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纹

 雅韵风乐收藏阁 2016-02-09

秋纹,荣国府秋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小丫环,一味小心服侍宝玉。属《红楼梦》一百零八钗情榜四副榜十二名中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秋纹

  • 国籍

    中国

  • 职业

    贾宝玉的丫鬟

  • 主要成就

    一味的小心的服侍贾宝玉

目录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秋纹在《红楼梦》中根本不是一个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及鸳鸯、袭人平儿等人,其出场少,事迹也不多,但仅有的几次露面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就是她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而浓厚的奴性。我们说,贾府中的丫头们很少有不具奴性的,但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奴性却比谁都浓都典型。这种奴性也许是不自觉的,也许是环境所致,也许是一种生存手段,也许更是一种天生的性格。秋纹的典型而特殊之处在于,她在下人面前象个主子,在主子面前依然是奴才。在下人面前象个主子,不如此则会失了自己作为高级奴才的身份。在主子面前依然是奴才,只有这样才能邀宠、受赏、得好处。

一日,宝玉命秋纹送两瓶鲜花到贾母王夫人处。秋纹沾了光,得了几百钱和几件衣服。本不是自己的孝心,秋纹居然有脸面受礼物,可见她的贪心。光无功受禄还不算,秋纹居然还洋洋得意地来夸耀自己的"收礼经历"。聪明又抗上的晴雯讽刺她:"这屋里谁又比谁高贵些?要是我,我宁可不要!"晴雯、麝月碧痕绮霰等怡红院众丫鬟嘲笑袭人和秋纹为"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哈巴狗)(三十七回)。秋纹受到排挤,自然不高兴,但晴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惹她不高兴,没好果子吃。三十七回充分表现了晴雯的抗上、秋纹的媚上和麝月的平和。

在侮下方面,秋纹和碧痕绮霰是一样的。一日,众人不在,小丫鬟小红因为给宝玉倒了一杯茶,秋纹兜脸啐了一口:"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水不配!"秋纹对待统治者们刻意奉承,对待平儿、鸳鸯、袭人、紫鹃、晴雯、麝月等有较大靠山的丫鬟们也很讨好,但对待小丫头,她就使劲对她们发作,把她们当作出气筒,活得没有自尊。

秋纹比袭人更老练,比麝月更有丫鬟的感觉,她虽然紧跟这袭人麝月,但并不为人喜欢,让人感到像酸酸的柠檬,虽然外表光鲜艳丽,被主子们所喜爱,但是内心却是阴阴的。

折叠 编辑本段 出场

黛玉传--秋纹黛玉传--秋纹秋纹的初次出场是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时宝玉回来见晴雯躺在床上,问是怎么回事,秋纹道:"他倒是赢的,谁知李老太太来了,混输了,他气的睡去了。"话不多,就一句。从此秋纹出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而秋纹第一次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是在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这之前发生的事是宝玉屋里的大丫鬟正好都不在,宝玉要喝水,小红看准机会,进来倒水,同时让宝玉认识了自己。这时,刚才出去催水的秋纹、碧痕挑水回来了。于是就有了以下一段文字:

只见秋纹,碧痕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那丫头便忙迎去接。那秋纹,碧痕正对着抱怨,"你湿了我的裙子",那个又说"你踹了我的鞋"。忽见走出一个人来接水,二人看时,不是别人,原来是小红。二人便都诧异,将水放下,忙进房来东瞧西望,并没个别人,只有宝玉,便心中大不自在。只得预备下洗澡之物,待宝玉脱了衣裳,二人便带上门出来,走到那边房内便找小红,问他方才在屋里说什么。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不想二爷要茶吃,叫姐姐们一个没有,是我进去了,才倒了茶,姐姐们便来了。"

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这里的小红真是冤得狠!客观的说,她确实有向上爬的想法。可她又跟四儿不一样。四儿"攀高枝"时,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大丫头都在,那四儿还来做细活,真是所谓"不安于本分"。这样得罪了大丫头们,最后结局自然很惨惨。可小红端茶时,屋里没大丫头,自然要让平时得底红楼女儿图之秋纹红楼女儿图之秋纹层奴隶"做一回巧宗"。

当然大丫头的地位得来不易,有点嫉妒也是自然的。可也不至于像秋纹那样做得那么激烈。咱们且来看看秋纹是怎么说的:

