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心盟学霸、超级笔记狗现场手记整理,几近完美。 为了保证不侵权,有几点要特别申明的: 1、晚间演讲为公开演讲,故我们会提供高清录音; 2、对于老师要求不能录音的环节(包括公开演讲),我们会把该段录音剪除; 3、白天的讲座为非公开演讲,故现场学霸们会以学习笔记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不提供录音。 关注公众号,实时跟踪中德班哦~ 2.1. 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学 婴儿期的研究 从一开始精神分析就指出了儿童前几年的重要性。随着进一步的经验性研究和依恋理论的建立,出现了新的研究“婴儿观察者”的可能性。自1970年以来有一个关于母亲和婴儿之间互动的人际关系的研究, 视频技术使得放映非言语的动作和手势成为可能,而正是这些形成了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这些成果对接下来的心理发展理论和对发展理论的解释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孩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只对护理人员做出回答,婴儿是主动的,进行搜索并与周围事物互动。因此,我们看到,客体关系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治疗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最重要的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伙伴间的情感对话。为此,婴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主体,它必须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婴儿如何通过他的发展阶段取决于他与外界(即母亲,父亲和他周围的其他重要的人)的情感相互作用。 在精神分析看来,人类发展是一个有特定任务的持续终身的过程。 一个成年人的特殊性格是来自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待婴儿的方式,以及他周围的客体满足他的基本驱力的方式,决定了内心世界不断成长的心理结构(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母亲、母亲的替代品及随后的其他重要人物(父亲,兄弟姐妹,教师等),会对童年早期有很大的影响。照料儿童的客体(大多是父母)以及所有其他的环境因素如金钱、生活方式和政治信念等带来的早年困扰可能会影响心理发展的进程。 弗洛伊德通过对他治疗的成年人研究发展出了性心理发展的理论。他指出,从出生到成人的5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潜伏和生殖器期。 他的主要思想是,婴儿已经有一种性生活的驱力。但是,这些驱力不能被理解为是生殖器意义上的性欲,但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对某些生理需求感到高兴和满意的含义。 他认为成年人的性是一种从出生就出现的力比多驱力的结果,经过了多个性器前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快感来自于不同的性感区。 2.2. 出生前与第一年: 口欲期 弗洛伊德 第一阶段是口欲期,这一时期婴儿通过吸吮来获得满足,例如,吸吮奶嘴或拇指,这似乎超出了对营养的需要,似乎与营养无关。婴儿喂奶时出现的感觉被婴儿通过快乐(渴望好的感受)和不快乐(令人厌恶的感受)原则认识到。弗洛伊德说,精神器官除了获得渴望的满足之外别无他求。因此,如果婴儿面临一些不愉快的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将会做出防御反应。因为不愉快的感觉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很难控制的。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器官(身体的感受,尚无认知结构)是个非常简单的,还不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因此,婴儿是完全依赖其他人来获得足够的快乐满意。 当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或自己的手指时会体会到一种胃满意(不再饥饿)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传遍全身,包括皮肤。婴儿通过皮肤感觉到了母亲,他可能有仍然在母亲身体里的印象。在这一阶段,母亲是如何带孩子的,或如何阻止婴儿流泪也是很重要的,流泪是婴儿无法承受的(不快乐的)感觉。交互作用的方法就是口腔,即:什么东西放进嘴里可以带来愉快的感觉,婴儿就把什么东西放进嘴里。通过这种模式婴儿吸收了母亲的行为。 在我们长大后仍希望亲吻我们的爱人;我们希望爱人能够爱抚我们的皮肤。深切的身体感觉是可能发生的,如果他们是通过快乐原则形成的,这些对照料者客体足够好的感觉可以内化。这意味着婴儿完全依赖客体,这个客体给了快乐原则足够的满意。 弗洛伊德之后发展出的其他理论 Rene A. Spitz, 雷内·斯皮兹研究了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是母亲与婴儿间的非言语对话。 