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廖双河 摄影:徐辉 在古代中国南方山谷之中,生长着一种高大乔木,那绿油油的小树叶在骄阳下闪烁着光辉。在绿色的世界里,它并无特异之处,因而在常人的眼中并不起眼。但是唐宋时期的许多著名诗人却用很多美丽的词语来赞颂它,将它的叶子称为瑞草、灵草,将它的嫩芽称为金芽、灵芽,甚至还认为它是众多草木中最为杰出者,称之为“草中英”“瑞草魁”。认为这种树叶子是富有特殊的灵性的,“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这种树木就是茶树,它的叶子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饮料之原料。茶叶是茶树幼芽和嫩叶,经过加工制作成为饮料。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学的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后人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分析,陆羽所说的“南方”,应是指秦岭的终南山以南。 茶,原名荼,又称茗、荈、蔎、槚。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中最明显的是新梢的萌发和茶籽的“后熟”现象。茶树新梢一年自然萌发3次,就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冬季茶树休眠。故一年可以采茶3次,制成的茶叶也称春茶、夏茶、秋茶。茶树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活动交替,春夏地上部分活跃,秋冬地下部分强烈。茶树繁殖期较长,从开花结籽到萌芽要经过2年多时间。秋季开花,受精后萼片紧密地把受精的子房包裹起来,遇低温,子房就进入休眠状态。到了第二年秋季,种子自行脱落,到第3年4月才能萌发。 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在地质年代白垩纪以后被子植物才占据优势,而双子叶植物是到第四纪才占优势地位。茶树大约诞生于第三纪至第四纪之间,最早也在第三纪晚期。第三纪时期,由于海侵范围扩大,气候温热,当时的温带一直延伸到现代大陆的最北边,那时各地都应该有茶树分布。至渐新世晚期(约2500万年前),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渐趋强烈,气候开始变得寒冷,出现了冰期和间冰期。在冰期时期,全球平均气温约11℃。至第三纪末至上新世开始,长江下游地区已变得中新世湿润。更新世初期,华中亚热带常绿林地带已逐渐形成。更新世中期,气候又转冷。到了更新世晚期,即大理冰期,气候十分寒冷,各地理带都向南退缩了4个纬度,对生物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直到全新世晚期(距今约13000年),才开始冰后期的首次微弱变暖,冰川开始消退。被冰川长期覆盖的地方,茶树无法生存,只有当时未被冰川覆盖的东南沿海、华南、西南和华中的一些地方,“劫后余生”的茶树才可能保存下来并逐渐繁殖茂盛。上述这些地区,都有可能成为茶树的起源地区。由此,位于幕阜山脉腹地的通山应是中国古茶区之一。 涉及通山茶事的最早古文献有《搜神后记》《桐君录》《茗芨·第一溯源》等。东晋陶潜所著《搜神后记》载:“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南朝刘宋时期《桐君录》载:“西阳(原湖北黄冈县)、武昌、晋陵(今江苏常州)皆出好茗。”《茗芨·第一溯源》载:“吴楚山谷间,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茶荈。”今咸宁全境是“武昌”的主体,“武昌山”当指九宫山一带;通山历史上称吴头楚尾,“吴楚山谷间”也包括通山在内。 通山位于幕阜山北麓,长江中游南岸,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山峦叠嶂,林木蓊郁,数百条山泉、河溪纵横交错,汇入富水。通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48天,平均日照时数1845小时,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全县茶园均分布在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丰富的二高山及富水河畔。山区天气时晴时雨,土壤含水率高,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壮,纤维素合成速度缓慢,茶叶持嫩性强,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叶含N化合物和某些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而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相对较低,这对茶叶生产及名优茶创制,提供了 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是九宫山生态环境极为优雅。其主峰海拔1600多米,是幕阜山脉的主峰,群峰削立,众山环拥,山上古木参天,翠竹翻浪,山间飞瀑如练,溪流交织,这就使九宫山的云雾多、降雨多,湿度大,无酷热,年降雨量为1970毫米,雾日80%以上,平均温度15.2℃。土质多为沙质页岩风化的白沙土和草甸土,有机质含量2-3%,PH值5.1-5.5。土壤呈沙性,疏松湿润,透水透气性能好,耐旱性强,极有利于茶树根的生长。森林植被未受过破坏,落叶落花、鸟兽的粪便等不断给土壤提供新的有机物质,使茶树有充足的营养,氨基酸的合成条件极为优良。九宫山四季有花,桂花、菊花、芙蓉、海棠、樱花、迎春花、映山红等名花分布极广,而以兰花最多最艳最香,有春兰、穗兰、赤兰、白玉兰、紫玉兰等多种兰花香,茶园在花丛中分布,吸收花香,其香气特别高雅清幽。因受九宫山气候影响,周边地区茶园均分布在海拔800米左右的依山傍水地带,林茶交错,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这里生产名优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任何污染。出产的名优茶具有芽叶肥壮,香高味醇等品质特点。
