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祖籍安徽安庆的方元伸,随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30万大军,离乡背井,来到了西南边陲。《明实录》洪武十五年(1382年)记载:“以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 自此,明汉族的军事移民、商屯移民、民屯移民拉开序幕,并给丽江带来了影响巨大的文化交融,也书写了众多人世沧桑。方元伸也成为了安徽省安庆府大石桥方氏入滇的一世祖。 清乾隆辛亥年(1791年),随着方家十五世祖方庭凤入赘丽江赵氏,方氏一族便于丽江大研古城落地萌芽。而方庭凤成为丽江大研方氏一世祖。 其后庭凤之子方培纲从商,用所挣之积蓄,在当时的大研镇文治村盖屋立室,便是下面要介绍的——方国瑜故居。 200年风雨时日后,循着五一街文治巷,立于方家老宅门前,白墙含韵、青瓦依然,此情此景如旧时好友重逢般熟悉亲切。五个方正苍遒的大字悬于门头“方国瑜故居”。 故居大门造型拙朴,采用砖挑悬山顶立于墙桓之上。墙体用灰砖砌筑,勾白缝。墙基座及地面均用本地盛产的五花石铺砌。门槛两侧静卧两块方形门枕石承托门轴,旧时门枕石又称乞丐凳,其原因显而易见,形象之极。门洞上方用砖卷拱支撑,左右挑檐下用白灰涂底,上书论语名句“德不孤,必有邻”。 小小的一道门,在方寸间将青砖、黛瓦、白墙、彩石都安置得恰到好处,而檐顶、砖拱的曲线又灵动了平直的墙面。 在湛蓝天空下,大红对联上最美的文字,成了极好的建筑装饰,虽不见披金戴彩,却透出一份淡定从容,不因物喜悲的超脱之态。 因对汉文化抱开放接纳的态度,丽江纳西民居审美略不同于大理白族。在装饰色彩上白族民居更显艳丽多姿,而丽江纳西更接近于汉族文人审美,色彩上更追求淡雅含蓄,材料上也以自然本色为上。 但从门上的文字、绘画及雕刻,仍然能够感受到,各民族文化已经在此交织融汇,不分你我了。你看:后汉书中所著的“为善最乐,读书便佳”已经被绘上了喜洲白族的门侧,成为家训门规了。只感叹这副存在了百年有多的名句,现在还会有多少人去品嚼回味。 跨过门槛,三面白墙将蓝天圈住,绿草从铺地的青砖缝隙中冒出。于是,一天、一地、一门便将喧嚣屏蔽,悠然世界由此开始。门顶“见贤思齐”四字提醒着院内众人,时刻不忘内省自身,追齐先贤的教诲。 白墙檐下,以文人字画收边装饰,既丰富了院墙细节,又恰当的将中国绘画的留白柔韵,运用到建筑空间的营造中。二门门楣处及墀头处依然装饰兰竹主题的文人字画,并以砖雕饰边,古朴中秀出意境悠远、气节高雅之势。此刻,来访之人心已经完全被这小小世界的沉静所收伏,心舒气定了。 纳西民居格局借鉴白族及汉族民居特色,以面阔三间为一单元,称之为一坊。分两拐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迎春等布局,其中又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运用最广,并成为多重院落的基本单元。 周家故居采用前后院形式,包含两个四合五天井院落。头门与二门间的过渡空间,便是五天井之一。 在云南民居中,常将一坊山墙做重点装饰,成为头门进入对景。装饰手法中又以理石屏为最常见。选用自然纹理的大理石模仿山水绘画,并以泥塑饰边,极富想象力地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东方建筑最美景致之一。更有趣的是常在二门处设L型狗洞,以便于宠物进出。 进入二门,一方蓝天,几株绿叶首先映入视野。因云南四季如春,雨水丰沛,所以院落四坊均出厦。 “厦”为房前廊,意思就是庭院四周房前设环廊,既方便雨天通行,又能在夏日纳凉遮荫。此为云南民居重要特点,因为纳西民居的木构形式便是以有无出厦、出厦深浅来进行分类的。(因此分类过于专业,日后有机会再另起介绍) 前院正房三间面南,为重檐骑厦楼。中间为厅堂,左右耳房为长辈居所。正房二层一般供奉先祖及神像。 两侧厢房为儿女居所。正房檐口高出两侧厢房,既是为了对长辈的尊重,也解决了主房与厢房屋顶交接斜沟的漏水问题,保持各自结构独立也有利于抗震稳固。 两院落由南北均开门的花厅相连,为两面厦蛮楼,将庭院空间隔而不断,意趣盎然。其他辅助空间均位于各小院内,功能分区有机完整。 任何物质性形态,起始都源于最原始本能的功能需求。而后由于地域、历史、机缘等等诸般不同,于是延伸发展出以此为物质基础的文化。之后物质与文化相依相附,成为独一无二的审美特征,庭院文化亦是如此。 常说庭院空间是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其实不然。多种农耕文明都产生过庭院空间(参见阿尔罕布拉宫回想),但附着在庭院空间内的文化特征,却是各不相同。 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让我们的大部分先祖都期望安定、祥和,宗族延绵,守望相聚,于是院落成为了家族最好的容器,根植于心。随后无论庙堂、府第还是衙门、学堂也都以庭院空间为核心展开。 所以,在欣赏庭院之美时,对其文化特征及背景多加了解,才能让人在感受美的时刻,更怦然心动,感慨欣喜。 在140年的“恒裕公”老宅内,主人李先生是这么给我介绍的。 李先生祖上也是明代汉族移民,不过属于屯民移民,当年木府邀请其先祖来丽江,是做教授汉文的教书先生。后辈弃文从商,做皮革定商,并于1875建立老宅,但因家学渊源,在正房内依然供奉至圣先师孔子。 老宅为四合五天井格局,院内以卵石铺地,图案成铜钱状,表明家主以经商为业。在铜钱中心处埋有李家家训,并于此位置设绊脚石一块,为的是从小给后辈增加磨砺,锻炼其意志,及明了兄弟相帮相携的做人道理。 与正房所对建一层书房,房内不设天花吊顶,取意为考取功名,节节高升,上不封顶。院内花木成荫,四季流转,将自然之态尽入心间。 至于牛腿、雀替、门扇、挂落等等建筑部位均雕刻祥兽,瑞花装饰,以求一家吉祥如意,其乐融融。 而这些蕴含文化的点点滴滴,才是庭院审美的炫目之处。我想在丽江日益商业的侵袭之下,李先生不为利益所动,独立创建此民居博物馆,应当也是与这老宅庭院的文化熏染密不可分的。 沿石板路从故居闲步而出,太阳迎面闪烁。难得的午后小路没有人,只是偶尔转身间有小院开敞着院门,露出红花、绿叶、黄木在阳光下,或摇曳或沉静。 有一两家可能是因为勤劳的院主人希望趁日光正好,将院里地面用清水冲洗过,于是平日木讷平实的灰石地面,如同新妆上面,尽力将藏在灰色之下的或莹红、或翠绿的彩妆露出真容,在阳光折射下斑驳靓丽。 也许庭院的文化之美也正等待着知音的一汪清水吧。 @每个人的微薄之力慢慢改变,做起来好过还在抱怨 审美推广志愿者感谢您的关注及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