他研究了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是婴儿与他的母亲或其他替代客体间的非言语对话。斯皮兹的研究是在托儿所做的,在这里婴儿可以受到医学的照料,也有充足的食物。但是这些婴儿仍然患神秘的身心疾病,并且许多因而死亡。 Spitz发现无法与他人保持充分的接触,使婴儿遭受社会剥夺。 根据斯皮兹的理论,婴儿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发展其客体关系: - 0-3 月:无客体阶段,这一时期以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未分化”为特点 - 3-8 月: 前客体阶段,这一时期的微笑预示了客体关系的开始 - 8-15月:力比多客体阶段,这一时期母亲被识别为一个真实的伙伴,婴儿能够将母亲的脸与陌生人的脸区分开。 15个月后,孩子进入用手势和语义沟通的阶段,而“不”的使用标记着独立自我的出现。 John Bowlby, 鲍尔比在Tavistock诊所工作。他是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维尼科特(D. Winnicotts)的秘书。与克莱茵相反,他更加关注儿童环境的作用。鲍尔比对残疾儿童进行治疗,因此他对母亲-婴儿联接的功能和环境高度敏感。他开创了这样的立场,即生存的本能同性本能是同等重要的,他还推测母-子联接是独立于婴幼儿性欲之外的。依恋是一种情绪的紧密关系。新生儿会发展出与父母及其他重要的人的特殊依恋。这种依恋对于婴儿避免现实危险或内心危险(焦虑、疼痛等)是非常重要的。依恋行为通过看一个婴儿如何笑、如何尖叫、如何抓一个人、如何朝妈妈爬等现象来观察。父母-孩子交互作用的个体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些模式在整个一生中都是稳定的。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依赖于关系的质量。能共情、有情感和理解婴儿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在生命的第一年内部工作模式会自己形成,在婴儿生命的前6周,婴儿可能会由不同的人安排照料,但在那之后就已经有了一种恒定的客体。 依恋发展的4个阶段(鲍尔比1969年): 1. 前期(prestate): 前6周 2. 人的区分:6周——6/7 到 6./7个月 3. 主要依恋:7./8.月 – 24月 4. 指向性依恋(aiming attachment):从第二2 / 3年开始
个体的依恋通过调整来适应照料者而发生,所以前6个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早期的母子互动关系有一种普遍化的趋势。其他研究者发现依恋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当有不安全依恋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后,往往会有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在我们了解有关母亲依恋模式的足够信息之后,通过特殊的测验,是有可能预测未出生的孩子的依恋模式的。 Melanie Klein 梅兰妮·克莱茵是英国精神分析师她对精神分析有兴趣是由于她自己的创伤经历。她接受了Sandor Ferenci的治疗。她向弗洛伊德的“小汉斯”学习,开始研究她自己的孩子。后来,她与安娜弗洛伊德发生了大的辩论,并因此发展了两个精神分析的学校。 克莱茵形成了两个主要位态(position)的概念,每个婴儿要经过这些阶段(从出生开始) 抑郁位与偏执位 在这个概念里,克莱茵展示了新生儿早期的口腔虐待狂阶段,在这一时期婴儿试图吸走母亲的身体,并希望窃取母亲所有东西。在这个内射的过程中,婴儿将他的仇恨投射在母亲身上,她成为一个危险的、追击的对象。 克莱茵理论的这一部分理论,有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理论的背景。 在她的思想中,婴儿把母亲客体分成几个部分客体。“好母亲”和“追击的母亲(pursuing mothe)”两个位态的整合会导致被称为“抑郁位”的情绪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婴儿不得不哀悼所有他失去的东西。因为母亲不能够给予婴儿全部他幻想的东西。婴儿发展出对渴求(饥饿)的内疚感,也因为对母亲客体充满毁灭幻想发展出内疚感。 为了对抗痛苦和内疚感,必须出现防御行动,也就是所谓偏执位。问题是,抑郁位本身就是一种困难的感受状态。如果婴儿能够修通抑郁位,它可能不会停留在忧郁的状态。因此,婴儿将目前好的部分(好乳房)内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总是能够有内在的稳定、安全和信任。此外,婴儿还必须要发展修复的能力,那意味着婴儿有信心能够将破坏进行修复或者克服。 偏执位是母亲坏的部分被克服的状态。因此孩子必须忍受很多的焦虑,按照克莱茵的观点这种焦虑属于死亡驱力。这种泛滥的负性情感会破坏“自我”的内部结构,它可能破碎成几部分。 因此,为了制止这种危险的内心世界必须出现另外的一个防御机制——“投射”。这意味着,为了摆脱这些不良的焦虑情绪和灾难性的感受,他们投射到了外界(人,事物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后来的病人)觉得被外部的所有东西追击。投射和内射是基础的心理过程,自我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克莱茵描述了尿道和肛门的类似过程。