二 只有天然的茶树,并不产生茶文化。只有当人类食用茶叶并经过一定历史阶段之后,才逐步产生文化现象,因而才有茶文化。茶文化是人们在种植、加工、饮用茶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属于文化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根据这个定义,茶文化也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本书所记述的内容主要是狭义的茶文化,但为了全面反映通山茶叶的历史与地位、生产与发展,适当进行了拓展,涉及到了部分物质财富方面的内容,如茶叶生产、茶叶贸易等。 据考证,茶叶的食用始于神农氏时代(新石器时代),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采摘一些树叶嫩芽作为饮料,这已被民族学材料所证实。还有学者研究,认为茶叶的食用可能追溯到更为古老的年代,甚至是早到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后受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的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食用,逐渐从古茶产地向周边地区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采摘食用都还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至少在商周时期茶叶已经传播到黄河流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到黄河下游地区,当时的齐国(今山东境内)喜欢食用茶叶做成的菜肴。《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茗即茶,这茗菜,就是用茶叶做成的菜羹,是用来下饭的。当时是否用茶叶作为饮料,尚无确切的文献记载。据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所述:“自秦取巴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饮茶风习还是在南方地区流行,北方并不普及,直到唐代中期仍然如此,“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封氏闻见记》)。唐代中期以后,饮茶之风才在全国各地流行,“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封氏闻见记》),“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旧唐书·李珏传》)。既然是“流于塞外”“远近同俗”,说明茶叶已经传播到北方各个地区了。 唐代茶叶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茶叶生产的发达。当时,全国茶叶产地分为八大区,共43个州郡,遍及今天的川、渝、陕、鄂、皖、赣、浙、苏、湘、黔、桂、粤、闽、滇等14个省区,可以说,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就已基本形成。茶叶生产的发达和茶叶贸易的兴盛,为唐朝政府开辟了财政来源。于是政府就开始征收茶税,既对贩卖茶叶的商人征税,又对种植茶叶的茶农征税,并试行榷茶制度,由政府垄断茶叶贸易。除税收之外,唐朝政府还对各茶区实行贡茶制度,即令各地将所产名优茶进贡朝廷。唐代饮茶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的盛行,尤其是与佛教中的禅宗密切相关。僧人坐禅修定,须持“过午不食”之斋戒,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茶已成为“家不可一日无也”的日常饮品。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实现了茶叶专卖制,促进了茶业的快速发展,茶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到宋代,茶叶生产得到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得到贡茶之后举行茶宴招待群臣,以示恩宏。宋元时期,茶叶已成为社会各阶层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陆羽《茶经》在“八之出”中记述,只有“思(今贵州务州)、播(今贵州遵义)、费(今贵州德江)、夷(今贵州石阡)、鄂(今湖北武昌)、袁、吉、福、建、象”等10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只能偶尔得之,说明这些地方出产的茶叶还不很多。到了宋代以后,情况就大为改观。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关于“江南西道”产茶记载,有“袁州、吉州、抚州、江州、鄂州、岳州、兴国军、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涪州(今四川涪陵)、宝化县(今四川南川)、夷州、播州、思州”等地。 宋代由于茶叶生产的空前发展,政府对茶叶产销的管理和茶税的征收也更为严格,主要是全面实行榷茶制度。榷茶就是茶叶由政府实行专卖的制度。政府在各茶会和要会之地,共设置6个榷货务和13个山场,专管茶叶生产和贸易。山区种茶的农民(称为园户)种植茶叶,需先向附近的山场兑取“本钱”,采制以后,以成茶折交“本钱”。