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好家伙,真是骂得够毒的。上来不说话先"兜脸啐了一口",不文明不卫生不说,这样的举止,实在也有失自己的修养。接下来就是对小红的辱骂,什么"没脸的下流东西""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整个儿一个骂街的泼妇。而且细分析她话中的语气,逻辑,不难看出这么几条:第一条,小红没她高贵,不配"递茶递水"。第二条:她高贵,"巧宗"都该是"她们"做的。这不禁令我想起了晴雯在得知小红为凤姐做事时讥讽小红"攀高枝"时说得话。她说:"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这两番话看起来很相似,其实意义却有些不同。如果说晴雯对小红的讥讽里还有一些对小红"攀高枝"的品格的厌恶,那么秋纹骂小红则纯粹是对小红威胁到她地位的不满。当然其他大丫头如果知道这件事,也可能会酸溜溜的,很可能也会像碧痕那样来两句损损小红,但决不会像秋纹骂得这样恶毒、不堪入耳。况且小红早就意识到有可能会挨骂,早已以礼相待,碧痕、秋纹刚提水到门口,"那丫头便忙迎去接"连后来回答碧、秋二人的"审讯"时还一直小心翼翼的表示:自己不是故意

去做"巧宗",是因"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才进了屋;也不敢抢姐姐们的活,是因为"姐姐们一个没有"才倒的水--谨慎小心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话的真实度值得怀疑,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又毒又妒的骂,一可以表明此人教养极差,二可以表明她没有头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表示秋纹自视颇高,认为自己地位与众不同,别人"赶不上"她,并且很有野心,也想向上爬,所以才会那么"忌讳"小红的行为。看到此处,不禁叹息: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虽比不上别的花朵明媚鲜嫩,却也还滴着青春的露珠,可就因为自身的缺陷与环境的影响,真真变成一颗"鱼眼珠"了。真是怡红院中,又少了一个干净人。

秋纹第二次的大篇幅描写,是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话说袭人到屋外办了点儿事儿之后回到屋里后,发现一个瓶子不见了,于是询问正在做针线的众大丫头,便引出了这样一番对话:

秋纹笑道:"提起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秋纹忙问:"给这屋里谁的?我因为前儿病了几天,家去了,不知是给谁的。好姐姐,你告诉我知道知道。"晴雯道:"我告诉了你,难道你这会退还太太去不成?"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秋纹笑道:"原来姐姐得了,我实在不知道。我陪个不是罢。"袭人笑道:"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经。"麝月道:"那瓶得空儿也该收来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伙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不如早些收来正经。"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秋纹道:"还是我取去罢,你取你的碟子去。"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麝月笑道:"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儿又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由此看来,秋纹也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作为下属,受到领导的肯定,高兴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秋纹高兴的,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而是自己所谓的"福气",也就是主子高兴时,像赏小猫小狗一样赏给她的几个钱,两件旧衣服。她自然也知道这是"小事",可却认为是"难得这个脸面""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在她看来,主子什么都是好的。宝玉送了枝花就是"孝敬到二十分";贾母、王夫人赏了点儿她钱和东西,她便感恩戴德的连人格也不要了,"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一听说是怡红院里的"大红人"袭人得的,就忙卑躬屈膝的赔不是。此处的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跟前面骂小红的恶毒泼辣一对比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倒是晴雯明白,笑了她几句。秋纹对晴雯,怕是从此也结下了不和。以至于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生病时,她陪着心里不甘,不陪面子上又过不去。晴雯看出来了,索性把她"撵了去吃饭"去了,倒也省得尴尬。以至于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晴雯已去世,她看见晴雯在世时做的衣物,还能笑着欣赏这件衣物的配色

折叠 编辑本段 评价

鱼眼睛也有天生的--秋纹之恶俗

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这话很不具绝对性,就在他的怡红院,就有两个青春少女是天生的鱼眼睛,她们是秋纹、碧痕。同样在他的怡红院有个可爱善良的宝珠般的婆子,她就是的宋妈妈。

一心想改变现实命运的林红玉,一直在寻找着"晋级"的机会,她总算逮住了空档,越位接近了一次贾宝玉。应该说这是一次很成功的越位,从此,贾宝玉的视线里有了模样儿十分俏丽的林红玉。然而在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彻底破灭了林红玉的梦想。而破灭这个梦想的,不是能主宰自己命运的贾宝玉,竟是怡红院中二流丫头秋纹、碧痕。为此,林红玉不得不把目标投向另一个地方。

