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中国电子发票开具40.1亿份,电商领域成为电子发票主要市场[图]

 智研咨询 2022-08-10 发布于湖南

一、中国电子发票发展概况

(1)电子发票行业定义及优势

电子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以电子方式存储的收付款凭证。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税务机关监制的纸质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
与传统纸质发票相比,电子发票具有无纸化、低能耗、易保存、易查询等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发票,电子发票有以下的优势:

1.不需要印制纸质票,可远程领取电子发票、无需往返税务机关,不需要保险柜进行存放,开具发票后不需要打印、邮寄,从而能大幅降低纳税人在发票上的成本。

2.对于电商行业而言,还解决了货票分离的经营模式带来的发票开具、邮寄的额外负担问题。

3.电子发票系统可以与企业内部的ERP、CRM、SCS等系统相结合,发票资料全面电子化并集中处理,有助于企业本身的账务处理,大大提升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4.发票作废与红字发票开具更简便易行,避免与消费者因丢失纸质发票产生退货或者售后维修的纠纷。

5.电子发票在保管、查询、调阅时更加方便,能及时提供企业经营者决策支持。

(2)我国电子发票行业发展阶段

自2011年6月《中国电子发票蓝皮书》公布以来,电子发票的推广拉开序幕。国家逐年出台多项政策从多维度助力电子发票的全国推广。2015年以来,政策层面对电子发票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加速。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允许将电子发票作为报销凭证”,解决了电子发票实际使用中的痛点。随后在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将电子档案纳入会计档案范围,明确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也明确了电子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法律意义。在2016年3月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将“推行电子发票”列入了五年规划中,也体现出国家层面对电子发票的积极态度。 

电子发票的重要政策文件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当前中国的发票只能通过税控管理系统开具,税控管理系统分为增值税和非增值税两种,其中只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开具电子发票,其余票种仍未实现无纸化。

中国发票主要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我国电子发票行业发展特点

在使用过电子发票的受访网民中,70.5%的网民表示其在电商平台使用过电子发票,25.9%的网民表示在网约车平台使用过电子发票。电子发票由网络发票发展而来,其最初的用途就是解决电商征税问题,在政策推动下率先在电商平台普及。以京东、苏宁、国美为代表自营电商在消费者交易完成后会默认开具电子发票,间接提高了网民在电商平台的使用率。

网民电子发票线上使用场景调查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在使用过电子发票的受访网民中,餐厅和酒店是其最常使用电子发票的场景,占比分别为40.2%、33.0%。餐厅、酒店是发票索要率较高的场景,但传统纸质发票的开具方式耗时耗力。节约成本以及改善消费者体验,成为这些领域使用电子发票的主要驱动力。

二、我国电子发票行业发展现状

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两大类。目前国税局强制要求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基础服务项目,平台方只能通过增值服务进行收费。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SaaS平台的服务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由票据信息衍生出的一系列大数据服务将成为平台方的主要盈利模式。

我国电子发票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近些年,我国税务系统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发票快速进入市场,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票种实现电子化,电子发票将成为市场主流。

中国电子发票市场主要推动因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金税工程的不断推进与完善,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支付在中国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子发票的开票量高速增长,行业规模效益不断凸显,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2013年我国电子发票市场规模仅为150万元,2018年已经增长至72180万元,近几年我国电子发票市场规模及其增速走势如下图所示:

2013-2018年我国电子发票市场规模及其增速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三、中国电子发票行业供给实力

(1)电子发票产值复合增长率244%

电子发票属于“税务+互联网” 的范畴,在业务专业性和技术先进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准入门槛相对较高。此外,电子发票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在具体服务需求方面也呈现较多差异性。尤其是各领域的头部企业,业务种类多、辐射范围广、票据数量大,只有具备较高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玩家,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在开票速度、数据存储、安全稳定、及时响应等方面的高要求。

