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及其全身影响(下)

 快乐的合欢 2016-02-07

    口腔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致死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口腔健康状况与老年人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多发慢性疾病、残障失能、住院及重症监护(ICU)患者。

       

 系统性回顾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口腔卫生状况恶化,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口腔的微生态环境会出现变化,牙菌斑的细菌构成也会出现改变。由于厌氧菌及其他肺炎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患者发生院内肺炎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比值比为4.2~9.6)。

        

口腔疾病增加老年患者肺炎风险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由于口腔的微生态变化,假单胞菌、肠杆菌等肺炎致病菌在牙菌斑中大量繁殖,这些细菌广泛地存在于唾液微粒之中,并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患者的呼吸道;②牙周炎症所产生的一些生物酶使得肺炎致病菌更容易附着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从而引发呼吸系统感染;③牙周炎症相关的水解酶可影响唾液中抗体和生物酶的功能,破坏唾液的防御功能,从而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④牙周炎症所引发的细胞因子可改变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粘附受体的特性,使得肺炎致病菌更容易附着和繁殖,因此增加肺炎的风险。

        

大量的研究显示通过提高多发慢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或住院病人的口腔护理水平,使用洗必泰漱口液刷牙等简单的口腔卫生干预即可以显著减少这些患者罹患肺炎的风险,其中绝对风险减少6.6%~11.7%,相对风险减少34%~83%,每干预2~16名患者即可避免1例肺炎的发生。

      

 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

       

 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确切相关,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例如国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牙周疾病、牙齿缺失都是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二者存在共同的风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等)有关;也可能与牙周的慢性炎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增加血管内膜破裂的风险,从而增加血栓风险有关。

        

此外,口腔严重的疼痛、感染,会引起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压、心率上升,加重心脏负荷,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关注他们的口腔健康,定期就诊以预防由口腔疾病所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

       

 口腔健康与认知功能障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口腔疾病与老年痴呆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口腔疾病与老年痴呆存在共同的风险因素,如年龄、吸烟、糖尿病等。

        

另外,口腔疼痛和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诱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行为问题,使这些患者变得易激惹,甚至引发谵妄,威胁患者生命。

        

系统性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 老年痴呆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8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30%~40%的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的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如刷牙、清洁义齿、遵医嘱使用药物等)能力下降,使口腔卫生状况恶化,显著增加龋病、牙周病、失牙、口腔感染、口腔疼痛、咀嚼困难、口腔软组织疾病及与义齿相关疾病的风险(图3)。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还存在口腔卫生护理意愿降低、无法决定治疗方案、无法遵医嘱配合治疗或正确使用药物、行为障碍(如在他人帮助进行牙齿护理时不合作)、无法与人交流口腔疼痛和不适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

 

       

 除了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也可对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造成影响。一方面,这类患者普遍缺乏就医和维护口腔健康的意愿、治疗依从性差,使龋病、牙周病、失牙等口腔问题高发。另一方面,很多抗抑郁、抗焦虑和精神病治疗可引发口干,增加患者罹患龋病,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口腔疾病的风险。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非自主性震颤增加了这些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临床治疗的难度。

       

 运动功能障碍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卒中、帕金森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造成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口腔护理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口腔卫生不良,增加龋病、牙周病、失牙、咀嚼功能障碍等口腔问题的风险。卒中或帕金森病还可导致面部肌功能障碍,使面部肌肉活动减少,降低了患者的口腔自洁能力,造成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滞留,引起口臭并增加了龋病和口腔软组织感染的风险。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原有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如果原有疾病得到治疗和控制,顺利康复,患者口腔护理能力上升可逐渐恢复,则口腔健康相应得到改善;反之,如果疾病继续进展,口腔健康也会进一步恶化(图4)。

 

 

        

其他疾病舍格伦综合征、糖尿病、焦虑和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等均可导致患者唾液分泌减少,造成口干。口干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的自洁和抗菌能力下降,有利于细菌繁殖和菌斑粘附,增加龋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佩戴义齿的患者,由于缺乏唾液的润滑和保护,口腔黏膜容易受损。口干还可改变口腔的微生态环境,引起菌群失调,增加念珠菌感染的风险。此外,口干还可导致口臭、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疼痛,影响味觉和嗅觉、发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对于口腔健康以及临床治疗的影响

        

多重用药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可对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和治疗造成影响。

        

口干药物副作用是老年患者口干最常见原因。超过400种药物都存在口干这一副作用。而在老年患者常用药物中,80%可能引发口干(图5),临床常见的有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利尿剂等。

 

 

 出血:在临床上,抗凝剂(如华法林、利伐沙班和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这类药物可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因此增加了患者在口腔治疗时的出血风险。但是,由于停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所引发的血栓形成风险比在口腔治疗中的出血风险更高,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支持在口腔治疗前停用抗凝剂。对于使用这一类药物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的剂量、减少抗凝药物的种类、选择出血风险小、半衰期短的药物进行替代以及良好的局部止血措施来减少在口腔治疗中出血的风险。

       

 双膦酸盐所致的骨坏死:双膦酸盐常用于治疗肿瘤骨转移和骨质疏松。这类药物的一个常见副作用就是骨坏死。双膦酸盐所致的骨坏死通常发生于扁骨(如下颌骨等),尤以静脉用药的患者为甚。双膦酸盐导致骨坏死的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可能与双膦酸盐在骨内沉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使骨组织无法进行正常的替换和更新有关。相对于静脉用药,口服用药的患者出现骨坏死的风险较小。双膦酸盐所致的骨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患处骨暴露持续8周以上、局部软组织肿胀感染、受累的牙齿松动等,合并感染时还可出现局部溢脓。治疗主要以保持口腔清洁、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为原则。

        

牙龈增生:多种药物如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都可以引起牙龈增生。牙龈增生在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大多数的牙龈增生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牙周系统治疗而得到控制,并在停药后逐渐缓解。严重者则需手术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

        

综上所述,由于疾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口腔疾病。这些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老年人罹患肺炎等全身并发症的风险,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残疾和死亡。因此,口腔医师应充分了解和重视老年患者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积极的治疗口腔疾病,预防由口腔疾病所引发的全身问题,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