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参同契·发号施令章》新注

 願隨身 2016-02-22


《周易参同契·发号施令章》新注

卢理湘


  总论:此章真人以发号施令为下手采药之功,为活子时之修炼。丹家称为下功有日,采之有时。  
  内丹之火候,有一年之火候、一月之火候、一日之火候、一时之火候。真人立攒簇之法,浓缩一年为一月,一月为一日,一日为一时,一时为活子时。攒,聚集之意。簇,本义为小竹从生,引伸为聚集。所以攒簇有会聚之意。一时又分为六候,一候为一阳初动,无孔双吹之功,二候为正子时,一阳来复,下手采药之功;余四候为温养之功。  
  《易》有六十四卦,乾坤为鼎炉,坎离为药物,余六十卦为火候。一日用两卦,一月为六十卦,称为卦月。真人以一月之月相,象征元精,逐日生之,至十五望满,精满自溢,为下手采药之时。  
  丹道采药,应于二候正子时下手,不可见色起意,非时妄作,否则招凶,以此为甚。动为元精动,外阳举,又称爻动,下手采药;静则温养,又待阳生。  
  

发号施令,顺阴阳节。藏器待时,勿违卦月④”  
  古时之号令,指政令、军令,发布号令前要深思熟虑,发布后不可轻易更改。丹家以起火喻号令,欲慎重谨密,不敢有丝毫之懈怠。丹道以发号施令喻下手采药。  
   阴阳,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历来引伸为气候的寒暖。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炁或物质势力。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了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了宇宙的根本规律是阴阳交替。《易传》并用阴阳来比附社会现象,引伸为上下、君臣、君民、夫妻等关系。后西汉董仲舒又进一步提出阳尊阴卑的学说。丹道之阴阳,重视真阴真阳,以坎中之阳爻为真阳之精,为主为尊,以离中之阴爻为真阴之炁,为宾为卑。丹家取坎填离,以先天阳精所化之真阳之炁置换真阴之炁,化为纯阳之体,成为神仙、天仙的理论就是建立在阴阳学说基础之上。  
   古时明君发布政令,不误农时。我国有二十四节气,反映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为自然界的阴阳节令。  
  《易传》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为:有道德的人把利器藏于身上,等待时机才行动。后人用藏器待时比喻贤才怀抱经世之学,等待施展的时机,丹家以器为鼎器,即鼎炉,为活子时,此时称为爻动、望,在卦为复卦,一阳来复之机。藏器待时  
  指无元精则无鼎炉之用,修士以清静无为等待时的到来。  
  ④“勿违卦月指按时行功。卦月指一月之火候,一日二卦,一月共六十卦。  
  

意译:君发布政令,不违农时,修行人采药,于二候正子时采之。正子时至,修行人起火采药,如军人听号令而行动,所谓闻鼓则进,听金则止,丹家称为临炉。  
  人生大事惟生死。道人平时修道,活子时不至,则藏器待时,以清静之心养已。活子时一至,则勿违卦月,以下手法采药,如农人不违背农时节令而播种收割,从事农业生产。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六十卦月,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  
  丹道一日之火候,朝屯暮蒙。一日有十二时,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一阳生,自子至巳,为进阳火,喻为下手采药。午时一阴生,自午至亥为退阴符,为温养之功。  
   此处屯喻为水,为元精;蒙喻为火,为后天炁。按五行生旺墓绝之理论,水长生于申,旺于子,火长生于寅,入墓于戌。丹家以子时一阳生喻为活子时,元精(水)出洞,进阳火,将元精化为甘露。又人于寅时外阳自举,后天炁下行与元精相合,为火生于寅。寅时外阳举为男人正常生理现象,为元精在精囊内妄动所致。元精化为阳炁,置换后天炁,化为纯阳之体,称为阴尽汞干,后天炁没有了,称为入墓。为什么水长生于申,因为申为金,金能生水。  
  聊,姑且之意。  
  未能究悉,有二意:一是真人自谦之词,未能深究通晓大易;二是告诫后世修道之人,不能穷究爻辞,未为不意。若究爻辞,则钻牛角尖,自会皓首穷经,反起虚无之叹,于先天大丹之真旨,去之远也。修道人要明悟真人设象指意之义。  
  