多余的茶叶不准自由买卖,全部要卖给山场。茶商买茶也不能直接向产区茶农收购,而是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付货交引到榷货务的货栈或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再运销各地。榷茶制度一直沿用到元、明、清代,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宋朝政府还控制对边境少数民族的茶叶贸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就是在边区实行以茶易马的贸易制度。它虽然早在唐代已开始,但到了宋代才真正形成制度。茶马互市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宋代饮茶风气的兴盛还突出表现在城市里茶馆业非常发达。茶馆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到了宋代城市中的茶馆业更为兴盛,且装饰雅致,各有特色。宋代的茶馆也叫茶肆、茶坊。根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里的茶馆,环境布置幽雅,茶具精美,茶叶品类众多,乐曲声悠扬,已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但劳动群众喜欢上茶馆,就是知识分子也爱在茶馆品茶会友、吟诗作画。 明清是我国茶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饮茶方法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宣布废除团饼茶作为贡茶,只要各地进贡芽茶。自宋朝末年至元朝时期,民间饮用散茶的风气越来越盛,基本上已经不饮用团饼茶。到了明朝初年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冲泡方法也由原来的将茶叶放入开水中去煮的煎煮法改为如同今天的将茶叶放入杯碗中再冲入开水的冲泡法。随冲泡随饮用,这是饮茶方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明代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发明创造,其中之一就是绿茶生产中的炒青技术。炒青就是茶叶采摘后不需经过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杀青。炒青技术的产生对后世茶叶生产有很大影响,直到今天,我们所饮用的茶叶大部分都是炒青茶叶。花茶虽始于宋代,但到明清才有较大的发展。在花茶未普遍生产之前,明朝有些人喜欢用香花制香水泡茶,也称之花茶。明代茶叶生产的另一个成就是乌龙茶的出现。乌龙茶可能是从宋代饼茶的某些制作技术衍生而来的,到清代生产乌龙茶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红茶生产起于明而盛于清。最早是在武夷山前后的福建、江西一带。不过红茶的兴盛是在清代后期,与国外对红茶需求的剧增有密切关系。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年,出口的各种茶叶中,红茶的比重始终最大。 在文化艺术方面,最突出的是采茶戏的诞生。在采茶季节,采茶姑娘们喜爱唱山歌,用歌声来抒发感情,反映茶区生活。其中最多的是采茶歌,同时又产生了茶舞,如采茶舞、采茶灯等。以后又在茶歌、茶舞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小调形成了地方剧种,如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等。其中以江西采茶戏、湖北采茶戏、广西茶灯戏、云南茶灯戏等较为有名,多以采茶歌舞为表演形式,通常以小旦、小生两个角色和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进行表演。 至清代后期,我国的茶叶生产开始由盛而衰。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政府懦弱无能,国运凋敝,百业不兴,茶叶生产开始走下坡路。与时同时,英国却不断地派人来我国搜集茶种,学习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引进茶工在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大力发展茶业。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经济,茶叶生产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也有了飞速发展,凸显蓬勃之势。各种以茶为主题的茶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茶艺馆遍布全国,茶旅游业蓬勃兴旺,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茶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以致爱上饮茶。除直接消费茶叶外,茶叶还间接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绿茶牙膏、茶叶香皂、茶糖果、茶点心、水果茶、冰茶、凉茶,甚至医药领域用茶多酚制成了防癌、抗癌药品,使得茶叶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数量日益增长。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民间的探亲访友,还是开会座谈,甚至国际交往,清茶一杯,简单高雅,茶所具有的亲和力得到广泛认同,茶及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茶文艺作品丰富多彩,除茶专著、茶小说、茶歌、茶影视剧外,以茶为主题的茶诗、茶画、茶舞、根雕、泥塑、金石、绣品等也不断涌现。