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古称“邹鲁圣地”。秦时始置“驺县”,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我到邹城后,住入104国道线旁的莫泰108商务宾馆,稍事休息后,沿着峄山南路经唐王湖公园西折到了孟庙。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庙前后五进院落,南北作中轴对称式配列。入口处正南门为“棂星门”。入棂星门,东西两侧分别有“继往圣”坊(即继孔子以往)和“开来学”坊(即开儒学之来),坊额题字系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第二道门坊为全石结构的“亚圣庙”坊,院落中有一口“金大安铁钟”。第三道门坊为“泰山气象门”,取意北宋理学家程颐“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之岩岩气象也。”之说,意思是说:孔子好比天地,有浩然正气;颜回就像和煦的春风,吉祥的云彩;孟子如泰山中岩岩的气象,大气磅礴。三进院落东北侧有“康熙碑亭”。第四道门坊是“承圣门”,承圣是对孟子承继往圣历史功绩的的高度赞扬。与承圣门并列的东西两门分别为“启贤门”和“致敬门”。孟庙建筑至此分为东、中、西三路。 位于中路的“亚圣殿”是孟庙主体建筑,殿内正中有孟子像龛,左有乐正子像龛配享,右有创修碑记。孟子像龛上部有雍正题“守先待后”匾额,亚圣殿正中门楣上悬乾隆皇帝御赐“道阐尼山”匾额,迎门两侧明柱镌乾隆皇帝手书的“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楹联。亚圣殿后面是寝殿,左右两侧建有东庑西庑,院中有 “乾隆御碑亭” 和“天震井”。御碑亭中有“亚圣孟子赞”碑,为乾隆皇帝亲笔御书。关于“天震井”,旁有提示石碑云:“孔庙有井曰故宅井,曾庙曰涌泉井,颜庙曰陋巷井,唯独孟庙无井。据《重纂三迁志》载:‘康熙十一年春,日中时,忽有声如雷,闻者皆惊愕不知所自起,移时,见庙中阶前地陷,有甃甓圆痕,探之乃古井也。井不知始于何时,而一旦无故陷出,理不可解。’孟氏名曰‘天震井’”(见图片,断句有误,笔者不揣浅陋,予以改动)。东路过启圣门有启圣殿、启圣寝殿,是供奉孟子父母的地方。世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是历史上贤母教子的典范。寝殿旁有“母教一人”石碑一方;西路过致敬门有致严堂、祧主祠、焚帛池,是祭祀时沐浴更衣和焚烧祭文的地方。 孟庙内保存有为数不少的碑碣、石刻,其主要内容有历代皇帝封赠圣旨、孟氏家族谱系、历代重修扩建记实、文人墨客诗词等。孟庙里还有许多古树,大都栽种于宋元时期。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吟颂过孟庙古树“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结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 孟庙里有一株罕见的梓树,在亚圣殿东侧,斜靠在红色围墙上,非常古老,树干只剩一半了,枝叶却仍然繁茂。人们称家乡、故乡为桑梓,也许古时宅旁遍植桑树梓树,桑树至今依然随处可见,但梓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孟府位于孟庙西侧,从孟庙到孟府,在孟庙西墙外的一条南北大街上有一座巍峨的“亚圣坊”。 孟府又称亚圣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前后七进,依次为大门、礼门、仪门、大堂、世恩堂、赐书楼、上房院、延绿楼、后花园,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大堂是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明代始,天下共有孔、颜、曾、孟等13氏嫡长子承袭此职)家族接待官员、宣读圣旨、申饬家法、处理公务的地方,堂前檐下悬清雍正三年御书“七篇饴矩”匾额,黑漆明柱上镌有“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对联一幅,堂内设有木制暖阁,左右两侧陈列各种象征封爵和特权的牌匾及仪仗。大堂后是世恩堂院,乃孟子74世孙孟繁骥居住之处,世恩堂后赐书楼是存放皇帝墨宝、圣旨敕封、古籍文献、族谱档案的地方。赐书楼后第五进是孟氏亲族居所,再后为延绿楼院,是孟氏女儿居住和赏花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