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北第一古庙会长盛不衰的秘密竟然是……

 昵称413468 2016-02-21



    浚县古称黎阳,西汉置黎阳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浚县古城山城相连,依山傍水,东携大伾山、南揽浮丘山,西挽大运河(卫河浚县段),形成“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独特古城格局,是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县城建筑的典范。大伾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曾因大禹登临,被后人誉为“禹贡名山”,大伾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被誉为豫北第一胜迹。



    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被誉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浚县正月古庙会,每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整整一个月时间,因它起会早、规模大、会期长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的起源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了。据专家研究,中国的庙会一般都是由庙而兴,十六国后赵时期大伾山上开凿了大石佛,人们自发的结社集会,朝山拜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初形态的庙会。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朝廷崇佛向道,民间求神拜佛活动更是年盛一年,浚县山上又建起了天齐庙、兴国寺等寺庙群,对庙会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浚县县令在浮丘山建起了规模宏大的碧霞宫,使浚县正月古庙会形成了高潮。明清两朝以来,浚县正月古庙会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


    



    浚县正月古庙会可谓是好戏连台,地方传统文化成“压轴”戏,民俗文化大唱主角,不愧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宏大的古庙会,石刻、泥玩、柳编、布艺等各类民间艺术品随处可见,其中浚县民间泥玩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以种类繁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著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均有收藏,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社火精彩纷呈,雄狮打头,三层人叠起的高跷、花船、腰鼓、盘鼓、长龙、大头舞在庙会上大出风头;特色小吃风味独特,香气扑鼻的饸饹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香焦酥脆的花生米,醇香利口的梨膏糖等等,让人大饱口福。吃、玩、看、耍等各种各样的庙会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吸引游客流连忘,让游客在欢乐祥和、年味儿十足的气氛中感受深厚的民俗文化。


       





    庙会期间,大伾山、浮丘山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景点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节目,吸引游客。农历正月初九、正月十六,来自浚县城乡及附近县区的近百家民间社火表演队,天不亮就集结在县城北关,早上7点准时开进,打起鼓、敲起锣,进行各式各样的民间社火表演,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抬阁、舞龙灯、舞狮子、舞龙、吹唢呐等表演异彩纷呈,串贯进入古城北大街、东大街、南大街,一路表演登上大伾、浮丘两山,将浚县正月古庙会不断推向高潮。






    2004年4月,浚县正月古庙会被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2006年10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10月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2014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新入选项目153个,扩展项目153个。我省共有18个项目入选。鹤壁市浚县正月古庙会作为扩展项目成功入选。




    古运河、古城墙、大伾山、浮丘山犹如一幅幅历史长卷,赋予了浚县永久的文化魅力。浚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浚县距鹤壁市20公里,郑州165公里,河北邯郸132公里,山东聊城229公里,山西长治297公里。






    也许这就是华北第一古庙会长盛不衰的秘密:试问过大年哪里年味最浓?浚县正月古庙会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利用浚县正月古庙会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吸引人气、开辟财源、提升庙会品位,由过去单一的朝拜进香会变成了物资交流、文化交流、传承古老民族文化艺术的节会活动。每年的浚县正月古庙会吸引了晋、冀、鲁、豫、皖等上百个市县的游人,其中城市游人的比例逐年上升,最高日客流量达五十万人,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逛千年庙会、游魅力古城、赏庙会民俗、享旅游盛宴,越来越成了省内外广大游客非常向往的快乐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