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遇好保姆 老了怎么办?

 nizijun 2016-01-24

委员建议规范家政行业。

个别保姆的极端行为引发热议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家政行业

  “现在放开二孩了,但很多人不敢生二孩。我女儿就是一例,坚决不生二孩。我问为什么?她说没人带,请保姆,也害怕。”昨日下午,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李少梅抛出的一席话引发不少委员的共鸣。

  日前,因为个别保姆的极端行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针对此事,省政协委员李少梅、李虹分别带来了提案。她们建议明确家政行业的监管部门,建立起安全可靠的家政服务人员输送体系。

  统筹/记肖桂来

  委员声音:深层焦虑在于自己老了怎么办

  李虹:背后是养老困境

  广东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侨联主席李虹指出,个别保姆的极端行为暴露出家政业的乱象,是整个社会家政服务的管理缺位,其背后是我国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数据显示,广州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将逾140万,加上投奔子女家而不在籍的老人,这一数字或将突破200万,其对应的保姆服务需求无疑十分巨大。

  李虹表示,“保姆问题”引发公众焦虑,更深层的焦虑在于,自己老了怎么办?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养老院又很难住进去,请保姆几乎是最现实和最无奈的选择。

  李少梅:请保姆不太放心

  “我也关注到相关报道,觉得很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既是二孩时代,也是老龄化时代,这种背景下,家政服务业、保姆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民对于家庭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少梅说。

  “现在放开二孩了,但很多人不敢生二孩。我女儿就是一例,坚决不生二孩。我问为什么?她说没人带,请保姆,也害怕。”李少梅表示,对于老人请保姆也是不放心,“家婆过去也是请保姆,现在没办法,就送到养老院了。”

  委员会诊:多头管理却没有对应监管部门

  家政行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两位政协委员分别剖析了病症所在。

  李虹认为,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10年发布《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文,根据该文件,家庭服务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部门。“虽然家政行业涉及多个部门,但却没有相对应的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却成了无人管理。保姆从业资格及健康等方面的监管仅仅依靠家政行业的自我审核。”李虹说。

  从业门槛低素质相对低

  李虹认为,在公众眼里,保姆是个被瞧不起的职业,年轻和文化程度高的人都不愿入行,家政行业成了文化素质低、入职门槛低的行业。同时由于需求大,急需保姆的家庭很难请到保姆,照料老人的保姆更难找。因此凡愿当保姆的都可以当,很多不具备资质的人都混入家政行业。

  李少梅表示,家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与家政企业关系松散,不便于管理,社会保障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落实。用工制度以“中介制”为主,职业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技能和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李虹认为,目前我国关于家政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对家政行业的引导、协调、宣传和扶持不够,在服务行为、服务规范、服务价格等方面无章可循。

  李少梅表示,家政行业相关法律和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家政市场秩序有待规范,无证经营、服务欺诈、劳务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家庭服务消费者、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年轻人对老人关注不够

  李虹在提案中还特别指出一个问题:进入老龄化的中国,我们对老人的关注太少。年轻人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照料家中自理能力差甚至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就成为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大部分子女都是将父母交给保姆照料,很少留意父母身体及精神状况。一旦监管跟不上,在利益驱动下,不良保姆就有了可乘之机。

  委员献策:建安全可靠家政人员输送体系

  对于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两位政协委员分别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李虹:

  提高保姆的准入门槛

  李虹建议,建议家政行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管理,其他部门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其次,严控家政行业准入机制,提高保姆的准入门槛。“要培育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有文化、专业化保姆群体。”

  李虹还建议,建立安全可靠的家政服务人员输送体系。“可以考虑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家政服务员培训输送基地。做到输送基地的初步培训与家政公司的专业培训相结合,对经过培训和技能鉴定,获得上岗资格的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做到统一联系、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向用户家庭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员。”

  她还建议,努力将家政服务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畴,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社会保险和意外保险,使家政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和用人客户解除家政服务后顾之忧。

  李少梅:

  走家政人员职业化道路

  李少梅表示,“当前,社会和家庭都希望把纷繁的家务活动交给富有职业精神的人打理,由专业技能人员提供标准、规范的家庭服务。”她建议,家政服务人员要健康发展,必然走职业化道路。

  具体而言,她建议,要加大立法的力度,制定全省统一的促进家庭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条例,明确主管部门,规范家庭服务企业、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家庭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政策扶持、政府给予社保经费补贴等方式,推广“员工制”用工制度,逐步减少“中介制”的比例。

  她还建议,从职业评价体系、服务标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专业市场体系等方面入手,形成一个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体系。“鼓励广州、深圳等地区大型龙头企业建立更高水准和要求的企业特色标准。同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开办自己的培训基地,建立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