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课程:瓷砖

 一白女生 2016-02-14



part 1:怎样选择瓷砖

N0.1 按国标--吸水率分类

瓷砖的国家分类标准是按照瓷砖的吸水率来划分的,共分为五类:

1、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0.5%;

2、炻瓷砖: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

3、细炻砖: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

4、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

5、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吸水率排序: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砖>3%≥炻瓷砖>0.5≥瓷质砖。

客厅地面一般宜选择瓷质砖或炻瓷砖,这种砖强度和耐磨性都较高,不易吸水变形或出现裂纹;

厨房和卫生间地面,选择细炻砖或炻质砖较好,因厨房和卫生间有高湿高热的特点,这两种砖有一定的吸水率和硬度,有利于地面干燥,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强度。

N0.2 按铺贴位置分类

按照瓷砖在家庭装修中的铺贴位置可分为三类:

1、内墙砖:一般用于湿度较大厨房、卫生间墙面上,应考虑吸水率较高,耐污性好,易清洗的釉面陶质砖。其吸水率的国家标准为10%-20%之间。10%-20%吸水率的实际效果是将一杯150ml的水倒在瓷砖背面,3秒钟之后,水会全部渗入砖体。

2、外墙砖:一般用于阳台墙面,应考虑吸水率低、抗冻性好的瓷质砖.

3、地砖:厨卫地面可用,但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客厅和阳台地面,应考虑强度大、坚硬耐磨、防滑的瓷质砖,其吸水率一般要求小于0.5%。

NO.3 按工艺分类 ★★★(重点笔记)

1、釉面砖:砖表面烧有釉层的砖。分为陶质釉面砖和瓷质釉面砖两类, 分别由陶土和瓷土烧制而成,其中瓷质釉面砖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大家常听说的“仿古砖”就是釉面做成仿古效果的瓷质釉面砖。根据釉面光泽不同还可分为亮光釉面砖和哑光釉面砖,前者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后者适合制造“时尚”的效果。釉面砖一般使用于比较潮湿的厨房和卫生间。非釉面砖主要要用于客厅等区域。
2、通体砖:是一种表面不上釉的瓷质砖,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花色不如釉面砖丰富,单性价比较高。一般所说的“防滑地砖”大部分是通体砖。通体砖经过改良形成以下两种常见的砖:
抛光砖: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其表面更加光洁。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抛光砖在抛光时会留下凹凸气孔,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不易清洁。
玻化砖:玻化砖是将通体砖胚体打磨光亮但不需要抛光,不存在抛光气孔,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比 抛光砖更耐脏。玻化砖其实就是全瓷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市面上常见“微晶玉”、“微晶石”、“微 晶钻”、“超炫石”、“聚晶玉”等名词,其实只是区分不同档次玻化砖的名称而已,本质上都是玻化砖。
3、马赛克:又名陶瓷锦砖,是一种特殊的瓷砖,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规格多,薄而小,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彩色多样,用途广泛。

注意事项

墙砖和地砖不能混用:一般情况下吸水率越低,瓷砖的强度越高,品质越好,装饰效果越好,使用也越舒适。但不同空间对吸水率的要求不同,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瓷砖。墙砖通常选用陶质砖,要求吸水率10%左右。地砖通常选用瓷质砖,要求吸水率0.5%左右。卫生间和厨房地面经常接触到水渍可以选用吸水率低的砖,也可以选择有一定吸水率且硬度比较高的炻质砖。墙砖一般应选用是釉面陶质砖的,其含水率比较高,它的背面一般比较粗糙,这也有利于黏合剂把墙面砖贴上墙,地砖则不易在墙上贴牢。


part 2:墙砖铺贴

NO.1 顺序

一般的施工方会先铺墙砖,后铺地砖,这样在铺地砖的时候不会对墙砖造成影响,不耽误工期。
铺贴墙砖一般从阳角或门窗边开始,按由下而上,自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NO.2 泡水

