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斌:中医教你认识鼻炎三大误区推荐防治鼻炎按摩方法及食疗药膳

 YUEDONGKE 2016-02-25


指导专家

聂斌

针灸康复专业 主任中医师 教授 


认识鼻炎的三大误区


1

艾灸的烟雾是否会诱发或加重鼻炎?


艾灸是艾叶制绒做成的艾炷、艾条后,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作用。而其原材料艾草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调经之功,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艾绒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夹有十分浓厚的艾香,但有些患者反映每次做艾灸治疗时吸入较多艾烟,就会感到鼻咽干燥不适,尤其鼻炎患者会出现喷嚏、流涕,那么这些艾烟是否会造成或加重鼻炎呢?

其实,艾灸产生的烟雾不仅不会导致鼻炎的发生和加重,反而能治疗各类鼻炎。艾叶辛温,最是温通经络,鼻炎患者遇寒鼻塞流涕等症状,经艾灸相应穴位常可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属寒证者。至于吸入艾烟后所见的口干、喷嚏等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烟雾中夹杂少量艾草的成分,而艾草是温燥之品,吸入干燥的艾烟就会导致咽干;另一方面是鼻炎患者的鼻粘膜本来敏感,经辛窜的艾烟刺激便容易喷嚏流涕。为了减少这些现象,可以在艾灸前后多饮温水,或采用艾盒灸并在木盒上盖一条薄毛巾,阻挡过多艾烟释放出来。


2


体质虚弱者患鼻炎的几率是否更高?

很多人认为体质虚弱的表现仅仅是容易感冒生病、常感到疲倦乏力或者身体耐受力较差,但从临床情况总结可知,体质虚弱者更易患上鼻炎。鼻炎的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端,外感者多因细菌、病毒、过敏原、外界冷热空气变化、有害气体等入侵人体所致,即中医常说的感受六淫外邪;内伤者通常以肺气虚寒为主,亦有因为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即我们所说的体虚。特别是过敏性鼻炎,一遇到螨、花粉等外界刺激物,则立即发作喷嚏流涕等典型症状,这就是因为患者存在正气不足,阴阳有失偏颇,在已存在病理性体质的情况下,再遇外邪就会发病,故而体弱者患鼻炎的可能性更大。


3


长期佩戴口罩是否有利于鼻炎的改善?


随着空气污染指数的不断攀升,加之现代都市生活工作压力大,患上鼻炎的人越来越多,以致没有患病的人们也开始注重预防,其中的主要措施就是长时间戴着口罩,防止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但长期不分时间、场合地佩戴口罩真的有利于鼻炎的防治吗?答案当然是不利的,因为戴口罩虽然可以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入侵,可是也阻碍了鼻腔内空气的流通。鼻腔也算是人体的一个半密闭的内环境,其内也会滋生细菌,戴着口罩就形成一个潮湿封闭的空间,更助长了菌群的生长,它们侵入原本脆弱的鼻粘膜,造成更为严重的病理反应,因此过长时间地佩戴口罩反而不利于鼻粘膜的修复。


几种鼻炎的中医防治方法:


鼻部按摩


准备:选一安静之处,端坐,全身放松,呼吸平顺。

具体方法:


①快速推鼻梁


先将双手掌用力搓热,然后以双手掌中指指腹同时夹紧鼻梁两侧,顺着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再原途折返向下推至两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上下往返为一次,需快推100次左右,使鼻腔内有火热感为佳。



②指揉“鼻三穴”


继上式后,再将双手掌搓热,仍以两手中指指腹分别按揉以下三穴: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通穴(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当鼻唇沟上端尽处)、印堂穴(在额部两眉头之间)。三穴均需用力按揉约100次,以产生酸痛感或出现鼻腔灼热感为佳。


③搓揉面颊与鼻翼


上式结束后,再次搓热双手掌,然后抚按于面颊上片刻,接着以双掌同时用力上下反复搓揉面颊和鼻翼,速度宜快,次数为120次左右,应使得面颊与鼻腔内都产生热感,或者鼻塞者可鼻通呼吸顺畅。


食疗药膳

①橄榄猪肺汤

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可利鼻咽、生津液、止烦渴;猪肺味甘,性平,入肺经,可清热润肺补虚,根据中医以形补形之理,能治疗肺气虚之鼻炎。具体方法:猪肺1具,洗净血水,切片,橄榄8~10枚,洗净,破开果肉,连核一起与猪肺同放锅内煮汤,加水800ml,大火煮滚后改为小火慢炖,待煮剩约400ml时,再加入苍耳子50g、辛夷花50g,接着炖至200ml后可起锅,去渣饮汤。



②百合玉竹老鸭汤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经,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鸭肉,味甘,性寒,可生津血、补五脏。以上食材尤适于气候逐渐干燥、鼻炎高发的夏秋季节。具体方法:老鸭肉800g,洗净血水,百合、玉竹各100g,加入1000ml水,一齐置于锅内煮汤,先大火煮滚,后小火慢炖,直至成汤约300~400ml,可起锅去渣饮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