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要读书

 ltan16 2016-02-11

李国威是兄长,江湖人称“姐夫李”,特特资深的跨国公司公关专家,更喜深究问题、读书。这是他2015年的读书笔记,荐读于此,更是荐读他对于阅读的态度。更感谢姐夫对我小书的推荐。深铭于心。

如果你已读过,不妨再读一遍。 



 



 

为什么读书

作者:李国威

 

 

 

2015年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夏尓·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借此把一年读书的收获和纠结梳理,书的副标题“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还有作者名下面的一行字“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看到这些字,你会有兴趣看看这家伙到底说了什么。

 

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充满了矛盾,看那些小标题“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书名而读书”,“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为了手淫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啊啊”“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为了恶习而读书”,“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其实作者就是把读书当成生活本身,他说他读书如同走路,经常一边走路一边读书,经常撞到巴黎的停车计时器上;小的时候父母说“你去花园玩吧”,他纯粹为了取悦父母而放下书去玩,孩童时代的乐趣大多来自书本,而不是游戏,“读书远比游戏有趣得多”。

 

我们多数人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我们读书都是有目的的,为了考试,为了比我那个对手更有学问,今天上高三的女儿收拾房间发现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XXX,我一定要超越你….”,是初三写给暗恋的男生的,这不仅可以解释她初三下学期为什么那么努力读书,也会帮我们证实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童年和青春。

 

即使现在青春已逝,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们还是经常不自觉地跟人攀比较劲,2014年年底跟环时互动的金鹏远同机旅行,就是那个做杜蕾斯社交营销的老金,我采访了他关于读书还写了一大篇,然后就是2015各自晾书单,我也去追他追捧的书,比如金宇澄的《繁花》,看得又累又喜欢。到了年底一总结,老金读了199本书,我掐指头算了半天,中文的英文的加起来才85本,我还煞有介事地在微博上开#每周两本书#,你数学不太差的话,一年52周,应该是104本,没完成。

 

这事给我的教训是,不要把自己的计划太高调宣布。

 

这事给我的安慰是,老金说他每年要读300本书,这才199本,也差得不少嘛。

 

不是不能攀比,要找既有耐力又能吹牛的人攀比,他们时刻激励着你,又在最后给你留着面子。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读书不会使你更聪明”,主要是给那些充满学生思维的人一闷棍,那些让他们考试成功的方法,混社会时不一定灵,现在还是总有跟我同样做公关传播的年轻朋友问“读哪些书可以帮助尽快入行?”

 

我首先惭愧的是我们这一行现实的好书太少,只好推荐一下比如小米黎万强的《参与感》,人民大学胡百精老师的《说服与认同》,急了就说好好去读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其实想说的是,干传播这一行,书要读的杂一些,在你被创意逼到墙角,明天就要交活儿的时候,不知道你读的哪一本书,哪个片段,甚至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你中学时代给同桌悄悄递过的纸条,会启发你的灵感,从而开始构筑一个庞大的营销战役。

 

关于为什么读书,丹齐格的一本书基本上把我们绕进去了,他什么都讲了,就是差一个问题,在今天互联网时代这么多信息,每天新闻APP,朋友圈转发的这么多好东西,根本看不过来,还有必要读书吗?况且也如我自己,还有很多名人都在说的,一本书真正有价值的就是10%,值得花时间去读吗?

 


最近看《罗辑思维》,罗振宇说,上网主要是了解今天的事情,而读书是往回看,去看那些知识,“阅读这件事只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就是利用我此生所剩不多的时间,真是快来不及了,去搞清楚我这个生命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不仅仅是肉身,而是观念系统,我们生活在高处,我们脚下踩着人类丰富的叫观念地层。”

 

越说越玄了是吧,罗振宇在视频中有解释,在我看来,阅读可以让我们活的更明白,而且不是为了明白而明白,当我们具有比别人更丰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可以为社会,为我们自己带来价值,包括金钱。

 

所以读书需要有目的,你可以把赚钱当成目的之一,看看人家罗辑思维是怎样用知识和见解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粉饰社区,粉丝经济。

 