意译:水长生在申,旺于子。火长生在寅,墓于戌。以屯为水,喻为先天阳精;以蒙为火,喻为后天阴炁。一日用两卦,如朝用屯暮用蒙,以比喻人体精炁的变化。一月用六十卦,始于屯蒙,终于既未。我姑且陈述屯蒙两个卦象,没有详述。  
  真人以水火之长生,指出水火之真意,水为先天阳精,火为后天阴炁。又指出水旺采药,能化为甘露,消退真阴之炁,使火(真阴之炁)入墓,化为纯阳之体。  
  《悟真》云:屯蒙二卦禀生成。  
  屯为水,生于申,旺于子;蒙为火,生于寅,墓于戌。屯为云雷屯,喻元精隐伏于混沌之中,于活子时发生。蒙为山下出泉,喻泥丸(山)有甘露(泉)下降。屯为水,为先天阳精,蒙为火,为后天真阴之炁。元精化为甘露,自泥丸下降入中宫,后天炁与之相合,凝为大丹,所以张真人说屯蒙二卦(水火)禀生成(大丹)。  
  丹道火候,有一年之火候,一月之火候,一日之火候,一时之火候,与易道相通。《易》有六十四卦,丹家以乾坤为鼎炉,坎离为药物,对应天道之天地日月,余六十卦为火候。六十卦,一卦有六爻,共三百六十爻,喻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之火候。六十卦中有三百六十爻,加乾坤坎离四卦二十四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喻三百八十四铢,正合一斤之数,故有大药重一斤之喻。铢为汉时计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一斤为十六两,故一斤有三百八十四铢。一日用二卦,一月共六十卦,为一日、一月之火候。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日用二卦,故一时辰有一爻,阳爻动,称为活子时至,应进火采药,阴爻动,为退阴符,宜温养。  
  丹家攒年簇月,攒月簇日,攒日簇时,将一年一月一日之火候浓缩于一时,此时为活子时,一时又分为六候,前二候采药,后四候温养,故金丹成于片时。古时一时辰为现今两小时,为一百二十分钟,又分为六候,一候为二十分钟。  
  丹家以二候之时采药,第二候时间间隔为二十分钟。实际修炼中,也只需二十至三十分钟,则自会得此先天甘露。  
  《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拟日程。  
  石杏林《还源篇》云:金丹之功,成于片时,不可执九载三年之日程,不可泥年月日时而运用。  
  陈泥丸祖师云:年中取月不用年,月中取日月徒然,日中取时时易日,时中有刻而玄玄。”“时中有刻即为二候。  
  修道人得明师真传,二候至,以下手法采药,则于刹那间,元精顺督脉上升,化为甘露。  
  《悟真》云:若究群爻漫役情。  
  学士如果穷究群爻之意,而不知真人以爻动喻情来、盗机之活子时修炼,则不悟真人设象指意,悟其意则象捐之旨。象为比喻,以爻象比喻丹家之真意,悟丹家之真意,则象可捐弃。  
  

