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孕期间呕吐得太厉害怎么办?

 为什么73 2016-02-21

怀孕期间,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呕吐,尤其是在前三个月。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怀孕期间,人体经历一个巨大的变动,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人总难免有些难受。这时候,肾水更多地用来养胎,而用于生肝木的就少了,肝木得不到足够的供养,就会失衡,阴虚阳亢。肝阳一旺,就会克脾土,影响脾胃升降,造成食欲差、呕吐。这是根本原因。

在这个根本原因之下,又分两种情形:


情形一:肝胃气郁,吐酸,痰多,呕吐剧烈。

怀孕期间,人体的很多孔窍都闭合了,肝胃之气容易郁结,津液周流,容易生痰,痰聚于胃,也使人容易吐,郁结久了就会生酸,吐出的东西都是酸的,从中医的角度看,热象比较明显;在医院检查,甚至会说有酸中毒。

怎么办呢?陈修园讲,怀孕三个月以内,食欲差,呕吐得很厉害,可用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这是一个通用方,作用是健脾、化痰,既然是呕吐,病在中焦,那就从中焦治,既然痰多,那就化痰。脾气健旺,则不受肝木之克,升降有权;同时,健脾也是安胎。方总有半夏、茯苓等,本是怀孕期间应该慎用的药,但此处,有病则病受之,并不会影响胎元。

尤其是半夏,辛开苦降,张仲景治疗怀孕呕吐都会用到。《金匮要略》:“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其中的半夏用量就很大。这是经方。但现在我们一般不用,因为这三味药都偏温热。在张仲景那个年代,气候偏寒,人们的体质也不容易上火,所以用药偏温。后来世风日下,人们动不动就是阴虚内热,七情化火,所以热证多一些,光用温药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所以,后世医家不采用张仲景的这个方子,但健脾、化痰、降逆的思想,却跟张仲景一脉相承,这就叫“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用半夏并不伤胎。清朝医家高鼓峰讲,半夏合人参、白术,是安胎止呕,促进食欲的最好配伍。如果孕妇比较肥胖,出现了这种呕吐,那么,就更要化痰了,因为肥人多痰。所以用二陈汤加枳壳、白术,利气除痰,力度更大。

《外台秘要》治怀孕呕吐的方子则为:

半夏五钱、橘皮五錢、竹茹五钱、茯苓四錢、生薑四钱、麥冬三钱、人參三錢

其中竹茹、麥冬益阴清熱,半夏、茯苓降逆除痰,生薑開胃,人參、甘草益脾,对于胃热或者寒热夹杂的呕吐,都会有效果。从这个方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温胆汤的影子。温胆汤其实也是治疗孕期呕吐的代表方剂。


情形二:肝胃之气不郁,喜食酸,口渴疲倦,呕吐不甚剧烈。

如果肝胃之气不郁,那就不生酸了,仅仅表现为肝血燥。肝血燥则肝气上逆反胃,造成呕吐;同时,人喜欢吃酸,因为酸能平肝,而且酸甘化阴,也能对肝有所滋养。

这种情况,用傅青主的顺肝益气汤。

人參、當歸、蘇子各一兩,熟地五錢,白朮、麥冬、白芍、茯苓各三錢,神曲、砂仁各一錢,陳皮三分,煎服,三劑痊愈。

其中当归、白芍、熟地、麦冬,是源于四物汤,之所以去掉川芎,是因为川芎是风药,风药主升,加之其性走窜,有可能加剧呕吐。加麦冬,是因为麦冬能养阴清热,尤其能清胃热,通达胃气于周身。

接着的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又源于六君子汤,之所以不用半夏,因为半夏性燥,恐伤阴。所以重用苏子降气以降逆,加神曲、砂仁,健脾开胃,去腐升清。只要怀孕期间呕吐,口渴、疲倦、食欲差、喜食酸,一般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怀孕期间的呕吐,基本是就是这两种情形。如果症状轻浅,可以不管,等过了三个月,自然不吐。但如果呕吐得非常难受,担心伤及胎儿或自身,那就要用药了。



选自唐略《中医女儿科》讲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