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烙画”烙出雅趣 访铁岭民间艺人李国锋

 小哥_ 2016-02-19
北国网讯民间艺人李国锋刚刚参加完在沈阳举办的韩国周活动,眼下又着手准备8月份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品大赛”。李国锋的“葫芦烙画”颇有雅趣,深受收藏者喜爱。记者日前前往铁岭李国锋家采访,迎面见到大大小小的葫芦堆满了屋子,这些年,李国锋废寝忘食钻研的就是在这些形态各异的葫芦上“烙画”。
  如今,李国锋在铁岭已颇有名气,他的作品已被众多国内外友人收藏。李国锋介绍说:“葫芦寓意丰富,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借助葫芦本身的造型,再绘上中国工笔画,便产生出颇具魅力的艺术效果。”李国锋烙画的题材十分广泛,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川、人物均是他的创作对象。
  烙画,又名烫画、火笔画、火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三国时期便出现烙有竹、梅的筷子,在对外艺术交流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把握火候,力度适当,意在笔先,落笔成章的严谨运作中,烙画给人带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这是艺术的百花园里一枝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奇葩,多年来,烙画的材料有木板、竹竿、筷子、家具、丝绢等,而将烙画艺术应用于葫芦之上,进行赋诗作画也早已有之,与其他材料比起来,它更是别具一格,古朴大方、庄重素雅。
  由于材质的原因,要用画笔在葫芦上创作是不可能的,李国锋琢磨来琢磨去,试着用烧红的铁丝在葫芦上烙,后来改成电烙铁。李国锋说,同其他材料比起来,在葫芦上烙画比较难,因为葫芦表面有曲度,质地又各不相同,弄不好就很容易走形或比例失调,用笔在纸上画,有时还可以修改,但烙不行,一旦失败,则前功尽弃。于是,为了攻克这一难点,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葫芦,一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李国锋介绍,葫芦烙画听起来并不复杂,但实际操作说道却很多,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再有,初学者笔法很难掌握,温度高了不行,温度低了不行,“火笔”停留时间长了不行,停留时间过短也不行,开始时,他不是烙糊了就是烙得太轻。后来,他对“烙笔”进行了改造,又经过一遍遍反复皴擦,细细体味着手感和力度,日积月累,李国锋成功了。在基本功不扎实的烙画艺人笔下,其作品往往仅是勾勒出简单的线条,李国锋说这只能“烙”出其形而无神采。李国锋为了使“葫芦烙画”更具神采,下了一番苦功夫。为了能够体现出线条的轻重缓急,色调的明暗,他综合运用随时调整烙笔温度,烙笔停留时间长短等手段,使其所绘出的作品更加逼真,栩栩如生,具有丰富的层次与色调,线条流畅而又立体感极强。李国锋的“葫芦烙画”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有西洋绘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