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瓷画“鸣翠柳”想到八大山人

 老刘tdrhg 2016-02-15

图1

图2

这件绘有柳浪闻莺美景的瓷片(图1),来自于一件康熙时期的残破掉的小盘。主体画面上有青翠的大小两束柳条,两块巨石,一痕远去的山峦,还有一只不知名的大鸟站立在巨石上正注视着几圈潺潺的水流。残片上只能看到这些,然而却留给观者足够多发挥想象的空间,那水中或许有鱼、虾在争游,或许有另一只大鸟在注视着同一片水流……观者无不感叹:如果能将瓷盘拼图完整的话,定将是一幅美妙的春景图!

正当我为这残破的美景惋惜时,忽然想到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它不像鹰,虽有小鹰大小,可嘴和爪子都不像?由鹰我想到了莺——夜莺?我没见过。是黄莺吗?查词典了解到,“黄莺又名黄鹂,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有一条黑色斑纹”,跟瓷片上这只大鸟的特征非常吻合!刹那间,杜甫的绝句在我脑海中跳跃:“两个黄鹂鸣翠柳……”,然而画面中为何只有一只,另一只是不是残失了呢?可我又想如果另一只离开翠柳而残失的话,那就不合诗意了。我不甘心,于是又拿来放大镜在翠柳中找来找去。“找到了”,只见它站在柳树顶上,正在睁大眼睛向下叫!它似乎在看着下面水中的游鱼,张着嘴应和着下面那只黄鹂的鸣唤。这不正是活脱脱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境。顿时不由得惊叹古代瓷绘艺人的妙手神工。

一位瓷友鉴赏过这一瓷片后,说:“两只黄鹂为什么不都在翠柳中呢?”杜甫写的不是“鸣翠柳”吗?这也着实令我感到困惑。然而,经过多方探寻,终于找到了最好的解读。瓷画的画法似乎是在仿八大山人的笔意。八大山人《双鹊大石图》(图2)是一幅表现荒野中孕育生机,情趣盎然的佳作。此画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八大山人时年65岁时。此画用笔极为简约,一笔勾勒出大石的三个面,以写实手法描绘双鹊,一立石上,向下鸣叫,一在石下,仰首相应,两情依依,欢愉跃然。这和瓷绘工人所绘两只黄鹂上下和鸣极为相似。瓷片的绘制也是在康熙年间。八大和瓷绘工人究竟谁仿谁的,我无法断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艺术是相通的。通过对比,笔者甚至认为,创作这幅瓷画的匠人的技艺,并不一定比八大山人差多远。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古玉作家古董古玩经纪人编辑。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微信公众号:艺术品交易平台,我们 爱 护 原 创,转载需注明出处,谢谢。

文玩艺术品微信交流:152213880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