当林红玉庆幸自己终于守来一个,或许是她精心安排好的时机。成功地接触贾宝玉后,话还未说完。此时,秋纹、碧痕自外打水回到怡红院。没有资格进入贾宝玉内房的林红玉,心知有错,赶紧出来,硬着头皮迎上前去接水。二人心中诧异,放下水,往里屋东看看西瞧瞧,怡红院内并无她人,只有林红玉一人。心中便"大不自在"。这二人侍候好贾宝玉脱了衣裳洗澡,便来审问林怡红院怡红院红玉。

林红玉辩说,不是故意到里屋的,只因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听到贾宝玉要喝茶,没有人侍候,才进去了。刚倒了茶,你们就来了。这二人那里肯信。只见秋纹,对着林红玉的脸就是一口唾沫!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瞧瞧,肢体动作与恶毒语言配合在一起,大有泼妇骂街的意思。很自然在想到一个人,赵姨娘!赵姨娘就有这种恶俗的习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秋纹成了姨娘,赵姨娘就是她的样板。如果秋纹只是嫁了一个小厮,那么,她必然是王善保家的之流。再看看秋纹骂的那些话,什么逻辑?同是丫头,都是侍候人的主儿,怎么还有配与不配的?一个二等奴才,竟然自视甚高。觉得比外围的奴才高贵。

秋纹不堪入耳的骂人之状,与先时和碧痕两个提水进怡红院时,相互嘻笑地埋怨着的可爱样儿,判若两人。怡红院丫头众多,以后还有芳官柳五儿进怡红院,就是说,多一人少一人,对谁也不存在侵害。客观地讲,林红玉确有往上攀高枝的强烈念头,秋纹也没有冤枉她。可就是搞不懂林红玉进了怡红院的内房为什么单就让秋纹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以至于让秋纹如此地小题大做、迫不及待地予以打压。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上有两个老前辈,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勾心斗角。那心眼儿耍起来堪称一绝。把彼此伤害得身心疲惫,同事们也颇受牵连,夹在中间很难做人。有一外号叫"书呆子"的同事,突然发出惊人之语,化解两个人的恩怨。他说:我们都是社会最底屋的工人,你们俩天天斗来斗去,究竟是为了什么?是想升官还是想发财?人都混到这种地步了,还斗个啥呀!有意义吗?

是呀,都混到这种地步了,还斗个啥?迂气十足的常被人取笑的"书呆子",原来竟是个大智慧者。记得几年前,手下有两个保安因彼此看不惯对方,从口角到打架。于是,闹到我这来,我说:你们俩有什么资格彼此看不起?都是同船度的有缘人,为了生计,在这赚点微薄的收入,是不是觉得很自豪啊?虽说职业无贵贱,可社会上有几个人看得起保安?性格不合,可以只做同事,不做朋友嘛,有必要打架吗?两人羞惭而去。运用"书呆子"理论劝解这类群体,竟然屡试不爽!

这两个例子,说白了就是同类对同类的欺负,只是身份地位相同,且个性都很要强,谁也欺负不了谁而已。秋纹对林红玉毫无来由的打压亦是如此,亦是同类间的欺负。只是秋纹的身份地位略高,欺负成了事实。辱骂林红玉的,还有一个帮凶碧痕,她几乎和秋纹是一对好朋友,正所谓同类相谐。

碧痕恐怕是文本中直接写明了与贾宝玉有性行为的第二个少女。晴雯透露,有一回,碧痕和贾宝玉洗鸳鸯浴,一洗就是三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六个小时。洗了个天翻地覆,谁也不好意思进去打扰。碧痕的"献身"精神,着实让人不敢苟同。然而细想想,也心酸,主子宠幸,身为奴婢能有别的选择吗?

但是人的品性却可以选择。同样的,贾府众多丫头,她们或如袭人般温柔而善解人意、或如晴雯般灵俏而忌恶如仇、或如鸳鸯般贞烈而不惧权贵、或如莺儿般娇憨而恬然淡定、或如紫鹃般豪爽而高洁绝俗、或如平儿般聪慧而精明能干。而象秋纹这样,天生的鱼眼睛,却是比较稀缺的。也许她是在各方面都很平平,潜意识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才导致她的鱼眼睛过早的出现在她的身上。

所以,当秋纹意外地得到了一点赏赐的时候,她受宠若惊自不必说,竟然有些洋洋自得而炫耀。她说:

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

接下来又在王夫人处,得了两件旧衣裳,她接着说: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得到赏赐固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却因此而觉得是莫大的荣耀,便可见其品行的俗气了。所以有骨气的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

被讽刺的秋纹反不以为然,她说: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可见秋纹,对上的恭敬到了丧失原则丧失人格的地步。她身上的这种性格特质值得玩味,更值得我们深思之。不能否认,迫于生存的压力,做出些令人恶心的讨好上司的举动,可以理解。就象养猪专业户,为了不使猪掉膘,大热天的侍候猪洗澡,比侍候亲娘老子还虔诚,不掺半点假。尊敬领导总比侍候猪洗澡更体面些吧?

