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人生】大山的情结

 linweizhuo 2016-02-19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我在贵州工作了六年多的时间,对这个地方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总是割舍不下这片我播种过希望、洒下过汗水的土地;总是割舍不下那些与我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朋友;总是割舍不下我对这方水土曾经拥有的沉甸甸的情感。我爱这里的大山,我爱这里的绿水,我爱这里的蓝天,我爱那些朴实善良的山里人。 回来一年多了,那些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满地的黄菜花,憨厚的山里人,张张熟悉的面孔,幕幕美好的往事,都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我是那样的难以忘怀。

贵州的山特别多,真可谓是“开门见山”。山挨着山,山靠着山;抬头是山,低头是山,眼之所见都是山。虽然这里的山没有青藏高原亘古大山那种刺破青天、白雪皑皑的雄伟壮美,没有万山之祖巍巍昆仑气势磅礴、横空出世的气概,但每座山都是那么青灵秀美、神秘朦胧、挺拔多姿、似人状物、神态各异。有的像连接天地的彩虹绵延不断,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卓尔不群,有的像仙风道骨的圣贤超凡脱俗,有的像闭目沉思的卧佛安详厚重。它们屹立在苗疆净土,飘浮于白云之巅,触摸着无垠蓝天,凝听着苍穹的吟诵,感悟着人生的真谛,仿佛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向这片大地上的生灵传达着上苍的旨意,沟通着天地的信息,导引着万物的演变,教化着天下的苍生,庇佑着大山的子孙。


闲暇时节,我特别愿意到山里走走,在山中的小路上漫步 ,呼吸着鲜甜的空气,欣赏着天创地造的美景,仿佛是在画中徜徉。春和景明,新雨过后,碧空如洗,天是湛蓝湛蓝的,偶尔可见东方的天际有片淡淡的孤云,时卷时舒,卷时如絮,舒时如纱;夕阳大大的、圆圆的,温暖和煦,黄中泛红,红色的光映衬着白色的云,把每朵云都变成了瑰丽的霞。这霞映红了西边的天,像是燃烧过后的火焰。再看那一座座青山紧紧相连,山峦起伏、重峦叠嶂,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碧千里。微风吹来,千枝婆娑,万枝摇曳,群山起伏,那隐隐的涛声,由远而近。经过雨水的洗礼,每座山都显得是那样婀娜多姿。抹抹新吐的翠芽,簇簇洁白的梨花 ,团团粉红的桃花,片片火红的杜鹃,层层叠叠,相映生辉,把每座山都装扮得那样秀美,像是美丽的少女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树下的坡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有宽叶的,有窄叶的;有的还是嫩黄的,有的已经悄然成了新绿,像是毛茸茸的地毯铺满了山坡,铺满了大地。绿茵茵的草地上绽放着粉白的、浅蓝的、嫩黄的、绛红的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野花,特别是那盛开黄花的苦菜和蒲公英,像是秋天美丽的野菊花,显得格外妖艳妩媚。这是自然的呼喊、自然的安排、自然的表现和生命的价值。自然是完美的,我们应当崇拜自然、感恩自然、爱护自然、顺应自然、追求自然。只要我们尊重道法自然的法则,每个生命都会自由地绽放自己最耀眼的光彩,而这每个绚丽多姿、绽放异彩的生命,也将会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

贵州的雨特别多,可以说是经常下雨。有时电闪雷鸣,大雨磅礴,雨过天晴;有时毛毛细雨,淅淅沥沥,数日不停。天上的雨多,地下的水就多,全省到处都是水,地面上有溪流、湖泊、江河;地下有溶洞、暗河、深潭。大山中那眼眼叮咚作响的清泉汇成了条条潺潺的小溪,穿过山涧、穿过岩石、穿过树林、穿过草地,顺着山势蜿蜒前行,然后流入到口口塘、座座湖、道道河、条条江。那穿行于崇山峻岭、陡峭峡谷中的乌江、锦江、清水江、都柳江波涛汹涌、滚滚东去,赤水河、洪州河、红水河, 水流湍急、奔腾不息。这些水像是大山母亲流淌出的乳汁,无私地滋养着这片地上的山,这片地上的树,这片地上的草,这片地上的花,这片地上的人,无私地滋养着它流经的每一寸土地, 哺育着流域内的每一条生命。然后,贵州高原和这片高地上的人民又把它无私地送给了长江、送给了珠江,奉献给了下游的亿万生灵。


