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河神放河灯

 大林木图书馆 2016-02-24
    2014年7月11日下午,雨后的天空云彩壮观,尤其是在黄河的岸边。
   下午5时多,前往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的唯一一条道路上,已经略显繁华,与往日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当日是农历的六月十五,是岔峪村一个延续已久的独特民俗——放河灯的日子。
   岔峪村紧临黄河,黄河在岔峪村东形成一个巨大的回水湾,水势平缓,正适宜放河灯。过去村上行船捕鱼的人很多,而且黄河涨水会淹没农田,小孩在河边戏水也不安全。为了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村庄平安、老少康泰、五谷丰登才形成了放河灯的民俗。每到洪水来临的季节,村民们都要放河灯祭祀河神,祈求船工出行平安,村庄不被浸淹。
   河灯全用彩纸糊就,以红色为主,多为方形,还有双连、荷花、花篮等样式。糊好后在灯底涂一层石蜡,以防渗水;放之前在灯里倒一点清油,搁上用棉花(现在改为柔软的卫生纸)搓成的捻子,点燃后放入河水中,再默默许个愿,目送河灯顺水远去。放河灯时,岔峪村方圆十里沟南沟北的人不断赶来,他们相信河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为那些久婚不育、缺儿少女的人们送来子嗣,于是“捞河灯求子”便成为此地又一风俗。河灯漂过一段距离,人们便纷纷下水捞河灯。捞起后暂时吹灭灯火,赶紧往家赶,走到自己村庄的巷口再重新点燃。并且,“捞河灯求子”成功的人会在第二年放河灯时来还愿。
   农历六月十五前一两天,农妇们便开始蒸制作为供品的神桃,一摞五个,插满面捏就的小花,五颜六色。农历六月十五晌午,村民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地坐在巷道里的树荫下或者某家大房的房檐下开始糊河灯。太阳快落山时,热烈的锣鼓声响起,家家户户都端着大盘子从大门里走出,盘子里放着神桃和鞭炮,用笼提着糊好的河灯,排成一长溜向河边走去。祭拜河神完毕后,船工们将河灯搬到渔船上,一盏一盏点燃放入河中,河面上泛起点点红色的涟漪,这些红色的涟漪顺流而下,星星点点,宛如仙境。
   河灯随波远去,岸上看热闹的人和捞到河灯的人才慢慢走回村中,要不看提线木偶剧团的演出,要不在河边的沙地上跳广场舞,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在月色中渐渐安详。 华商报记者 王警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