瓷砖内部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铺贴的话,瓷砖会将水泥的水分吸走,使得瓷砖与水泥连接部分出现空隙,粘结不牢,从而造成空鼓、瓷砖脱落等问题。
瓷砖泡水要做到:完全浸泡在干净的水中,时间一般是30分钟以上,具体时间以瓷砖浸泡在水中不冒气泡的时间为准。
泡了水的瓷砖无法二次销售,商家不接受退货。因此,在一定要嘱咐好工人计算好数量再泡水,用多少泡多少,以免造成浪费。

NO.3 墙面

墙面在贴砖前要检查清理,如果墙体有裂纹必须先进行处理。施工队在铺贴墙砖时,常常要在墙上刮腻子,若是没有将腻子铲掉就直接贴砖,安全隐患非常的大。水泥劲大,腻子上挂不住水泥,容易造成瓷砖的脱落。

NO.4 预铺

在铺贴前先作好瓷砖的预铺。如果等铺到一定程度结果再发现瓷砖排砖效果不好,比例不协调,拆下重新铺贴,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

NO.5 粘着剂

正确的选用水泥标号和调配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不当所造成或者水泥标号过高会导致瓷砖开裂,水泥的比例大,瓷砖的黏结力强,砖能很快的沾牢,但水泥混合比例高,水泥沙浆的膨胀系数大,容易在铺贴后将砖挤裂。建议的比例,墙砖为1:3,地砖为:1:2,水泥的水泥标号为32.5号水泥。

NO.6 清洁

铺贴瓷砖时,应及时将瓷砖缝中多余的粘接材料刮理干净,并用湿棉布擦去面砖上的污迹,千万不要等到粘接材料干硬后再擦拭清洗,那样不但不能清洗干净,如果用硬物刮除又会损害釉面层。等粘接材料凝固后,可以用白水泥、石膏灰浆或色浆将接缝刷一遍,并用棉纱将灰浆擦匀、填满。

N0.7 工艺

墙面与地面的瓷砖铺贴工艺有两种:地砖抵墙砖、墙砖压地砖。

NO.8 缝隙

对于瓷砖而言,同一批次的同一型号的产品,都可能存在着长度、直角度、边直度等方面偏差;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不规范的施工方法外,在拼贴时多少都会存在一些误差;最重要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存在热胀冷缩,瓷砖也不例外。所以瓷砖的铺贴一定要留缝
近年来无缝砖常被提到,无缝砖是瓷砖在烧制好之后经过切割或者修边打磨而成,使砖面和砖的侧边均成90度直角,釉面砖和通体砖都可以做成无缝砖。选用无缝砖可以使留缝距离较小,但不能完全无缝。
建议:无缝砖等墙砖、抛光砖在铺贴时,留缝1-1.5mm左右,不低于1mm,可以以气钉牙签来作为参照物。仿古砖稍宽,一般是3-5mm。地砖(如玻化砖等)一般留缝1.5-2mm左右。阳台的外墙砖一般留缝5mm左右。

NO.9 填缝剂

市面上的填缝剂主要分有沙和无沙的,一般铺贴亮光的墙砖和玻化砖适合用无沙的,铺贴亚光砖和仿古地砖适合选用有沙的。
填缝剂的颜色选择有两种方式,一是接近法,选择和瓷砖颜色接近的勾缝剂,第二种是反差法,颜色与瓷砖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般填缝时间在贴砖24小时后,即瓷砖干固之后,填缝时间太早,将会影响所贴瓷砖,造成高低不平或者松动脱落。另外,在填缝之前,需要将瓷砖的缝隙里面的灰土杂物给清理干净。

~~~~~~~~~~~~~~~~~~~~~~~~

今天的课程讲完啦~

作业:

1、瓷砖按工艺分为哪几种砖?

2、墙砖铺贴顺序是怎样的?

答案正确的同学老师是有小奖励的哦~

同学们有问题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提问小雨老师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