会对人生有更多的体悟,就会更理解生活的真谛。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埃尔·布里奇斯在《沉思的人》一文中阐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哲理:“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费当中,读书是最高尚的。”事实上,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的消费,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更加高尚。

让我们放下手机,多读读书吧。

推广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