近些年,茶艺作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茶艺表演已融入生活,企业通过茶艺表演树立形象,推介品牌;茶馆、茶会、茶节中,精彩纷呈的茶艺节目成为亮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传播了茶文化。 随着茶饮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普及与深入,由于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地域、民族、习俗等的差异对茶饮有不同的需求,又由于文化层次、生活经历、情趣爱好等的不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有差异,从而使茶文化功能呈现出多样性,如平民百姓更多是以茶示礼,文人雅士常品茶修身,僧人则以茶参禅等。归纳起来有如下功能: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悟禅、以茶诗画、以茶旅游、以茶为食、以茶健身等。 总而言之,茶的“绿色保健”正好契合了当今人们追求健康的理念;茶的“至清至洁”正是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茶的“天然生态”又符合了当今人们返璞归真的心态;品茶“天人合一”的意境与当今所倡导的“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高度吻合,从而达到了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策略一致。
三 通山是古老的茶区,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推断,通山境内对茶叶的采摘食用,应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饮茶之始不迟于西汉时期。通山茶在唐代已多为外人知晓,宋代以后则名声大震,经久不衰。五代十国蜀·毛文锡《茶谱》载:“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治头疼。”《宋会要·食货志》云:“江西路,兴国军,皆宜茶。”《文献通考》云:“……片茶,有进宝、双胜、宝山、两府出兴国军”。《明史·食货志》言:“产茶之所,湖广以武昌为首,然当时以兴国军为最著。”《明史·地理志》载:“……兴国州……永兴县……东有大坡山,产茶。”《湖广通志》载:“武昌茶出通山者为上,崇阳、蒲圻者次之。” 通山茶文化极为古老极为丰富,总体说来,它根植于九宫山的道教文化。换言之,通山茶的兴盛与宋代九宫山道教的兴盛紧密相连。中国古茶是始传于道徒寺僧之手的,有“茶道一味”“茶禅一味”之说。道家理论和后来的道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佛教是外来的,受中国道教影响而“释道合流”,后演变出极接近于道教的“禅宗”,故道与禅可视为一体。宋徵宗在《大观茶论》中论及中国茶的精神境界为“清和淡洁、韵高致静”,这便是中国茶文化的主旨,正与道家的“清静无为”相合。 九宫山自晋安王九兄弟入山修仙,唐代陶姚二仙隐居求真,至宋中叶张道清建九宫道场,后经数代皇帝封敕,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道教名山。道家质朴纯厚、清静无为的精神陶冶了通山民众,形成了通山人淡泊纯朴的性格。九宫山道教大盛,道士茶也兴盛起来,宋代山上就建有专门的“茶寮观”,《九宫山志》记载:“九宫山一天门,地平如掌,三宫道徒,勤种作者……稚三峰高地,有茶一顷。”可见九宫道士茶产之甚早。其时,九宫道士在与东部的太平山道场和鄂南各地的寺观间传茶赠茶品茶,不但将九宫山道士茶的茶种、种植方法与制作工艺传遍鄂南,也将九宫山充满道家精神的茶文化传遍了鄂南。至今,九宫山道家《四杯子茶歌》还在民间传唱,其内容就是讲茶是仙物,望饮之清心而通仙,劝世人如茶淡朴清雅,不可强求富贵名利。甚至富水下游的阳新,还有道士山茶场专门生产“道士茶”。 九宫山道家精神和九宫山道士茶陶冶了一代代通山人乃至鄂南人,使之如幕阜山的青山丽水一样质朴纯厚,形成如道家茶文化一样纯朴的民风。“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淡茶有深深的余味,道学有深深的含蕴,淡朴的通山人则含有深厚的力度,有以一静而应万动的应变潜力。 与道家重友善和柔一样,通山茶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和”。道徒之间、道士与乡民之间传茶,便是以茶沟通感情,突出一个“和”字。通山宋代的片茶、后来的边销帽盒茶、清代红茶,都是以茶传情谊,和中和外和边。最典型的是以杨芳林为中心兴盛百年的红茶,不仅将通山红茶的盛名传到国外,还使“和”的精神影响了外洋。 通山古今有许多饮茶风俗,婚茶、寿茶、年节茶、丧祭茶、农事茶、桥茶、亭茶等等,都是以茶通情谊,突出一个“和”字,和亲、和婚、和祖、和神、和友、和邻……无论是风雅的静品小酌还是的热闹的聚饮茶会,柔和亲切,都显得情意融融,茶传心迹。还有许多的茶故事茶传说、茶诗茶歌茶联、茶调茶戏茶舞,这些民间传统的茶叶文艺深深地浸透着通山茶文化那“和”的精神,它们像九宫茶一样朴质天然,有极浓的通山乡土韵味,因而千百年为通山人民深爱,经久不衰,它们像茶一样自然地传递爱情、友情、乡情,和柔清丽,笔拙而情真,细细品味,如一杯上好的九宫道士茶,入口虽淡,余味却醇浓久远,有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 通山茶文化悠远深厚、纯朴优美,愿通山人民不负古人、不负故土,在缕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展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与时俱进的茶文化。
后 记
