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养生三部曲

 txw40 2016-01-24

中医的养生理念是“法于自然,顺时养生”,即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而养生、养护和调摄。在冬季人的食欲比较旺盛,是身体吸收营养、贮藏精华、恢复健康的最佳季节,民间流传“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的说法。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在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春天就会不患病。当下正处冬季,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冬季养生的常用方法简介如下:

一、 药膳

药膳来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养生食材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制作而成的,药膳是我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1)当归羊肉汤

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作用,适用于妇女产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致的腹痛,同时,亦适宜于手术后及大病后、肾阳虚、手足不温者。 用料:羊肉500克,生姜3-5片,当归10克, 盐适量,胡椒少许。

做法:羊肉用冷水浸泡4-5小时去掉血,用文火煮八成熟后成片备用;锅里放适量水后放下生姜和当归煮开,再放入羊肉,用文火煮1.5-2小时启锅,放入盐适量、胡椒少许,亦可放入少许白糖提鲜,吃羊肉和汤。

(2)、适当多吃坚果


适当多吃些花生、核桃仁、芝麻、松子、葵花子等坚果类的食物,能够增加体内热量,缓解手脚冰冷的症状。其中栗子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有“补胃之王”的美誉。板栗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容易消化,老人和小孩不宜多吃,糖尿病病人、便秘者、产妇也不宜多吃。

二、泡脚

中医素有“寒头暖足”之说,进入冬季,每天坚持泡脚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泡脚的时候加入点中草药,既可医疗又可防病。


(1)生姜泡脚

生姜有祛寒解表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方法:取15-30克生姜,将其拍扁,放人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0C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艾草泡脚

艾草具有温肺逐湿寒的作用。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50克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发热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艾草泡脚。

(3)红花泡脚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对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皲裂的人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取红花10-15克(约一小撮),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煮后加适量水泡脚。

三、膏方


俗语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冬令进补就是每年农历的立冬到第二年的立春期间,服用膏方滋补品以补充人体在一年中的消耗,调整体质状态。膏方是具有综合调理作用,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比较稠厚的膏状内服中药制剂,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药效稳定、服用时无须煎煮、口感好、便于携带等特点,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膏方的优势

膏方与汤剂相比,主要优点在于服用方便,每天一汤匙服下,或用开水冲饮,减少了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同时膏方含适量糖分,口感较好,老少皆宜,无汤剂味苦难服之忧。膏方是药材用水煎煮浓缩而成,它集中了药物中的精华,量少而纯,不含纤维素及杂质,服用起来不损伤胃气,便于消化吸收;同时,膏方药效温和持久,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体弱多病者尤为适宜。现代研究发现,冬令进补膏方,可起到调节免疫、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氧自由基等作用。

(2)膏方的适宜人群

①亚健康者;

②体虚者及慢性病病人;

③调理身体及老年养生保健者。

(3)进补膏方要注意

①膏方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具处方,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情况,配制与其体质、病症相适宜的膏方;

②如遇感冒、消化不良、胃痛、腹痛时,暂时停服数日;

③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芥菜、茶叶,以免影响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