我喜欢贵州的水,特别在深秋时节,总爱出门远行,去寻找那份悠然自得、恬淡宁静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感觉。走到人烟稀少的深山中,停下匆匆的脚步,一人仰卧在湖边的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这里的湖光山色。你看那湖不大也不深,但是水特别的清,清的一眼看到底,水底下几块石头、几条鱼都能看清;湖水特别的蓝,蓝的像安静的海,像蔚蓝的天,像熠熠发光的蓝宝石;湖面特别的平静,平的就像是一面镜子,静的似乎连鱼儿戏水的声音都能听到;阳光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静影沉璧、浮光耀金。湖水那么深邃博大,把对面的山全都盛在胸中。湖水映衬着对面的山,山上的树叶,有绿色的,有黄色的,有红色的;绿的深绿,黄的金黄,红的紫红。再看那浅滩上,草地还是那么绿绿的、青青的,几头小牛犊跟着吃草的妈妈撒着欢儿地嬉戏。碧水蓝天,绿地彩山,湖光山色,美轮美奂。我感到似乎是在人间,似乎是在天上,似乎是在如梦如幻的仙境。大自然的这种美丽,只有在静的心态下才能悟到,然而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心灵的休闲与宁静。实际上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静是一种思想的定力,静是一种文化的修养,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只要我们去除浮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心体会,慢慢品味,就会发现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贵州人不仅有山的品格,也有水的灵性。这片神奇的高地,绿水青山、福地洞天、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秀美的山川,丰沛的雨水,群山的庇佑,绿水的滋养,使贵州人聪明灵透,秀外慧中,多才知性,代出英杰。在这片17万平方公里崎岖的山地上,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土家等40多个民族,和谐地生活着4000多万人口。在那以牛头为标志的苗乡,以鼓楼为标志的侗寨,以石头建筑为标志的屯堡,在那粉墙黛瓦的农舍旁、张贴春联的小院前、朴素淡雅 的故居内,你会感受到这里的山寨幽静古老,这里的宅院书香四溢,这里的文化积淀深厚,这里的人民知书达礼,这里的岚霭悠悠萦绕,这里的炊烟袅袅升腾,这里的山连着天、水连着山,青山绿水、稼禾草木、古老建筑、民俗风情、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淳朴自然,灵动和谐。因为大山阻隔,途艰路险,信息不通,资源紧缺,遇到的困难多,生存压力大,贵州人就显得特别智慧。你看那一片片、一块块、一级级,在河流湖泊畔、青山陡坡旁、云雾缭绕中的梯田;一条条、一段段、一圈圈,曲折迂回,盘旋在高山陡坡之上, 穿行于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一幢幢、一片片、一层层悬于高崖陡坎、河岸溪谷,凌空兀立、实用美观的吊脚楼,处处都闪烁着他们生存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我愿意到大自然中去,看着那一座座青山,一汪汪绿水,一个个村寨,一户户农舍,我似乎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那些千峰万仞、怪石嶙峋、危峰兀立的大山,造就了贵州人风骨峭峻、傲骨嶙嶙、铮铮铁骨的品格。他们活得有志气,昂首挺胸,虎瘦雄风在,不为米折腰。那棵棵吸附于悬崖峭壁之上、扎根于嶙峋怪石之中的大树,昭示着贵州人心坚石穿、坚强不屈、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折不挠的品质;他们在再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够顽强生存,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活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那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的群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塑造了贵州人淡定从容、泰然处之、敢于承担、我行我素的性情;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胸有定见,八风不动,至死不回。那一条条盘旋在崇山峻岭中、悬崖峭壁上的千年古道,锻铸了贵州人向往外界、勇于探索、追求幸福,遇事沉稳,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品性;他们深知既要向往光明,敢于挑战,但欲速不达,稍有不慎,可能会前功尽弃,粉身碎骨。那一个个散落在群山中的村落,一户户陡坡上孤独的农舍,决定了贵州人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恬淡宁静,无忧无愁,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他们知道愁是没用的,与其忧愁地活着,不如高兴地面对,幸福地过好每一天。也许因为他们没有过高的欲望,只要能吃饱饭就非常幸福,所以根本就没有忧愁。实际上许多苦恼都是过高欲望造成的,如果人们降低期待、节制欲望,也就没有了苦恼和忧愁,幸福是知止而不是追求,是感觉而不是拥有,是简单而不是多彩。只要我们知足节欲,心存感恩,广施善爱,以幸福之心体会享受生命的意义与真谛,那么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其乐融融。

我爱贵州,因为这里是我工作过近七年的地方,保留着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我爱贵州,因为这里的文化让我刻骨铭心, 并将会使我终生受益;我爱贵州,因为这里有许多让我放不下、思念着的山里人;我爱贵州,因为这里有熟悉理解我的大山,有留着我脚印和汗水的小路;我爱贵州,因为她已经封存在我的记忆里、写进我的生命里、融化在我的血液里。至今,耳畔还会时常听到大山那声声亲切的呼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