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默默向本平台投稿,已经本人同意转载。 吴晓芬,又名默默,资深心理师/治疗师,微信&QQ:1501728029。从业7年整,出版物有《走过抑郁的日子》。咨询取向: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 电影<黑天鹅>:为了心理健康不要做乖乖女(乖孩子)黑天鹅> 前言:这是我2011年写的一篇电影观后感借机分享于此. 最近看到了温尼科特的传记,一切开始于九岁的他站在镜子看着自己说:他太乖了.然后他开始变得'不乖',接下来学业和行为都有些问题.但是这在他个人发展中心理意义巨大,因为从那一天开始,他有意识地在'做自己'.所以后来有了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出现了行为问题,他就是不写作业.不论家长如何逼迫,老师如何批评,他就是不写.但其实他的这个行为是他在拯救自己. 因为他的父母常常会对他说一句话:你怎么不去死.每天他都要承受着父母的负面情绪,对他很强烈的心理攻击. '不听父母的话'帮助他可以活下去,当然也包括了其它方面的不听话.这个孩子在靠他自己的力量在努力地活下去。 如果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家庭,做乖乖女,乖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很尊重孩子个性的家庭,孩子也不会'太乖'. 很乖的小孩常常是用一个'假自我'来获取大人的认可,爱,关注.因为'真自我'不被接纳和喜欢而被隐藏起来.因而,如果你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小朋友他很乖很听话很懂事,你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那是三岁的不敢做自己的小朋友(孩子越小天性越自我).这对于个人总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并不是绝对性的听话与不听话,乖与不乖,而是教育和尊重孩子天性的一种平衡. 当你看到内在的阴暗面,和感受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及内心的欲望冲突,说明,你相对地健康。 下文的这个女孩就不是很幸运了,她出生起就和强大控制欲且自身就有许多问题的母亲在一起生活,她从来都没得选择.那个母亲已经成为她人格中的一部分.强势地牢固的.但是她的本能自我,一个生命要生长的原始动力开始了反抗...... ============= 这部令女主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黑天鹅》,看完至今已隔许久。没有即时把观后感写下来,是因为此片仿佛不适宜于相当一部分人看,因为观者或者更多留下的是压抑,性,混乱,黑暗的感觉,这也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述。或许也不适宜于年龄较小或是心智较弱,及容易受暗示的人看。但它其实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片子,因为它讲述的是心灵的故事。同样也是有关于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故事。 一颗被分裂的心灵的故事。它或许在电影中的表达是艺术性的,但是电影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了真实的心灵的故事。 女孩一直都是一个乖乖女,在母亲身边一直到了28岁,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妈妈自从怀了她以后便不再与男人交往,也不再相信男人,妈妈在怀孕之后放弃了她喜欢的芭蕾舞的工作,把全部的希望关注点寄托于女孩,生活单一而压抑。女孩承载了母亲的一切,母亲对芭蕾舞的喜爱,对男人的不信任,成为她母亲希望的样子,满足母亲对她的期待和心愿,她一直都以母亲希望的样子成长着。妈妈的一个生气的动作和表情都会牵动她的神经,引起她的负罪感——妈妈多年来一直为了自己在活着(这可能是她妈妈长年灌输给她的),自己不能让妈妈生气或失望。 表面上女孩看起来纯洁,简单,几乎没有个人生活,除了妈妈之外没有朋友,因为妈妈就是她最好的朋友,照料着她的生活起居,是妈妈的好女儿。但事实上女儿的生活和生命早已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她妈妈的,她是被掌控在妈妈手中的一个傀儡和木偶,妈妈手中有无形的线,母女是一体的。妈妈被压抑的愤怒(负面情绪)和性欲(本能自我)在电影中房间里挂满的画中展现无遗,女儿的愤怒和性欲(在这里泛指原始生命力)到哪儿去了呢? 或者放到一个无形的黑箱子里去了,她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女孩为了事业,为了得到那个她等待已久的角色,在老师的暗示下,萌发了要服从“潜规则”争取角色的念头,这是第一次她在没有妈妈而是想依靠自己去做一件事情,但这引起了她剧烈的内心冲突: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单纯的好女孩,很听妈妈的话,而且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因为这是一件不好的,肮脏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个角色对自己非常重要,而且本能的冒险的欲望也在作祟,原始生命力在这里起着一些决定她行动力的力量。在等待的时间里,失宠于老师的前舞者提醒了她男人是多么不可信任,她终于没有迈开她视之为禁忌的那一步。尽管如此,她还是被选上了。她需要去扮演一个双重角色,白天鹅和黑天鹅。 与此同时,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她的气质附合白天鹅,可是她怎么都学不会黑天鹅,那是她非常非常陌生的角色,如此,她陷入深深的恐惧,恐惧老师对她的不满,恐惧自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在另一个曾辉煌但已过气的女舞者身上,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 也许只是巧合,这个戏的到来刚好是她灵魂的那个黑箱子装满外溢的同时。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被她长期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原始生命力开始了爆发——她的幻觉也开始出现了。这里说明一下,女孩此前的生活就像是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妈妈希望她成为的样子(当然她也把妈妈的愿望当成了自己的愿望),她把自己的情绪,愿望,本能需求统统都压在纸下面,没有人看得到包括她自己,妈妈不喜欢的东西不会出现在纸上面。那么为什么她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她的生活这张纸上面呢?因为她从来不曾反抗过妈妈,或者说她没有成功反抗过,因为她是妈妈的唯一,妈妈也是她的唯一(不管她是否愿意)。她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妈妈用所谓的无私付出的专横的爱,占据了女儿的整个生命和生活。女孩也一直在小心地看着母亲的脸色生活,无力反抗,或者说已经意识不到要去反抗了。她的自我意识从来被压抑着。 女孩为了演好那个双重角色,实则是应自己潜意识的要求借此机会释放她的原始生命力,黑天鹅的角色刚好是她原始生命力的象征。被压抑已久的愤怒的、邪恶的、充满本能欲望和人性阴暗面及性本能的自我(由于一直被压抑而已经极端化)开始出现,她的幻觉就是自己的身体开始长出黑羽毛,那个黑色生命开始侵占她的身体。 意识与潜意识已完全分裂,意识完全无法接受潜意识的愿望和需求,一味进行压抑,二者沟通的桥梁早已不复存在,精神的分裂不知何时已然形成。而双重角色的扮演开启了意识与潜意识两个自我之间的争战。 在对老师的求爱的被拒绝之后,她的力比多转向那个放纵自我不守规矩的“坏女孩”S,实质S的形象正附合了她的潜意识中的自我。然而,这其实是她潜意识导演的一部好戏,在幻觉的世界中,她亲历了一幕幕如下:与S的性爱,被S的背叛,杀死S去替代S——完成把自己变成一个“坏女孩”的过程。 女孩被长期压抑的原始生命力和欲望需求的潜意识自我(黑天鹅为代表象征)成功地消灭了那个无法摆脱母亲的懦弱的意识上的自我(白天鹅)。黑天鹅成功地杀死了白天鹅。 直到她看到自己身体上流出大片的血她才意识到真相。 其实背叛她的不是黑天鹅,而是白天鹅。因为白天鹅一直都没有勇气去反抗母亲,争取自由和释放自我,以至于真实的自我一直被禁固和压抑,又因为压抑而能量渐大,最终就像一匹脱缰的马,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帮助自己反抗母亲和那个与母亲的意志困绑在一起的自我。但这并不是她的错,因为她从来没有选择过她的生活,她也不知道她可以选择。 (被完全压抑而扭曲的反面人格以王者和毁灭的姿态降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