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药笔记:一把紫苏救了我

 txw40 2016-01-24

导 语

上个周末给大家伙儿推荐了一本采药的书——《采药去——在博物王国遇见中药》后,反响可是很大哦!好多粉丝希望小编能再次分享一些采药的信息。so,如大家所愿,赶快来一睹为快吧!




小时候,我和爷爷都特别爱养鸟儿,苏子,是小鸟很喜欢吃的一种饲料粮,为了养鸟儿,我和爷爷曾“开荒种地”,在我家的楼前楼后种了好多。


紫苏能长到一人多高,茎是紫色的,呈方柱形,叶子有手掌大,边缘有齿。开花儿的时候,你一看就能看出它属于唇形科,跟同科的一串儿红、彩叶草的花儿一样,有带上唇和下唇的管状花,一开一大串儿,就是花朵儿的个头儿小了点儿。等花谢了,钟状的花萼里就孕育一枚种子,那就是苏子。


苏子,跟芝麻那么大,但不像芝麻那么扁,它有灰褐色的皮,呈圆球儿状。苏子不仅是鸟饲,它还是人吃的一种小杂粮,可以做苏子饼、苏子糕,同时还能熬粥,苏子生嚼就很香,炒熟了,更香,口感很松软,脂肪含量很大,并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吃了不会发胖,还能美白。


其实,紫苏的贡献还远不及此,它一身都是宝,茎秆、叶子、种子,都能入药




紫苏的茎秆、叶片中蕴藏了丰富的挥发油,内含紫苏醛、薄荷酮、丁香油酚等物质,使植株通体散发出奇异的芳香。由于我们家种植的紫苏长期施用的都是天然肥料的缘故,因此,不论我家出产的苏叶还是苏子,都比外面买的香好多。紫苏清凉无毒,营养丰富,尤其是苏叶,能腌制小菜佐餐,风味独特,明代就有“紫苏嫩时采叶和盐及梅卤作菹(酸菜)”的吃法。我们这里最普遍的吃法就是,采来整张的苏叶清洗干净,横切成条,用冷开水把上好的芝麻酱澥开,和上蒜泥和醋拌着吃;或整张的叶子不用切开,而是卷成筒儿,蘸酱吃,味道都不错。


民间不是有一种病名叫“苦夏”吗?这是一种夏季经常出现的病症。表现是胃口下降,不思饮食,并伴有低热(体温在37℃到37.4℃之间波动),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体重减轻。拿紫苏当菜吃是最能治疗“苦夏”的,因为它所含的芳香油有醒脾、化湿、开胃的作用,因此能在暑湿天气里令人胃口大开。此外,紫苏的叶片和梗,还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作用。记得有年我在青岛,看到饭店里卖一种拇指肚儿大小的螺蛳,长得很精巧、可爱,问过店家,说这叫辣螺,据说肉吃起来很嫩,有点儿甜,有点儿辣,蘸醋吃,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有明目去火的功效。吃螺蛳还能有这等好事?!正好那几天我犯牙疼吃不下饭,吃点儿这东西去去火也好,还能顺道收藏一口袋精巧的海螺壳儿,真不错。这天中午,我一个人吃了一整盘儿辣螺,有1斤多,到了旅馆里,肚子拧着疼,我自言自语道:“坏了,这螺蛳是大寒之品!”嘿嘿,真是废话,大多数海鲜贝类都是“大寒之品”,我纯粹就是让馋瘾给害的。


幸亏想到了这一辙,临出家门儿的时候,怕贪嘴吃海鲜食物中毒来着,因此在丈母娘的院儿里揪了好些个苏叶,放在包儿里都干了,这时候拿出来,搓碎了,泡在开水里,连水带叶儿全喝了,结果下午就能去逛八大关了。


日本人是吃鱼生的行家,他们在吃生鱼片的时候,也同时吃一些新鲜紫苏的叶和嫩茎,这样不仅提味,还能解毒。我们在蒸煮螃蟹的时候,不妨也放上一把苏叶,以解腥、祛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