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对焦引发的争论:到底应该“先对焦再构图”还是“先构图再对焦”?

 思ss 2016-02-05
言摄说

虽然已经到了年前的倒数第二天,但是影像圈里面依然很火热。今天下午在微博上就开始了一场关于到底“先对焦再构图”还是“先构图再对焦”的争论。


起因是因为一位很知名的老师在微博上回复了一个网友一句话:“常见对焦错误操作之首:先对焦再构图”,其实这位老师就是少说了那么一个前提,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言论开始轮番登场。


所以今天李老师就也想借着这个话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到底是应该“先对焦再构图”还是“先构图再对焦”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概念,一个关于对焦很重要的概念——余弦误差。


如果这个图没有看懂的话,那么看下面一个更易懂的简图。

图片由“摄影笔记”提供


上面这两张图其实就听明白的说明了啥是余弦误差:有时对焦到人眼上,然后稍微以改变构图,焦平面就会有所改变。所以这也是为啥有时候你在拍妹子的时候先对焦再构图的话,你认为的焦点会是“虚”的原因。


好了,了解了余弦误差以后,我要表明我的观点了。大多数情况下我肯定是一个“先构图”党,但偶尔也是一个“先对焦”党。


单说这两种拍摄方式绝对都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在拍摄时候追求的是那种一张是一张,张张都不虚的感觉,那么“先构图再对焦”绝B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几乎是100%(除非相机对焦系统失灵或者你选错对焦点)。


另外如果在使用全画幅相机或者长焦镜头或者大光圈拍人像的时候,先对焦再构图绝对是第一大杀手,因为全画幅相机、长焦镜头和大光圈镜头景深相对较浅,所以先对焦再移动相机构图很容易就虚了,除非你能按照焦平面来平行移动构图,但是这样不累么?


所以这么看来“先构图再对焦”有着千般万般的好,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习惯于“先对焦后构图”呢?我觉得是有两方面原因。


1.我自己原来也是先对焦党,因为过去我用的单反对焦点数量不多,而且单反的对焦系统覆盖范围没有那么广,再加上我用的不是全画幅,镜头也不是恒定大光圈镜头,所以用中心对焦点对焦再构图很快也很方便,照片放大以后也没有出现虚的情况。所以很多人会想我一样先对焦再构图,因为“非全幅、非长焦、非大光圈”的情况下,先对焦再构图是OK的。


2.新闻纪实或者街拍需要的就是一个“快”字,要是先构图再对焦真的会错过很多画面,所以过去新闻纪实摄影师甚至用广角镜头加超焦距的方式来拍摄,就是为了避免对焦不实的情况。但是进入数码时代以后,很多人还是会用先对焦再构图的方式,要的还是一个“快”字。


布列松作品



布列松作品


很多人可能说,卧槽我用的是单反,我也想“先构图再对焦”,但是对焦点覆盖不到怎么办,这个情况下一般只要稍微把拍摄场景放大一点,也就是拍的广一点,然后让对焦点可以覆盖到被摄物体,然后通过后期裁剪重新构图就可以了,尤其是在佳能5Ds这样的高像素相机出现了以后,这种方式更是比较受用。


综上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推荐“先构图再对焦”,因为这种拍摄方式无论你使用什么镜头都是可以有保障的,但是偶尔也用用“先对焦再构图”是因为真的就是为了某些抓拍的时刻啊。

尤其是现在索尼A6300推出了以后,这个几乎能够覆盖满屏幕的对焦点数量能够让密集恐惧症患者都吓出一身冷汗。所以在这样“硬件”支持非常给力的情况下,“先构图再对焦”变得也更的得心应手了,这是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使用习惯上的改变。


但是那些已经习惯了“先对焦后构图”的朋友,只要这种方式用的习惯而且片子没有问题,也完全是OK的啊,拍照嘛,自己开心当然是最重要的了。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要辩证的去看,同时这两种方式我都会用啊,而且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方式是最好的,这才是我们学习摄影的目的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