秋纹下倨上恭的处世为人,誓必遭世人唾弃!当今社会只有上下皆恭的人,才能如鱼得水。为了生计,上恭可以得到人们的谅解;下恭则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下倨只会让人们更加反感。

折叠 编辑本段 品读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有一段"过场戏",讲的是怡红院的丫头们在一起闲聊,话题是从给小姐、太太、老太太们送东西引起的,其中说话最多的是秋纹。通过这些话,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份卑微的贾府临时工丰富的内心世界。秋纹这个角色通常会被大家忽略掉,的确做为为宝玉身边的一个丫鬟,扮演的纯粹是一个群众演员的戏份。但红楼梦只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曹雪芹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极其有深意的,背后都影射出深刻的社会问题。书中的每个角色都值得我们细细去玩味,秋纹这个角色亦是如此。在这回里面,写秋纹因为得到贾母、王夫人的一点点赏赐而沾沾自喜,欣喜若狂,仿佛陡然间觉得自己身份提高了,得了上层领导的赏识,正在憧憬美好的未来时,晴雯等人告诉她,那些衣裳只不过是赏赐别人剩下的而已。换做如袭人之类的聪明人听了晴雯等人的一席话早就应该有了清醒的认识,抓紧从飘飘然的云端跳下来,毕竟幻想还是留在梦里做作比较好。但秋纹远意识不到这点,且看那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结果逗得众人都笑道:"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了。"直到地位比她高的袭人说了话,她这才明白真相,又主动去跟袭人道歉。贾府的丫鬟也都有等级,等级高些的如平儿袭人等,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主,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能言善辩的巧嘴,能够审时度势,哪些该说,该什么时候说,该怎么说都拿捏的恰倒好处,这才能在贾府激烈的斗争旋涡中保全自己。象秋纹这类没见过"世面",得了点赏赐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瘴眼型奴才,实在是没有前途可言!而到了五十四回,伟大的曹雪芹老人家又忙中偷闲,在两个火暴的场面中间,忽然嵌入了一段宝玉回园没进屋又出园,途中撩衣"小解"的情节。在这段里,又集中刻画了秋纹的形象。原文这样写道:秋纹先忙伸手向盆内试了一试,说道:"你越大越粗心了,那里弄的这冷水。"小丫头笑道:"姑娘瞧瞧这个天,我怕水冷,巴巴的倒的是滚水,这还冷了。"正说着,可巧见一个老婆子提着一壶滚水走来。小丫头便说:"好奶奶,过来给我倒上些。"那婆子道:"哥哥儿,这是老太太泡茶的,劝你走了舀去罢,那里就走大了脚。"秋纹道:"凭你是谁的,你不给?我管把老太太茶吊子倒了洗手。"那婆子回头见是秋纹,忙提起壶来就倒。秋纹道:"够了,你这么大年纪也没个见识,谁不知是老太太的水!要不着的人就敢要了。"

短短三句就把秋纹哈巴摇尾,狗仗人势的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真令人拍手叫绝!仗着是宝玉房里的丫头,就在杂使婆子和小丫头们面前把威风凛凛的嘴脸凸现出来。其实她是根本不入贾母眼的,这回开头就交代过:贾母不见袭人,嗔怪道:"她如今也有些拿大,单支使小女孩们出来。"在贾母眼里,这些都只不过是"不中用"的小女孩而已。秋纹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正经主子面前微不足道,她自己说过: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 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 难得这个脸面。关于这点,探春是看的非常透彻的,在她意识到贾府大厦将倾之前,曾对宝玉宝钗说过:"后若出去,身边只带曦月一人便矣!"

因此可以看出,秋纹这个形象是曹雪芹故意刻画的,这是是个十足的欺软怕硬,仗势摆谱的恶奴形象。当然她并无大恶,她只是一个没有眼光,没有政治智慧,目光短浅,卑微庸俗的贾府临时工。这样的形象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曹雪芹用他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了这种人的行经,并用艺术的形式写了出来,实是表明了他对这种人的不屑与厌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