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九三四年的知堂与沈从文

 昵称535749 2016-02-05

2016-02-04 12:01 | 豆瓣:齐物秋水

一九三五年一月五日的《人间世》,周作人写有一个书单,题曰《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寥寥三本书,为希本著《木匠的家伙箱》、霭理斯著《我的告白》,及《从文自传》。

列年末书单的事情,周作人做过三次,除《人间世》外,另两回均为《宇宙风》,乃一九三六年与一九三七年。合计六种书,永井荷风《冬天的蝇》,谷崎润一郎《摄阳随笔》,罗素《闲散礼赞》,H.C.Knapp-Fisher所著The World of Nature,M.Hirschfeld所著Men and Women,B.Dawson所著The History of Medicine。

合而观之,可看出《从文自传》在其间何其特殊:唯一的一本中国书,且为唯一的晚辈作者所著。如果说,一九三四年的周作人有着对沈从文莫大的善意及欣赏,应该是无甚出入的。

而一九三四年的沈从文,亦发生了一件事。见诸巴金的回忆,“一九三四年我从北平回上海,小住一个时期,动身去日本前为《文学》杂志写了一个短篇《沉落》。小说发表时我已到了横滨,从文读了《沉落》非常生气,写信来质问我:‘写文章难道是为着泄气?!’我也动了感情,马上写了回答,我承认‘我写文章没有一次不是为着泄气’”。沈从文为何生气,巴金写道:

“因为我批评了周作人一类的知识分子,周作人当时是《文艺》副刊的一位主要撰稿人,从文常常用尊敬的口气谈起他。其实我也崇拜过这个人,我至今还喜欢读他的一部分文章,从前他思想开明,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有过大的贡献。可是我当时批判的、我担心的并不是他的著作,而是他的生活、他的行为。”

《沉落》是小说,也未具名,但里面主角的言论,一望而知。如:

“我劝你还是多多读书吧。这是很要紧的。一个人少读书是不行的。中国现在需要的就是埋头读书的人,它用不着那般空喊着打倒这打倒那的青年。我读了这么多的书,还觉得不够。你们年轻人不读书怎么行!要收复东北,也得靠读书。”

虽未必符合《闭户读书论》之原意,但形似之,知识界是无人不晓的。巴金在这篇小说里极尽挖苦之意,以沈从文的说法,就是“泄气”。一九三四年的沈从文起而质问老友巴金,自然表明了他对周作人的敬意。

这种敬意,当然不会是在这一年忽然生发,其来有自理所当然。沈从文此前未写过专篇对周作人的评论文章(之后却是写过的,《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刊于一九四〇年《国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在这样的年份写这样的文章,沈从文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在批评别人时却是常常论及的,如《论冯文炳》中:

“周先生在文体风格独特以外,还有所注意的是他那普遍趣味。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用平静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动静,从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出动静的美,用略见矜持的情感去接近这一切,在中国新兴文学十年来,作者所表现的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无一个人有与周先生相似处。”

这样的批评可谓情动于中了,非对其作品有精深的研读,非对其人有莫大的敬意,是写不出的。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受废名的极大影响,而废名又为周作人的弟子,“用同样的眼,同样的心,周先生在一切纤细处生出惊讶的爱,冯文炳君也是在那爱悦情形下,却用自己一支笔,把这境界纤细的画出,成为创作了”,沈从文这样的体味,未必没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罢。因之,他对巴金写《沉落》的生气,就无足为怪了。

离开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并未忘记《从文自传》和沈从文,在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一日写给日本松枝茂夫的信中有云:“关于沈从文,前改造中山本君曾说鄙人云沈系苗族,此有错误,前译‘边城’中如说及著者,乞弗沿用为幸。鄙意只云沈君生于镇筸,其地苗人甚多,风俗殊异,若关于沈君氏族之传说,则未能断定也。沈君有‘从文自传’,想已览及,不但文笔惠佳,其叙幼时情事可以见沈君生活之一斑,亦有用也。”在向日本学者解释沈从文的族群问题时,也不忘推荐《从文自传》一书,可见周作人之欣赏;且在数年前为《人间世》列书单时,未有评语,此时却有,算是好的补充罢。同年十一月廿六日,在信中又说:“蒙惠赐尊译‘边城’,顷已领收,谢谢。沈君作品承绍介于日本文坛,至为可喜,唯原作者现在云南省城,惜未能知之耳。”周作人对沈从文南下至昆明的行踪是很清楚的,不过不知他对自己在沦陷的北平苦住尚能坚持多久,有无预期?

可叹的是,这封信之后三十余天,一九三九年的元旦,苦雨斋响起枪声,知堂老人阻不住自己堕入深渊的那股力量,彻底落水了。再看巴金对一九三四年沈从文生气之事的回忆,“从文认为我不理解周,我看倒是从文不理解他。可能我们两人对周都不理解,但事实是他终于做了为侵略者服务的汉奸”,或无法分辨个中滋味矣。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