坏的部分被踢出了内心世界并投射到了一个有用的客体身上。克莱茵将这一状态成为“投射性认同”。 克莱茵理论的重要结构是“分裂”的概念:她指出我们应当认识到双重运动:一方面“坏乳房”本身分裂成许多不同的部分,另一方面“好”和“坏”乳房也分裂开了。乳房好的部分可能会引起对“好”乳房的理想化想象,在这种理想化中没有失望。克莱因说,她的理论的所有结构是内心世界的产物,即想象。 Margret Mahler 玛格丽·玛勒,因为对缺乏同情心的儿科临床工作感到厌恶而开始对精神科和精神分析感兴趣。她参加安娜弗洛伊德的儿童分析研讨会时遇见了艾伦霍恩和卡尔亚伯拉罕。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的母亲死在了集中营中),她短暂移居英国,而后到了美国。 她关于生命初始的理论发表在了她的著作《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1975)一书中。 阶段: 1. 出生后一周:精神孕育期 a. 正常孤独阶段 在这一状态的婴儿集中在本体感受和内在感受,呈现一种“封闭的单细胞系统模型”,自我沉浸在幻想的愿望满足中。 b. 共生阶段 婴儿和母亲形成一个“在共同边界内的双重单位” 2. 4-5个月:独立-个性化过程 3.5 月:分化;玛勒将这一时期称作是早期与母亲共生的原始自我的“阴影”。 4.10-12月到16-18月:婴儿变成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运用不断成长的认知技能,享受与世界的“恋情” 。 5.16个月到24-30个月:初学走路的孩子体验到独立以及与之关联的依赖危机。 最后,出现了玛勒描述为“朝向客体的恒常”的亚阶段,这发生在儿童获得个性化的、可变的对自主性评估,并获得与相对稳定、持久和已分化的内心母亲表征相关的情绪平衡后。 虽然最近的研究倾向于强调新生儿天赋才能的重要性,但仍是她的工作仍然是值得考虑的,特别是她的“独立-个性化”的概念。 D.W. Winnicott 温尼科特与马勒的理论比较接近,他们的的观点是关于母亲与孩子的特殊依赖关系,指出了从客体母亲逐渐独立的发展过程。 他有做临床医师和儿科医师的经验,可以收集许多关于儿童发展及母子关系的信息。他的理论介于克莱恩和安娜弗洛伊德之间,他更多的关注环境对婴儿的影响。 温尼科特认为,在第一个月婴儿是与母亲共生的,婴儿意识到的母亲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在温尼科特的思想中没有“理想的母亲”她总是通过不满足孩子的理想来“破坏”孩子。他提到了“足够好的母亲”,指的是可以看到并感受到孩子需要的母亲。母亲应该努力不让孩子有情感上的孤独。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婴儿发展的越多(走路、说话)就越将自己与母亲客体分开。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认识到自己不是母亲客体的一部分。在分离的过程中温尼科特主张了所谓的“过度性客体”。这是儿童自己选择的一个客体,用来帮助婴儿填补母亲不在时的空隙。过度性客体象征了早期的母子关系。它可以是一个玩具熊、一张毯子、一个洋娃娃。这个现象发生在4-12个月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过渡性客体会被放弃。因为,这个客体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连接,它意味着当母亲客体是坏的或者离开,婴儿可以在现实中使用过渡性客体,因此婴儿的内部世界就不会感到孤独。当缺乏“足够安全”的环境时,婴儿会变得不安;例如,当母亲在躯体上或者情感上缺失、不安时,或当婴儿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这可能会导致情感剥夺。 温尼科特也写到了母亲潜意识状态的影响,包括母亲潜意识对婴儿的憎恨。 Erik Erikson 埃里克森为了推动精神分析远离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而用了自我认同的概念。埃里克森将社会看做是自我力量的源泉。 他增加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他将人从出生到长大的发展过程分为8个阶段。 下面的列表中每个阶段都可以是很好的解决或者生病,前5个阶段大致与弗洛伊德的阶段相符。 最后3个阶段更遵循Jung有关成年人的观点。 发展阶段 年龄 Freud Erikson 0-1 口欲期 信任与不信任 1-3 肛欲期 自主与羞耻、怀疑 3-5 性蕾期 主动与羞愧 6 岁到青春期 潜伏期 勤奋与自卑 青春期 青春期 认同与认同混乱 成年早期 生殖期 亲密与孤立 中年期 生殖与与自我关注 成年晚期 整合与绝望 Heinz Kohut 科胡特曾从事许多不同的专业——医学、精神病医生、神经科医生,这让他获得了许多知识。在缺乏癔症或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情况下他开始思考新的理论。他必须要处理的许多患者是遭受工作障碍、行为不当、或者空虚感和感到无意义或压抑。 他意识到如果只是对这种患者的驱力冲突工作,他们是不会好转的。这种患者正遭受自体和自恋障碍的痛苦。 科胡特认为一个健康的自恋(表现出强大的、生存力强的“自体”)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病态的“自恋”是虚弱的“自体”,以夸张堂皇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如果这种模式失败了,他就会将陷入抑郁。