在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  
   刑德,刑为刑罚,法治;德为道德。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用。法家重刑法,认为重刑即是返德。《商君书·开塞》云:以杀刑之反(返)于德。还把刑德看作控制群臣,独擅政权的二柄(《韩非子·二柄》)。汉代学者崇尚黄老,重德轻刑,提出任德教而不任刑(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但历代统治者都是刑德兼用。  
  仁义,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之本义为合理的事,应该做的事,一般指正义、道义。人们讲铁肩担道义,大义灭亲,即是为天下之大义。  
  明君为天下大义而设置刑罚,为爱人而实施道德教化。  
  如以刑德仁义比之于春秋,则春天万物生机勃勃,为仁为德,秋天秋高气爽,月明风清,叶黄而枯,落叶飘飘,万物以肃杀,为刑为义。  
  在内丹中,以得到先天真阳之精,化为甘露,为仁德,以失去元精为刑义。  
   修士下手,得到先天甘露,凝结为金丹,则人长寿,重返青春之勃勃生气,丹经所谓逆则仙。若失去元精,则为一凡夫,又得重新安炉立鼎,前功尽弃,若不能炼得马阴藏相,则顺则死。此为元精之顺逆,为顺逆之一重意思。顺指元精顺阳关而泄,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可生儿育女。逆指上督脉,化为甘露,可作丹。 逆之者凶,顺之者吉为活子时之顺逆。修行人按候行功,按历法令,采得元精,为顺,若见色起意,非时妄作,采有念之淫精,则气自腾腾水滴滴(后天炁在督脉循环,而元精化为淫精而泄),则招致凶咎,为逆。  
  ③“按历法令,按历法以行火候,法时令而抽铅添汞,实喻正子时采药。子时不至,则虚静以待之,不可妄作。  
  至诚者,不以情欲动念,炼已纯熟。专密者,不以杂事营心,心中无事可想,双目专视密地——中宫,其精神全在得先天真阳之精。  
  《黄庭经》云: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入药镜》云:但至诚,法自然。  
  《参同契》云:心专不纵横。  
  至诚专密为万古丹诀,后世丹家以如鸡抱卵发明之。鸡抱卵为母鸡伏在卵上,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鸡,母鸡心神全在于卵上,虽母鸡有时离,但鸡常作侧耳势,心神无时离。修丹亦应如此,心神专注于中宫,专一不分神,以候坎宫之炁动。  
  元精自然而动,此时要非自然,下手采药,使本来自然顺阳关而泄的元精逆上督脉。这自然与非自然,学士要分清。又要待元精自然而出洞,又要下手逆回,时间为电光火石之瞬,此修丹之难也。  
  如何抓住这一瞬?丹家有如猫捕鼠之说。猫,蹲在老鼠洞口,似睡非睡,心神专注于洞口,老鼠一出来,猫立即扑上去,抓住之,美餐一顿。  
  若为一懒猫,如何抓住老鼠,故丹家有辛勤之说,陈泥丸祖师云: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修士入洞修炼,心神注于中宫,七天即会身如火热,此至诚专密之效。  
  日辰为日之辰,即一天之时辰,一天有十二时,此处特指子时。《传》云:日辰为期度。指六阳时由子至巳,为进阳之期,六阴时由午至亥,为退阴之时。谨候日辰,丹家认为子时一阳生,修士应谨慎地等候活子时的到来。  
  消息,指阴阳二炁消减与增长互为更替,泛指生灭、盛衰,此处特指先天真阳之精到来的消息。  
  丹家分一时为六候,此为活子时之功,修士宜明之。一候,元精微动,所谓微阳勿采,以无孔双吹收之,以归中宫,称为首经至宝。丹家称一候为一阳初动。二候,元精旺动,阳举甚急,以下手法采之,丹家称为一阳来复。三候至六候,为温养之功,明师知之。  
  

意译:元精顺行,化为后天有形有质之精液而出阳关,伤身害命,为义为刑。元精逆行,化为甘露,归于中宫,则为仁为德,重返青春。如果违逆了这个原理(正子时采药,戒非时妄作)则凶,为非时妄作。顺从这个真理则吉,按候行功。  
  修士以至诚之心、专一不二之心目视中宫,以待二候正子时之到来,并仔细审查水源之清浊,以便下手采药。  
  元精精满自溢,如历法一样准确,自溢为二候至,将元精逆回。后元精又日日生之,象月之初生,至十五则月亮圆。丹家以月圆对应精满,故望为二候。  
  此节真人指出心神专注于中宫,如鸡抱卵,为温养之功,以候正子时。正子时至,采药,则精神壮旺,若非时妄作,则凶,采药采无念之元精,为作丹真旨。  
  

