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招 | 加强中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的10种方法

 Purefact 2016-02-01



如果说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有永恒不变的训练要点的话,那就是语言学用、能力训练、情感熏陶三项。

体现国家教学意志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证实了这种训练的必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那么,什么是阅读能力的技能训练呢?

简言之: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文意概括、结构分析、思路阐释、要点概说、语言品析、表达作用理解、表达效果分析、表现手法欣赏、表达意图揣摩、课文意境赏析、作品专项探析等就是技能训练。

据笔者的提炼与研究,中小学生的阅读技能训练,应着眼于以下10个方面:


文体辨识能力训练


即训练文章表达方面有关内容的辨识能力。如:文章体裁的辨识,表达方式的辨识,基本写法的辨识,基本要素的辨识,基本修辞方法的辨识等。


朗读吟诵能力训练


进行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普通话训练;进行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语文实践能力训练。


文意把握能力训练


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或寓意,能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能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事、物的特点等。


思路分析能力训练


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与思路,能分析文段的结构与层次,能区别文章的横式结构或竖式结构,能准确地辨识文章的基本模式等。


要点概括能力训练


能对文章或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写法进行概括,以及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归纳等。


语言品味能力训练


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


文学赏析能力训练


即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对文中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感受评价能力训练


即能在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表达自己的体会;能够表达阅读的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文中的人物等。


阐释解说能力训练


有表达见解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文段、文句的含义进行阐释解说的能力。


专项探析能力训练


即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测试中对诸如作品的构思特点、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语言特点、文章或段落中所表达的情感特点进行分析及表达见解。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技能训练是通过课堂的“精读训练”落实的。

所谓精读训练,是教师利用精短课文、课文的一个部分、课文的自然段对学生进行的阅读能力训练。这种训练不需要大量提问,只需要设计有力度有深度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

下面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中,利用课文第一段进行的一次阅读能力训练:


1.朗读训练:读出童话的味道,读清文段的层次。


2.阐释训练: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一段文字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


全班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习练,然后静心思考“阐释训练”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见解,再尝试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知晓、理解到这个段落在文中几个方面的作用:故事的开端;设置特别的时间;安排特别的场景;主人公小女孩出场;形成故事的悬念;从侧面用夸张的手法写小姑娘的贫苦;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铺垫等。

这种精读训练,就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技能训练。由一篇知一类,通过此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力将逐步养成。

因此,好课,就应该着力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