布局电子发票业务对以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电子发票能与巨头们的支付和金融业务发挥较强的协同发展作用,另一方面电子发票作为企业数据入口也能更好的完善巨头们的数字服务生态。在布局的具体方式上,巨头们将继续采取技术引领和战略投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在加大力度研发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发票领域应用的同时,也会加速投资领先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商的步伐。互联网巨头入局将进一步扩大领先平台的资源优势,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形成。

2013年我国电子发票行业产值153万元,到2018年增长到了73624万元。近几年我国电子发票行业产值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3-2018年电子发票行业产值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电子发票开具数量突破40亿份

从电子发票产业链来看,前端硬件端,以航天信息和百旺金赋(总参三部,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导,把控税控设备,二者市占率比例大致是7:3。软件服务端,除了以用友、东港、浙科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之外,航天信息和总参三部均已开始涉足第三方平台业务,未来包括京东、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或也将参与其中,多方合作共同开展帮助企业对接电子发票的系统开发、保管、增值服务等业务。目前,从主要参与方和占有资源情况来看,基本上形成了以航天信息携手京东构成的第一集团,以及阿里与东港股份的第二集团。

电子发票主要参与方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自2013年6月27日开出内陆第一张电子发票以来,我国电子发票发展迅猛,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内贸流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15年8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浙江和深圳开展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电子发票试运行工作,经过前期试点,系统运行平稳,具备了全国推行的条件,2016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推行电子发票。

2013年我国电子发票开具约600万份,2014年开具约6500万份,2015年约15500万份。2018年约40.1亿份。近几年我国电子发票行业开具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3-2018年中国电子发票行业开具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电商为电子发票主要发展市场

电子发票适合电商、电信、快递、公用事业、商场超市等行业,以及大量使用通用机打发票、自印衔头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纳税人。中国电子发票主要集中在电商领域,2018年电商市场电子发票消费占比90%。

2018年中国电子发票行业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三、中国电子发票发展方向

1、普惠化:大众商户需求是电子发票的市场基础

普惠金融是多年来金融领域都在念叨的理念,事实上财税领域也是一样,大企业纷纷数字化、自动化处理财税事项时,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商户还在为发票的事头疼不已。于是,电子发票就成为“普惠财税”最好的实现方式。
电子发票业务首先面对的就是普惠化的群体。为商户提供了完整的电子发票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不具备开发能力的中小微规模商家,提供被高效率、低成本、无系统对接的电子发票开具服务。在餐饮、酒店、零售、生活服务等场景中,商家可实现收银与开票同时进行,而普通用户扫描二维码经审核即可完成开票,时间不到1分钟,对消费体验也有一定提升。

2、专业化:定制化能力反映电子发票专业高度

一般而言,大众化层面的需求往往较为标准和一致,对电子发票而言,其业务的复杂度与客户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
那些大型企业客户(往往决定电子发票平台的行业地位)需求的个性化程度会更强,这是财税体系的必然。于是,定制化能力就反映了电子发票的专业高度。对企业来说,这是市场推广能力(普惠化的要求)之外的技术能力考验。这种定制化,需要了解客户企业的现实、了解客户面临的普通用户(B2B2C)、了解应用的场景、了解财税规则。

3 生态化:多样合作方、复杂需求、新技术的融汇能力

对电子发票而言,生态化的意义并不在于一家做大、笼络合作伙伴在自己周围,而是基于电子发票本身就不是独立存在、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此外,新技术应用也是电子发票平台生态化发展的必要,2018年大火的区块链具备与电子发票结合的各项条件,一度成为检验电子发票技术融汇能力的试金石。区块链技术融合对电子发票的发展是革命性的,一方面,它拥有“资金流、发票流”二流合一的优势,发票申领、开票、报销、报税全流程被打通,另一方面,区块链的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全流程完整追溯等特征,与财税发票逻辑及需求是高度吻合的,财税管理的经营成本和潜在风险被大大降低。由此也可见,生态化的能力对电子发票平台而言或代表着颠覆的潜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