纤芥不正,悔吝为贼。二至改度,乖错为曲。隆冬大暑,盛夏霰雪。二分纵横,不应刻漏,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山崩地裂,天见其怪,群异傍出。  
  纤,丝之一纤,本义为细微。芥,芥子,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纤芥不正,比喻不按候行功。真人指出修真之人应正子时采药,不能有分毫之差。《悟真》云:毫发差殊不作丹。  
   悔,为后悔、困厄、忧虑之象。吝,《周易》吝字皆借为遴。《说文》:遴,行难也遴,难也。故吝之意为其事难行或遭遇难行之事。贼,本义为败坏、毁坏,引伸为伤害。悔吝为贼,指不按候行功,则身体会处于困厄、艰难之状态,直至伤身、身亡,如国家有了贼臣,国家会逐步衰落,直至崩溃。贼臣指专权擅势,对别人的轻微过失给予重罚,培植私人势力,结党营私,假传圣旨,显示自己尊贵的臣子。  
  二至,为夏至、冬至。夏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冬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二分,为春分、秋分。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刻漏,为古之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一孔,壶中立有一刻度的箭形浮标,从壶中水滴漏而显示箭上的度数而知其时刻,又称为漏壶。  
  

意译:此节真人指出非时妄作,为修丹之大害,不但不能求得长生,反而会短寿、伤身,修道人应洁身自好!若待活子时至,淫欲心起,元精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则一场空劳,速死,岂不悲哉!是故,炼已要纯熟,此为丹道第一难事,邱祖爷于陕西宝鸡市磨性山磨性六年,才炼已纯熟。  
  二至为冬至、夏至,二分为春分、秋分。子时象冬至,阴极则阳生;午时象夏至,阳极而阴生。丹家以冬至一阳生,象为子时进阳火,以夏至一阴生,象为午时退阴符。卯时象春分,酉时象秋分,为阴阳均平之象,丹家称为沐浴温养之功。  
  如果二至改度,则犹如演奏家弹错了曲子,天地万物寒暑颠倒,在冬天出现大热天,盛夏则飞雪。如果二分改变,不合时刻,则不会风调雨顺,天灾(水、旱、蝗、地震)频繁。  
  真人借天灾警醒后人,采药要采自然至之元精,神仙法度真自然。此时元精为水源至清至足之药物,号为真铅。若没得明师真传,胡采乱炼,则会伤身害道。  
  

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已口,远流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  
  皇极,皇为君,极为屋极,仅次于最高正中处。古代帝王自以为所施政教,得其正中,可以作为法式,故称。丹家喻之为中宫之元神。  
  殊为异意,殊域为异域、他方。  
  胸臆,指心中的想法。  
  

