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阿呆小周 2016-02-04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加点仪式感

年味浓了

小碗/观点

2月1日,是咱中国农历的小年,却没几个人在关注,年味儿淡的都像水了。

为啥会这样?其实就是那些传承千年的习俗被我们简化甚而淡忘了。换句话说,就是仪式感弱了。

【小碗】教几个简单的步骤,让爸妈和孩子一起渡过一个年味满满的小年。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先来说说“仪式感”

仪式感,简单的说来,就是在特点节点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举个小例子,喝茶前先闻闻茶香,就是一种仪式感。可别小看仪式感哦,心理学家说,仪式感关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和体察。

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某一个时段的固定的活动,对某种规则的遵守,能让孩子有一个特别的记忆点,强化孩子对这些特殊时刻的幸福记忆,如果有全家人的陪伴,他会倍感幸福。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怎样在“小年”的这一天,增加仪式感呢?

“仪式感”,没必要多复杂,多隆重。对孩子来说,只要有就会有意义。

爸妈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小年的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爸妈可以将一些“小年习俗”捡起来

1、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贴年画等等。

这些事情可以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年味也有了。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2、沐浴理发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在小年这天带着孩子一起去理个发,在小年这一天又可以收获一个特定的愉快体验。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3、贴窗花

在打扫干净的屋子里贴上窗花, 增加喜气。窗花最好是一家人一起剪,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弱,不一定要剪出多好的作品,重在一起参与。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爸妈还可以制造一些只属于你们自己一家的 “小年习俗”

1、彩色日历牌

每个月里会有哪几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孩子一目了然!

日期的小牌子可以用纸卡,甚至瓶盖制作,涂上鲜艳的颜色,不仅实用,还可以成为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2、照片树

买一张好玩的大树墙贴,或者干脆和孩子一起用涂料在墙上画一些树杈,把照片贴在大树的枝干上,还可以按照家中的辈分贴出一棵家谱树!各种有趣的创意贴法都可以尝试。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3、唱一首歌

教会孩子唱一首新歌,在歌声中迎接 “小年”的到来。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最后,我们聊聊“小年”该吃啥?

“小年”的习俗是吃灶糖,但孩子吃多了糖不好。不防试试小碗以前推的自制牛奶糖,让孩子吃糖变成喝牛奶,营养妥妥的。

没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年!是爸妈亏待孩子了

小年这一天爸妈这样做了,年味有了,也制造了一场永不退色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