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在│故乡是一座伤城

 真友书屋 2016-02-17

文/大猫

 

春节前从深圳飞往天津过年,看见机场客人寥寥,一阵寒风迎面扑来。离乡二十余载,回来的行囊越来越轻,逗留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不熟悉,与亲友聊起新的地标、建筑,只是敷衍应付,情感上与这座城逐渐疏离,或许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更容易看清楚这座城以及生活着的人。

 

回到家,年逾八十的父母正在收拾我的房间,里面乱七八糟堆了许多瓶装矿泉水,母亲对我说,这都是天津港保税区化学品仓库大爆炸时买的,那时候谣传水源受到污染,紧急去超市抢购了很多,后来又没事了,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喝完。

 

确实在那个时期谣言满天飞,尤其是境外的亲友传来的更多,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很难甄别这些信息,老年人更是宁可信其有而加入超市大抢购之中,爆炸的烟尘虽已落定,但普通老百姓心中的伤疤还远远未能愈合。

 

父亲自嘲的说:“也是好事,至少爆炸后知名度提高了。“说完他话锋一转,约我到五大道转转。五大道是过去的外国租借地,以“万国建筑博览会”著称,也是天津人最自以为傲的地方。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地方,从末代皇帝到民国初年的几任总统均在此地有寓所,其中的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营业最久的酒店,接待过从总统到影星等各阶层人士。

 

 

父亲在年幼的时候就居住在其中的一间英式别墅中,年老了以后他也习惯经常到这里转转,整个城市这里的变化最小,很多细节依然保留着他小时候的样子。天津人习惯于过去的荣光,新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自行车均生产于这里,天津曾经是与上海齐名的重点工业城市。

 

现在的天津市,GDP大多产生在经济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那里是外资企业和新兴企业的天下,本土天津人更愿意念叨民国和建国初期的光辉时代,那时候天津出产的“大前门”卷烟都是送礼的上品,堪比现在的茅台五粮液。

 

 

在过去与现在的冲撞下,这座城市艰难的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试图再次发出声音,可惜一次人为的、本可避免的大爆炸再次将他拉回尴尬的境地。历史不再选择这座城市,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注定迷惘,戾气渐生。

 

2月11日大年初四,我从天津机场返程时遭遇大雾,在长久的等待后天津航空通知航班取消,一片混乱中乘客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导致一名工作人员受伤倒地。

 


 

在航空公司同意支付改票差价后,乘客自动离开机场。深夜的机场外依然有孤单的出租车等客,航站楼上方的“天津”字样在大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这座城,看似清晰却又模糊,曾经我认为熟悉的东西还在,而我看到的却是那样的陌生。出租司机带我到最近的旅馆,以便我能赶上明早的航班,他边开车边与我聊天:“你们外地人不知道,这个机场在中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机场。天津是曾经的三大直辖市,知道吗?“

 

我有些累了,就没和他搭话,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一团团的浓雾,间或闪过小小的霓虹灯。与许多的老工业城市一样,这座城或许早已受伤,大爆炸只是让世人看到他的伤口,而人心上的伤口何时痊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