意译:修行人果真如孝子之用心,必诚必敬,则感动上天,不会失爻动之时。俗话说言为心声,若心君英明,则炼已纯熟,采得元精,如明君之决策,使天下和平,造福苍生。若心君昏聩,炼已不纯,则活子时至,心起淫念,元精丢失,如昏君之决策,使天下兵戈四起,百姓遭祸。  
  老君云:心为祸本,心为道宗。  
  孝子之用心,必诚必敬,孝为人生之大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士如孝子之心,自会采得动机之药,化为元神。  
  明君心中雄略独断,发布政令、军令,治国平天下,如史书记载的唐太宗、朱元璋。二人皆我民族之杰出雄才,武略无敌,鞭挞天下,文能治国,人民敬仰。英明之决策,出于已口,远流殊域,造福人民。昏君不能举贤任能,所任者奸佞之人,则亡国毁家,历史上比比皆是。  
  修行人心如孝子,采得元精,为致福兴太平。若炼已不纯,非时妄作,为造兵革,丹家称为轻敌强战,非但不能采得元精,反而对身体有大害,此为招祸。吉凶之转移,在于丹士持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此节真人反复叮咛要采真正的元精,戒非时妄作,采有念之淫精,关键在于炼已之功是否纯熟,炼已为采药之本。  
  陈泥丸祖师云:言语不通非眷属。言为心声,学士必须要明师传授,才能得诀归来后,贯通万卷书,若丹经看不懂,疑窦丛生,不可修丹,更不能以盲引迷,骗人钱财。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炁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易传》:动静有常,刚柔断也。意为天运动(如日月星辰之运动),地静止,都有其本身的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卦爻的刚柔。坎宫之炁动,水中火发,丹家称为活子时,为,以下手法采之。平时活子时不动,须静心以待之,丹家称为静。以活子时之动静,比之于木匠以绳弹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明师传授,不知此动静之机,不能按候以探其真,求铅于水府。动则下手,静则温养以待之,这其中规律正如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有序。  
  四时,为四季。《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③“与炁相得,此炁为后天炁,先天阳精所化之甘露与后天炁如子母之相恋,相亲如一家人,因二者为同类之物。先天阳精为天地之母炁,生天生地生人,后天炁为后天自己身体内之阴炁,为子炁。先后天之炁相合相得,如老朋友他乡遇故交,相见甚欢。丹家比之为子母相亲、夫妻相恋。  
   刚柔,乾刚坤柔。乾为天,居于绛宫,坤为地,居于真炁穴,天地相距八寸四分。胎儿在母腹中,双手握固,先天真一之炁在任督二脉中自然循环。剪断脐带,由真一之炁产出阴阳二炁,为性命二炁。二炁分开,刚柔断矣。性炁归心为离,命炁归肾为坎,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坎与离分居于绛宫、真炁穴,如天地之相隔,性命二炁分隔,不相涉入。  
  离在五行中,为木火一家,中藏已土,坎在五行中,为金水一家,中藏戊土,五行各守其界,如坎离上下不通。  
  盈缩指心气下降,肾水上升,丹家称为取坎填离之功。真人言不妄,指戒妄作采药,必须待正子时下手采药,才能坎离交媾,不妄盈缩,因为妄作招凶众所闻。  
  ⑥“ 为日月,易行周流有二意:一、丹经云:太阳移在明月中。指真汞下降,收取元精,为无孔双吹之功法。丹家称为运南方之火,炼北方水中之金,以红投黑。红为火,黑为水。吾师云:一粒火珠入海底,烧得龙王躲不及。二、丹经云:赶教明月上寒枝。指下手采药之功,明月为先天元精,寒枝为高处,喻泥丸宫,丹家称为运北方水中之金,以制南方火中之木,是为以黑见红。炁体子云: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日月之行,在人体中喻为采药之功,又喻为阴阳消长,屈伸反覆。采得元精,归于中宫,则阳长阴消,为反、伸,失去元精,则阴炁盛,阳炁衰,为屈、覆。丹家以阳精为主,以采得阳精为筑基之功,故屈伸反覆主要对阳精而言。  
  

意译:元精出洞,外阳举,为动;活子时不至,元精不足,为静。吕祖云:动静知宗祖。”“宗祖为元精。元精的生与溢,如木匠之用绳墨以定准绳,又如四季之循环,不以人生顺逆境遇为转移。  
  元精与后天真阴之炁为同类之物,如子母、夫妻之相亲相恋,两者相得益彰,凝为大丹。  
  自婴儿出生之后,阴阳二炁分开,真阴之炁归心,为性,为天。真阳之炁归肾,为命,为地,两者相距八寸四分,如天地之相隔,又如五行之各守其界(如木守于东,水居于北,金界于西,火位于南,土为中央)。  
  修士得大道真诀,按候采得元精,如日月之运行有度,不妄自盈缩。一候时,无孔双吹,后天炁如日,由东(绛宫)至于西(真炁穴),丹书称为运汞迎铅,汞迎铅入,元精由西(真炁穴)至于东(绛宫),如月(元精)之运行。二候时,下手采药,后天炁下至会阴,擒得元精,从督脉上升,亦如日月之运行。
    
 
附:

周易参同契

君子居室章第十七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月。屯以子申,蒙用寅戍。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意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查消息。纤芥不正,悔吝为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水旱相伐,风雨不节,蝗虫涌沸,群异旁出。天见其怪,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己口,远流殊域。或以召祸,或以至福,或造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