当然,也有相当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将读书作为摆脱孤独的方式,因为我们太聪明了,太难与社会交流,所以要在书上摸着那些思想的痕迹寻找共鸣。真正爱书的人都是孤独的,看起来爱社交爱说话只是表面现象,丹齐格描述那种全神贯注沉浸书中的感觉,时间不复存在,甚至模模糊糊产生某种永恒感,如“潜水员的神情,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一些时间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丹齐格说:“读书为了理解世界,读书为了理解自身,如果读者再稍微大度一些,那么读书也可以是为了理解作者。”我特别喜欢得到朋友的书,那些书让我从文字上都到作者的内心。2015年收到的来自作者的书有:环球企业家杂志前主编仇勇的《新媒体革命》,共识网创始人周志兴老师的《到世界去》,500强小伙伴穿过流水的《只有500强知道—黄金职场漫游指南》,公关文艺青年,只有写才能最好表达的简安的《与疲惫生活的正面交锋》,媒体和出版人晋永权的《每一声快门都忧伤》,等等。

 

丹齐格下面那句话说的是:理解作者“这种情形只会发生再那些最伟大的读者们身上”,因为毕竟我们是为自己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那些读朋友的书并在朋友圈推荐的读者,确实挺伟大的。

 


(以后出书,封面一定选黄色)

 

如果我自己写不了书或者写书太慢,那么看到朋友们出书真是愉快。

 

元旦的傍晚,朋友圈红包发的正凶,忽然看到一句“向各位推荐布罗茨基的《悲伤与理智》,太帅了”,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胡百精教授发的,我随手在Kindle上下载了这本书,确实很帅,2016年读书由此开始,读书、朋友圈、生活,其实非常简单。

 

附:我2015年的书单,大家都说读书是一个很私密的事情,如同看毛片,可是晒书单就像跳广场舞,你可以不好意思,可是,来都来了。5分制的打分,除了个别的3分,基本都在3.5分以上。

 


新媒体革命 仇勇

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 夏尔·丹齐格

说服与认同  胡百精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罗振宇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保罗·福塞尓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著

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 小马宋

你今天真好看利兹·克里莫

什么是杰作  夏尓·丹齐格

浅薄  尼古拉斯·卡尔

鲜活的故事:一本书学会可视化演讲设计 马丁·赛克斯

匠人精神  秋山利辉

最好的告别  阿图·葛文德

穿着高跟鞋奔跑  曹璎乔

Employer BrandManagement  Richard Mosley

催眠师手记  高铭

格局逆袭-普通人的制胜之道  宗宁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彼得·门德尓桑德

天才的编辑  斯各特·伯格

场景革命  吴声

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丁丁张

造物有灵且美  赤木明登

24个比利  丹尼尔·凯斯

每一声快门都忧伤   晋永权

鱼乐:忆顾城

如诗一般  方文山

东野圭吾最后致意   东野圭吾(3)

黑猩猩的政治弗朗斯·德瓦尓(3)

创建强势品牌戴维·阿克(3)

邻居的耳朵

到世界去   周志兴

The Secret ofParis Cinema Club    NicolasBarreau

Love in theAfternoon   Penny Vincenzi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翁贝托·艾柯

腾讯公关手册

去中心化-移动互联时代电商运营制胜法则(3)

文案发烧  路克·苏立文

文案训练手册  约瑟夫·休格曼

To Kill aMockingbird    Harper Lee

互联网+   马化腾等

爱,谎言与写作-杜拉斯影像记  蕾蒂西娅·塞纳克

创业维艰  本·霍洛维茨

单读08  漫游者

星巴克领先之道   约瑟夫·米歇利

品牌智能  谷虹

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希区柯克与《精神病患者》拍摄始末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彼得·蒂尓

欢喜  梁冬、吴伯凡

万物生长  冯唐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 辛波丝卡诗选(3)

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3)

80/20生活法则 理查德·科克  (3)

皮囊  蔡崇达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带人的技术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石田淳

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  王欣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罗伯特·所罗门

心理控制方法 马克斯威尓·马儿茨

肠子   恰克·帕拉尼克(3)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加藤谛三

与疲惫生活的正面交锋 简安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村上春树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高铭

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戴维·布鲁克斯

The SocialAnimal     David Brooks

只有500强知道-黄金职场漫游指南穿过流水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罗永浩

繁花  金宇澄

控制焦虑  阿尔伯特·埃利斯

地主杂谈  俞挺

八卦艺术史    祺四

书店风景     钟芳玲(3)

心的处方笺  河合隼雄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

一只小鸟告诉我的事-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自传

The LaughingMonsters

页岩革命  格雷戈里·祖克曼

疑问集   巴勃罗·聂鲁达(3)

阿拉伯的劳伦斯斯科特·安德森 

刻小说的人    比目鱼

橄榄成渣   高军

第九味   徐国能

奇来前书  杨牧

约翰尼·派尼克与梦经  西尔维亚·普拉斯孙仲旭译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戈登·汉普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