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湖宋皇家园林不禁游人,但元明清均不开放皇家园林

 邓超越梦想 2016-02-17

                         宋朝那些事儿|最有态度




微信ID:songchaohistory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金明池的精彩水戏是供皇帝孤家寡人独享的,还是让所有市民共同观赏的? 这一座皇家园林、水上乐园,在开池的季节,寻常市民可以入内赏玩吗?
答案是,可以的
据宋人笔记《清波别志》,“岁自元宵后,都人即办上池。邀游之盛,唯恐负于春色。当二月末,宜秋门揭黄榜云:三月一日,三省同奉圣旨,开金明池,许士庶游行,御史台不得弹奏。”每年的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金明池准时“开池”,任士庶游玩。
 《岁时杂记》,宋政府刚开始开放金明池时,开封市民多不知情,以致“月初游人甚少”,为此,御史台“预出榜申明:祖宗故事,许士庶游金明池一月”,提前贴出公告,欢迎大家自三月一日起,前往游园。
到后来,春季游金明池成了开封府的一大民俗,元宵节一过,市民已准备好了游园:“都人只到收灯夜,已向樽前约上池。”开池之期,连乡下的村姑也纷纷赶往开封府,“每开一池,日许士庶扑博其中,自后游人益盛,旧俗相传,里谚云:‘三月十八,村里老婆风发。’盖是日村姑无老幼,皆入城也”(金盈之《醉翁谈录》)。
所以,每年从三月一日到四月八日,金明池内,游客如蚁,观者如堵,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述,“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王安石用一首诗形容金明池的热闹:“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谁说宋朝人保守?)

金明池东岸尤其喧闹,“两边皆彩棚幕次,临水假赁,观看争标;街东皆酒食店舍、博易场户、艺人勾肆、质库”。“彩棚幕次”是商家临时搭建的棚子、帐篷,用来租赁给游客观看水戏;“酒食店舍”是饮食店;“博易场户”是摆卖商品的摊位;“艺人勾肆”是表演文娱节目的场所;“质库”类似于银行,供抵押贷款,宋人有“贷款旅游”的习惯,质库便提供这类服务。
池中央的水心五殿,虽是皇家殿堂,却“不禁游人”,“殿上下回廊,皆关扑钱物,饮食、伎艺人作场、勾肆,罗列左右。桥上两边,用瓦盆掷头钱,关扑钱物、衣服、动使(日用品)。游人还往,荷盖相望”。宋人所说的“关扑”,就是赌博。也就是说,水心五殿与仙桥,都允许商民摆摊、赌博、表演节目。对于游客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带着赢来的物品回家了——“游人往往以竹竿挑挂终日关扑所得之物而归”。

池南岸的宝津楼,因为皇帝、嫔妃在此,守卫森严,“寻常亦禁人出入,有官监之”。但楼下也不禁游人,“皆高设彩棚,许士庶观赏。呈引百戏,御马上池,则张黄盖击鞭如仪。毎遇大龙船出,及御马上池,则游人增倍矣”。
池西岸因为较为荒凉,“游人稀少”。但聪明的商家自有做生意的妙招,推出“有偿钓鱼”的经营项目:“垂钓之士,必于池苑所买牌子,方许捕鱼。游人得鱼,倍其价买之,临水砟脍,以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游客钓到鱼后,可以花高价将鱼买下来,让商家“临水砟脍”,做成很美味的“刺身”。
在水戏停演的时间段,金明池上还有游船,供游客租赁游湖:“贵家以双缆黑漆平船、紫帷帐,设列家乐游池。宣政间,亦有假赁大小船子,许士庶游赏,其价有差。”
《东京梦华录》的这些描述,可以跟《金明池争标图》的图像细节互证。 《金明池争标图》,池之东岸、南岸,密密麻麻都是游人,画家也简约地勾勒出几处“酒食店舍”、“彩棚幕次”。仙桥与水心五殿也都有游客的身影。西岸附近的水面上,还有几条正载客游玩的游船

金明池的仙桥与水心五殿
许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开放、公共的城市园林,只有封闭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公园的建制是晚清时从西方传入的。但我们现在发现,北宋的金明池分明就是一个城市公园。事实上,宋代的开封府并非只有金明池一处公园,琼林苑、芳林园、玉津园、奉灵园、同乐园等皇家园林,都对公众开放,“皆宋时都人游赏之所”。
世间再无金明池
可惜这么一处极富人情味的皇家园林、水上乐园与城市公园,在北宋灭亡之后便迅速荒废了。南宋初年,郑刚中率军北征,进入中原,发现昨日繁华的金明池,如今已成“断栋颓壁,望之萧然”。南渡的宋人只能写诗凭吊西池旧事:“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二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秋千。”

跟随金明池消失的还有宋朝的公园建制。杭州西湖的皇家园林也不禁游人,但之后的元明清三朝,均未闻有开放皇家园林纵民游赏之制度。我们现在看元代画家王振鹏的《龙舟夺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宝津竞渡图》、《龙池竞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金明池龙舟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画的都是北宋三月金明池开池的盛大场面,但画面上的金明池畔,再无一个寻常游客,观看龙舟竞渡的只有皇帝与高官。

《龙舟夺标图》局部
绘于明清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各个临摹版本,不管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版本,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院分别收藏的两幅仇英摹本,不管是名气不大的沈源本,还是著名的清院本,都比宋代的张择端本多了一个场景:卷末都以“金明池竞渡”收笔。但我们看明清画家笔下的所谓“金明池”,波澜壮阔,宫殿华丽,尽显皇家气派,但在池上划船的,在岸上观赏的,尽为宫女太监与若干官员,稀稀落落。被奢华的皇家建筑一映衬,显得特别冷清。

美国大都会艺术馆藏《清明上河图》中的金明池
生活在元明清三朝的人们,恐怕已经完全不相信(或不知道)曾经有过“开放皇家园林任人游玩”这一回事了,以致画家在描绘宋朝金明池的龙舟表演时,都不敢画出一个平民游客,只能根据他们的生活体验与合理想象,将金明池画成一个气派而又沉闷的封闭空间。
清末时,五大臣出洋考察,应邀参观奥地利皇室离宫的清廷官员惊奇地发现,这处“景色绝佳”的离宫,居然对市民开放,“工人士女来游者甚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不知道,开放宫苑、园林,纵民游览,其实是宋施行三百多年的一项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