科胡特扩展了精神分析方法的治疗谱。他增加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和自我导向的理论。 在他的理论里,他提到了婴儿所处的一种共生状态,婴儿的内心平衡会因为母亲客体的局限性而被改变。但是婴儿内心保持有对科胡特称作夸大自我的“完全的”理想自我的一种表象。孩子的这一部分接下来必须来处理现实中的父母,他们无法满足这种理想。 在出生后的第一时间父母可能会镜映婴儿的“夸大的自我”,并把他们自己表现为理想的父母。根据科胡特的理论如果“主体自我”建立了,就会发生一种去幻想的活动。这发生在儿童与母亲客体分离的时候。在心理发展的早期,母亲客体的共情(能够让婴儿安静下来)及对婴儿肢体语言的努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的反应缺失或不足会导致孩子承受情感的能力差以及内心结构的破裂。科胡特后期丢弃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理论。他随后围绕着她所称的三重自我(三部分)发展了她的观点。 根据科胡特的理论,这种“三部分的自我”只有在一个人的“自体状态”的需要(包括一个人的价值和幸福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满足后才能发展起来。与传统的精神分析主要关注驱力(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内部冲突和幻想不同,自体心理学重点放在了关系的变迁上。 科胡特进一步探讨了弗洛伊德对自恋的看法的意义。他认为,孩子往往会幻想有一个伟大的自体和理想的父母。他声称,在内心深处所有的人保留有一种信念,即自己是完美的、自己所归属的事物是完美的。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夸大给自尊了一种方法,对父母的理想化成为核心价值的框架。当心理创伤破坏这个过程时,最原始的自恋性自体仍保持不变。科胡特称这种情况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Lichtenberg Joseph 他将其他对婴儿和儿童的研究整合进了精神分析。建立了动机系统的体系来替代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性驱力和死亡驱力)。 Lichtenbergs 提出了5个互相联系的不同系统。这些系统从出生开始一直工作一生。 1. 满足生理需求的需要 这个系统调节饥饿、干渴、呼吸、温暖、排泄、触觉刺激、睡眠等。这种生理需要的调节不仅仅是安全和客体关系的生物学基础,他们是自己的一个系统。 2. 人际联接(Bonding)和随后的依恋的需要 婴儿的行为例如搜索、触摸、抓握、依偎以及沟通和愿望不通过言语被理解、接近并感到共情式的共鸣。 3. 判断和探索的需要 这个指的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趋势,即能力和效率的应该增加。客体应该为人们做成功的事情感到高兴。 4.通过抗议或退出的方式反抗令人厌恶的事物的需要 这里指的是要有能力克服攻击的情绪。这个系统帮助调节自尊。 5. 感官享受和性兴奋的需要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这是最主要的兴趣所在。Lichtenberg指出这些需要仅仅是具有特殊躯体感受节律的特殊体验,这些躯体感受是与兴趣,欢乐、幸福和放松联系在一起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是这种感受的来源:嘴唇、嘴巴、肛门、阴茎、皮肤。Lichtenberg指出对于每一个动机系统来讲,情感的含义是最重要的, 因为它们是孩子和母亲间最重要的情绪交流。发生在童年早期的障碍应当区分是发生了哪一部分的问题。 Daniel Stern 婴儿心理和身体的6个不同阶段的区分 1. 闭眼、正常呼吸的规则睡眠 2. 伴有面部和四肢运动的非规则睡眠 3. 半醒状态;睁着眼、但没有其他动作 4. 清醒活动、眼睛完全睁开并且跟随运动的物体 5. 较少肌肉运动的清醒活动 6. 感觉不开心并且尖叫 他对儿童的研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只是针对第四阶段。对于还不能讲话的婴儿,Stern通过给婴儿展示图片来测量婴儿对图片的注意情况。例如对母亲的图片比其他人的图片有更多的关注。通过这些实验,他说他证明了婴儿语言前的主观体验。他的理论也包含这样的一个事实,即婴儿在有自我意识和语言之前就存在一个自我。根据他的研究,他提出了自体发展的以下阶段: 1. 逐渐出现的自体:0-3 月直到终生:被那些即使看不到他们也能够识别的客体感动 – 2. 核心自体: 7/9月直到终生:去感受在自己周围发生了什么,一遍一遍的去感受;更主动但仍保持是同一个人。 3. 主观自体:15/18个月直到终生:个体知道要有自己的个人观点以区别于他人。 4. 言语性自体:15/18个月直到终生: 从15-18个月开始婴儿发展出了对世界的主观印象,并通过他们自己讲话方式(儿童用语)与他人交流。 5. 发展了口头叙述的发展了的自体:3-4岁直到终生。 Daniel Stern是童年研究的“新”的研究者,主要观察自尊的发展。 N. Emde是Rene Spitz的一个学者,正在研究情感性。 Peter Fonagy试图将“人际联接理论”(Bounding theory)和精神分析整合起来:用他的心智化的概念来处理客体关系中的情感调节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