通山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茶文化就是其中最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为全面挖掘通山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充分展示通山茶文化的绚丽多彩,更好地服务“六型通山”建设,经县政协周尚谋主席提议,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于2014年4月组织人员启动《通山茶文化》编纂工作。 整个编纂工作,基本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编纂筹备阶段。鉴于编纂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地方文化研究技能和史志专业知识,当年4月,县政协聘请《通山县志》执行副总纂(主笔)、县地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廖双河为主编,具体承担《通山茶文化》编纂业务。4月22日,召开编纂工作动员会,邀请部分地方文化人士和茶叶生产企业、重点乡镇、茶叶主管部门负责人与会。会上,成立了编写专班,下发了《通山茶文化》篇目初稿和资料征集提纲,周尚谋主席专门就编写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征集资料阶段。当年5月至2015年元月。在此期间,各位专班人员主要围绕篇目和征集提纲,根据各自分工开展有关资料文稿的搜集和撰写工作。图片拍摄由专人负责。其实,随着编纂工作的逐步深入与内容调整,资料征集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编纂过程。三是初稿编纂阶段。2015年春节后,《通山茶文化》初稿撰写工作正式启动,主编廖双河重新修订篇目,起草资料补充征集提纲,并独自承担全书所有章节的撰写任务。至9月上旬,初稿撰写工作全面完成。四是修改定稿阶段。初稿完成后,装订成册,采取会议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征求领导、文化人士,以及涉茶部门、涉茶乡镇、茶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进一步核实资料、补充相关素材,另一方面加紧修改完善,并根据文章内容组织有关图片。 《通山茶文化》是通山有史以来的首部茶文化专业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热情关怀,得到了县政协和周尚谋主席、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的常年关爱,得到了县特产局、各乡镇、九宫山有机茶有限公司、厚生祥茶业有限公司、虎头山茶场等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书的编纂出版,还凝聚着专班全体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徐光明自始至终负责本书编纂过程中的协调、督办工作,花费了大量精力;县文联主席方如良满怀热忱,做了不少服务工作;县特产局副局长肖新元先后多次按提纲开展组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特产局供稿任务;原县文联副主席阮长胜年近古稀,尽管写字手臂发抖,仍在回乡劳作之余精心搜集通山茶史、杨芳林茶事、通山茶俗等方面的资料;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正科级退休干部蔡光荣、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科员吴世湖,挤出业余时间,积极配合开展全县茶亭资料征集;《通山县供销合作社志》主笔成卫华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不少关于茶叶供销等方面的资料;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徐辉,负责全书大部分图片的拍摄工作,多次跑茶叶基地、进茶叶企业、访农家茶具,花费了不少心思。主编廖双河在努力完成县政府研究室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以积极心态投入编纂工作,牺牲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不仅负责本书的编纂策划、篇目拟订、征稿提纲起草等工作,还承担全书大部分资料的搜集工作,以及全书的所有章节撰稿任务。为最广泛征集资料,在翻阅《通山县志》《华中胜景九宫山》《通山熟语集锦》《通山县文化志》《横石潭镇志》《通山县乡镇企业志》《通山县城乡建设志》《南林桥镇志》《通山县民族宗教志》《通山县供销合作社志》《通山县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通山旅游文化》《写意通山》《文化湖北》等20余部地情书籍的基础上,重点研读了《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史初探》《鄂南茶文化》《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南茶文化》《中国红茶经典》《湖北茶文化大观》《湖北名茶》等10余茶叶权威专著,并浏览下载20余篇“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中关于中国茶史、湖北茶、通山茶的相关研究文章。特别是通过研究、类比目前全国茶史成果,对通山茶的历史作用提出了新见解,有效地提升了通山茶在湖北乃至华中的地位。 《通山茶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年代久远,所存资料不全,加之编纂水平有限,错讹、疏漏甚至谬误在所难免,竭诚欢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