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访谈】中国画是知识修养的外化——程大利先生中国教育电视台访谈记录

 晋南之子 2016-02-23

 

中国画是知识修养的外化

——程大利先生中国教育电视台访谈记录

记者(以下简称记):欢迎程老师。

程大利(以下简称程):谢谢!

记:我们知道您是当代画坛非常有见地、有学问、思想非常深刻的一位大家,您觉得中国画的标准是什么?

程:中国画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规定它。

记:没有什么标准?

程:不,有标准。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但是它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它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说它没有标准是不对的,它有标准,有一整套自身规律,而且这个规律是几千年形成的,如审美规律、评判规律等。但它又不是神秘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都能欣赏,也都喜爱的一种形式。所以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深受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记:我们知道在中国画体系中,有“民学”和“君学”,黄宾虹先生特别推崇“民学”。关于“君学”“民学”,您怎么看?

程:“君学”“民学”是辩证的,“君学”强调统一性、严整性、规范性,甚至有时候强调它的国家性。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君学”。但是艺术创作同时又有“民学”的存在,它的自由性、个体性,它的风格化,尤其是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民学”。

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民学”是非常重要的,“民学”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叫自由。艺术最根本的追求是心灵的自由,山水画之所以被称为山水画,是因为人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六朝的时候先有了山水诗后有了山水画,一批知识分子希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由,长期在社会的束缚,在官场的困惑,社会生活的压抑,人们总希望另外一种状态,就是到山里去,这时候出现了山水诗,出现了隐士,更加崇尚道家的思想。道家思想就是人和自然的一致性,而渴望自由正是人的天性,艺术就是这种天性的反映,这是艺术的本来状态。

记:您说过,您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选择,而且作画也是一种选择,到目前您觉得自己作的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程:怎么能有最正确呢?

记:有点太绝对了。

程:讲话不可绝对,要相对。我按照自己的爱好、理想去生活吧。最正确的选择是学习,要读什么书?如果学前人,学谁?比如我,学黄公望,学董其昌,学八大,学髡残,学龚贤,学黄宾虹,这就是选择。历史上优秀的画家很多,流派风格也很多,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的人呢?要找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我过去画人物画,现在选择山水画,山水画让我心灵更自由,使我更愉快。在学画的过程中能够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正是这样,我选择了山水画,我觉得是符合我的。

记:其实我特别欣赏程老师您的一句话,您说中国画是知识修养的外化,而且是知识的记录。能不能就这句话,简单聊一聊。

程:对,这句话被历代画家证明了。中国历代的优秀画家,特别是元代以后的画家,特别强调知识的积累,强调修为。董其昌在《容台集》和《画禅室随笔》中都谈到了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知识积累,行万里路也是知识积累,是一种实践得来的知识,实际上也是眼光的陶冶,心胸的扩充。这一切都是你刚才说的学习的过程。

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国画家如果不读书、思考,不学习,很容易成为一个画匠。什么叫画匠呢?就是不用心思地去重复。变成匠人是没有出息的。

那么熟能生巧,熟后要生,熟后生才能避免“巧”字,实际上大巧若拙,这个“拙”是真正的大巧。

记:我代表很多观众朋友想问问,程老师您现在的创作有什么新的体会?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程:总觉得第一是非常热爱,再一个就是感觉离不开它,变成了生命状态。而且总喜欢去山里写生,每年花很多时间在自然中,在山野间。我们看一块大石头光光的,好像很单调,但是我觉得这个石头好像有生命一样。有时候一片草坡,一片草皮,看上去很荒凉,但是草是有生命的。无论是石头还是草皮,都是自然的东西,常跟自然在一起,人会非常轻松。画画对我来说是生命过程、学习过程、思考过程,很有趣味。我觉得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一种生命状态,没有任何目的,说你为什么喜欢艺术?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再一个,如果说艺术很崇高的话,就是艺术能使人变得纯粹,我们刚才说艺术家渴望的是自由,是心灵的自由,自然是最自由的,自然的状态是永恒的,大自然的永恒状态是一种真的自由,一种真的自由精神的存在,艺术家融入到这种自由中去,和自然融到一起,肯定是很愉快的。

记:其实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您,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程:对呀,这是传统画论中很经典的一句话。“外师造化”,是任何艺术家都必须去做的事情。“中得心源”,就需要有学问的积淀,有修养的积淀。一个人有多高的修养才能得到怎么样的心源,才能有怎么样的认识。所谓心源就是一种认识,认识产生了境界,和人的修为是有关的。所以艺术家一生的状态,是一个学习的状态,修为的状态和自然融合的状态。

记:程先生,通过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访谈,让我们感受到了您是一位有见地、有学问的大家,但是您又非常谦虚,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