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的中国往事

 大丽真可爱 2016-01-24

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的中国往事

  1941年10月,入侵苏联的德军集中兵力,发起了对莫斯科的进攻,苏联首都岌岌可危。

  恰在此时,苏联最高统帅部收到了发自日本东京的可靠情报:“苏联的远东地区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来自日本方面的威胁已经排除。日本不可能发动对苏战争,相反,它将向美国开战。”

  这是一份扭转了苏德战局和二战进程的关键情报,发送者是二战情报战中功勋卓著的红色特工——理查德·佐尔格他是德国人、著名记者、社会学博士、纳粹党徒,又是苏联人、联共党员、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他是共产国际的特工,又直接隶属于苏联红军情报部;他和中共隐蔽战线的缔造者周恩来有着直接联系……



“叛国”的“纳粹”



  1895年,佐尔格出生于高加索地区的巴库,父亲是一位在那里工作的德国工程师,母亲是位俄国人。3岁时,佐尔格全家迁往德国。

年轻时的佐尔格(左)在一战中是德军的一名士兵,得到过二级铁十字勋章。


  一战血腥的战火,让19岁的德国青年佐尔格深受冲击,他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并成为了一位反战的和平主义者,倾向左翼。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拥有一半俄国血统的佐尔格,天然地对俄国心生亲近,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更让他确立了理想。他在审讯材料中说:“我决心不但在理论上、思想上支持革命行动,而且在行动上要成为它的一员。”次年,德国共产党成立,佐尔格成为早期党员之一。

  1924年,佐尔格受德共中央委派,前往莫斯科共产国际工作,被安排在国际联络部。1929年,佐尔格的上级将他介绍给了苏联红军总参第四部部长别尔津。别尔津和佐尔格一见如故,佐尔格的间谍天分被发掘出来,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他谍报生涯的第一站。


别尔津

  1930年1月,佐尔格抵达了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佐尔格以记者身份出入社交场合,交游广泛,还深入中国内陆地区旅行采访。他风度翩翩,气宇不凡,颇有人缘,在欧洲同行和朋友中很快博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视为精通中国事务的记者。他很快在上海建立起了自己的情报网络。


佐尔格的身份证



“中间人”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在中国广为人知,历来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著名的美国左翼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1933年2月史沫特莱(左一)在上海与萧伯纳、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的合影(从左至右)

  佐尔格说:“我尽可能与她(史沫特莱)的所有中国朋友见面,努力结交那些愿意为了左翼事业而与我这样一个外国人合作和工作的人。”史沫特莱的朋友不只中国人,在她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旅居上海的西方和日本进步人士、左翼分子,包括记者、作家、流亡者等等。这些人自然是佐尔格开拓情报网络的理想目标。

  在史沫特莱的寓所,她把自己的密友、日本《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介绍给了佐尔格。佐尔格有了“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助手”。佐尔格和尾崎秀实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佐尔格说:“我们的关系,无论是私交还是工作交往都非常融洽。他从日本人士那里为我搞到了许多准确、全面而又有价值的信息。”

史沫特莱(中)在1938年和周恩来(左二)及国际友人合影。

  后来,佐尔格向尾崎秀实表露了真实身份,这没有影响尾崎的态度。两人的情报关系一直保持到1941年佐尔格案爆发,尾崎秀实都是佐尔格最主要的情报来源之一。尾崎秀实在狱中回忆:“与他们两人(佐尔格和史沫特莱)的相遇决定了我的道路。他们都是忠实于自己的主义和信念,并为之全力以赴且有真本事的人。如果他们有一点私心或者仅仅是想利用我,我会和他们一刀两断。可他们不是那样的人。特别是佐尔格,是一位真挚的同志,始终如一待我如手足。因而我十分信赖地协助他工作。”


尾崎秀实(1901-1944),佐尔格间谍案中的重要人物。1928年11月到1932年2月,任《朝日新闻》常驻上海的特派员,撰写有《暴风雨中的中国人》、《现代中国论》等政论性著作。1941年10月中旬,与佐尔格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1944年11月7日被日方秘密绞死。


佐尔格在东京的墓碑


原载《北京日报》,原标题为《红色谍王 ——二战传奇间谍佐尔格在中国生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