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词:土话| 专栏

 圆角望 2016-01-29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土话
泥土生发而出的话语
红高粱,火热的话。泥土中的地瓜,含蓄、暗示的话。水下莲藕,深情的话。麦芒,针锋相对的话。玉米,字字珠玑。风中柳树,挑逗。五月桃树,献媚。一地荆棘,讽刺。竹影隐逸,清谈。水湄芦苇,梦呓……
  
土话,隔一座山、一条河都会随着植物面貌的迁移而嬗变,像一棵淮南的橘子树深夜涉过河水在北岸登陆,就突然变成枳子树了,淮南话一夜间变成淮北话了。
  
古代,《楚辞》、《诗经》,当时的南北土话,分别生发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前者绚丽艳异、语句参差,后者端庄中和、乐而不淫,都似乎与当地泥土孕育而出的风物万象,恰和为一。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去什么水边听什么曲。一种土话,就是一方土地上的农作物、野生植物。
  
如今,来自乡村的土孩子,进入城市写字楼谋生,首要工作就是扎上领带,像父亲用草绳扎紧酒坛子。土孩子必须扎紧体内的土话,避免它们一不小心窜出嘴巴,让周围优雅的绅士淑女遭受红高粱、地瓜、水下莲藕、麦芒、玉米所携带的乡土气息的侵扰。他要学习普通话以及英语、日语来与人沟通。这些与故乡土语关联微弱的强势话语,使他的舌头像车床零件一样异己、震颤。在梦中,故乡万物才此起彼伏,大面积隐现于卧室内的黑暗深处了……
  
话语的边界,就是人心、乡土的边界。
  
在我老家,河南,河南土话与豫剧一样,直,硬,陡峭,冷峻——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有一只枣木梆子梆梆梆梆裂帛碎玉般追逼着板胡、鼓、锣、剧中人,迫使他们一同说出内心的激情和秘密。豫剧,宜演绎侠义恩仇、沙场征伐。很难想象沪剧、黄梅戏等南方剧种中会有一只枣木梆子撕心裂肺地叫嚣。沪剧、黄梅戏等南方剧种是细语、低语,像春雨,宜演绎春闺幽梦、离情别绪。河南土话里似乎也有一只枣木梆子隐隐约约地敲。河南人抒情,“俺稀罕你(我爱你)”这几个咬牙切齿吐出的字也卷沙扬尘般土腥逼人。河南土话,宜于争论、审讯、劝降、盟誓、将军传令,有着毫不妥协的霸气。但偶尔古雅诙谐,也能流露出别样柔情——

(1)“花婶”,花一般的婶婶,父辈中排行最小的那位叔叔的妻子;
(2)“满月”,小孩出生一个月,就如同圆满月亮,让一个家族亮亮堂堂;
(3)“暮思雨”,细雨,一个乡村书生在暮色中思考人生大事时引发出一场蒙蒙细雨;
(4)“对象”,未婚夫,或未婚妻,是一个人对着镜子映出的影像——另一个自己?
(5)“露头青”,一个像冬日青头萝卜般喜欢突破地皮张扬自己的家伙;
(6)“沾弦”,手指沾着琴弦,有声,行;反之,“不沾弦”,无声,不行;
(7)“日头”,红日,犹如头颅,在男人肩膀这一地平线上喷薄而出;
(8)“脚回来”,一个人也就回来了——

一个还乡者,学生、民工、商人、士兵、艺术家或官员,在故乡中原晃荡,被长辈们招呼:“娃啊,啥时候脚回来了?”你若用半土半洋的腔调回答:“我昨晚回来的。”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背弃乡土的逆子,就可能遭到讥讽:“嗷,你坐着碗回来的,我还以为你坐着锅回来的呢!”在河南,“昨晚”的土话是“夜尔黑”——夜晚使你黑了。
  
北宋时代,河南土话是官方语言。宋徽宗在开封龙亭里对太监说:“给俺整二斤油馍尝尝(给我炸二斤油条吃吃)。”传令者便次第在开封黄昏里持续高叫:“整——二斤——油馍——尝尝——”回肠荡气,响遏行云。那时候,河南土话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北京腔,喊起来有非凡感,河南以外的省份均被称为“外省”。天南海北的诗人们都妄想在开封城里的文学界聚会中有一把椅子、一杯热茶。宋江们来开封对李师师进行公关,也用蹩脚的河南话来献媚。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内的某个酒楼里,我似乎看见宋江也学着河南人的样子,蹲在椅子上与朋友划拳,酒令铿锵:“一匹马呀,哥俩好呀,三桃园呀,四季财呀,魁五首呀,六六顺呀,七仙女呀,八抬轿呀,九重天呀,十杆枪呀……”义气豪情沛然淋漓。

南宋以后,河南土话影响力式微。囚牢中的河南人岳飞念诵《满江红》,语调低沉。暖风熏得游人迷醉的天堂杭州,吴侬软语流行。移居到江南一带的河南人,深夜里唱两句豫剧,就喉咙一梗、泪水满脸。现在,杭州一带方言中偶尔有河南土话夹杂其间,像岳飞的墓夹杂于湖光山色之间。

如今,背着水杯这种水井模型离开故乡去闯荡世界的河南人,踏上火车、轮船就开始练习普通话,准备去与异乡的人谈判、交涉、谈情说爱。他们甚至尝试操练一下京腔、沪语、粤语的感觉——这是目前比普通话还牛的语言,三种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隐匿自己来历和背景的语言。他们甚至要尝试操练英语、法语、坦桑尼亚语。他们加大刷牙的密度,尽力遮盖话语中的故乡尘土气息。直到身体疼痛时情不自禁喊出一声“俺的娘啊……”,才把内心最深处的悲伤一泻而出——

土话如土,藏魂葬骨……
文学点亮生活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近期精彩

有趣神保町最美书店高冷书店霍比特人漫威2015文博展香港书展茅盾文学奖亚洲电影100|诺奖巴黎评论

观念莫迪亚诺村上春树奥威尔卡尔维诺圣埃克絮佩里帕慕克契诃夫波伏娃萨特阿加莎布罗茨基伍迪艾伦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海明威阿列克谢耶维奇托宾

人物莫言王德威木心贾平凹格非唐家三少猫腻冯唐刘慈欣《三体》金宇澄王蒙苏童邵燕祥阿来何向阳王安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