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染发了吗?这些知识要先了解!

 文情剑胆 2016-02-15

很多人早就打好小算盘,想要在过年时美一把。买几件新衣服,把头发收拾一下,染个色、烫个发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你知道染发的危害吗?你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经常染发诱发的吗?下面我们就给你详细介绍下染发的危害是哪些?

染发了吗?这些知识要先了解!

最常见的伤害:皮肤过敏。皮肤过敏是染发最多见的过敏反应经过数次染发后发生过敏的几率越高,其中以接触性皮炎最常见。

最难堪的伤害:加重脱发。染发剂的急、慢性刺激会引起头皮和毛囊的炎症反应,久了会引起毛囊萎缩,头发由粗变细最后脱落。

最隐匿的伤害:引发中毒。市场上有些产品为增强染色效果,会添加铅、汞、砷等重金属,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慢性损害,不仅可能出现头昏、四肢麻木、腹痛等铅中毒症状,还可能损害肝、肾等脏器的功能。

最令人恐怖的伤害:可能致癌。长期接触染发剂,会使其中一些化学物质同某些细胞结合,引起细胞突变,从而诱发皮肤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其中染发剂导致白血病的问题更甚。

哪类人不适合染发?

尽管近几年染发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以下人群还是不适宜染发的。

对染发剂过敏者:染发剂过敏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并不是在染发后立即发生,而是在染发后2—4天才逐渐显现,表现为发际周围、眼睑、耳廓等部位的浮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伴有瘙痒。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面部、甚至全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第一次使用某种产品前,一定要取少许产品涂在前臂内侧或耳后,观察2—4天,没有过敏反应后再实施染发。

皮肤屏障受损者:皮肤是保护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屏障。当患有湿疹皮炎、疖肿、溃疡或皮肤破损等时,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染发剂的成分易进入皮肤内部,进而吸收至体内,导致对皮肤的刺激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蓄积。

妊娠、哺乳者:准妈妈在孕前期(前3个月)、孕中后期都不适宜烫、染头发。孕前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妊娠期女性的敏感度增加,染发剂过敏的几率增加,在这个阶段如保护不当或使用了有害的物质,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

染发了吗?这些知识要先了解!

癌症家族成员:在一些家族中,多数成员患有恶性肿瘤,即便那些尚未发病的成员患肿瘤的易感性仍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虽然染发剂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很低,对一般人是安全的,但癌症家族成员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接触。

日常怎样呵护我们的头发呢?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头发的健康与否往往能反映身体机能的状况,所以大多数人步入晚年逐渐会两鬓斑白。但现在不少都市白领正值盛年却已经“白了少年头”,未老先衰的样子多少有些“空悲切”的沧桑感。正因染发存在诸多危害,我们更应该采用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来改善延缓白发生长多是以补充肝肾气血的药食为主。

一、芝麻素来被认为是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佳品。中医认为,芝麻有补血、润肠、养发等功效,能补益肝肾,肾功能增强后,就能畅顺供养血液,改善发质,所以可选用黑芝麻碾成粉,用热开水搅拌成糊状食用。

染发了吗?这些知识要先了解!

二、何首乌可养血、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主治血虚头昏目眩、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而生地可助强心养肾,如果将何首乌和生地冲泡成茶饮用,则有助于补足身体不足的肾气,使气血循环更佳,达到养发护发的效果。

三、此外将制何首乌煎煮去渣后放入粳米和红枣加水适量煮粥,熟后加入红糖即成,这就是仙人粥做法,此粥有养血益肝、固精补肾、乌须发之功,适用于须发早白和头发枯黄的人。但大便溏泄不宜食用。

这些食物对黑色素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或者是天生少白头的人建议多吃这些东西,我们不能让年龄倒转,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头发永远乌黑油亮。

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做?

注意饮食营养。主食可常食紫珠米、黑豆、赤豆、青豆、红菱、黑芝麻、核桃等;蔬菜类常食胡萝卜、菠菜、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动物类常食乌骨鸡、牛羊猪肝、甲鱼、深色肉质鱼类、海参等。水果类常食大枣、黑枣、柿子、桑椹、紫葡萄等。总之,凡具有深色(绿、红、黄、紫)的食物都含有自然界的植物体与阳光作用而形成的色素,可以补充人体的色素,对头发色泽的保健有益。

另外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类油脂,少吃白糖,可以用蜂蜜或红糖少量代替。

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来延缓白发生长并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度紧张、劳累。

作者简介

染发了吗?这些知识要先了解!

叶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妇科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云南省第三届优秀青年中医。现担任临沧市中医医院院长助理、科教科主任。兼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艾滋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推荐阅读:手脚冰凉不用慌,常服当归四逆汤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