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之道之八条目(一)

 养生图书馆131 2016-02-26

八条目第二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德国有一个牧师在他的墓志铭上面写道:以前我想改变世界,后来发现自己改变不了,于是准备改变自己的国家,后来发现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于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家庭,后来发现自己连家庭都改变不了,最后只能改变自己,后来他才想通,改变自己,慢慢的改变自己的家,然后改变自己的国家,最后改变全世界,可是,他没有时间了。

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如果他知道《大学》里面的八条目,那我想他早就可能改变世界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内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外王,内圣外王做到了,也许就能改变世界了,那也就是儒家之圣人了。

格物

格者正也,格物即正物,正视每一件事物,我们常常会发现,人的心态不一样,看待事物的方向也就不一样。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广告,剩了半瓶水,一个人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人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半瓶水它的质量,体积什么东西都没变,变得只有这两个人的心,即外物没有任何的变化,变化的只有自己内心而已,所以三教都说一件事情,任何的事物都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内心。

格物就是凡是向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去看,建立正见,有了正见以后,才能看到更加多的风景,更加美丽的东西,假如世界末日来临,格物了的人一定会说,真好,还有几分钟和家人团聚,没有格物的人就会说,唉,就要死了,可是同样短的时间,为何不抓紧和亲人团聚,珍惜每一秒钟呢?这当然是一个不好的比喻,但却是最真实的心态体现。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叹社会的残酷,常常会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性感的,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的能力改变外物的任何一件东西,唯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建立正见,正见的建立,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对于人的交往来说,将会有极大的改善。

著名的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说起古代时候自相矛盾的事情,一个人举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什么盾都可以刺穿,一会儿又举起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什么矛都刺不穿,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个人就说:“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那矛会不会刺进去呢?”这个时候买矛盾的人哑口无言,不知所措,翟教授就说,旁边的这个人没有正知正见,如果他有了正知正见,指不定回去就把坦克造出来了,后来一想,坦克不就是矛盾的结合体吗?真的就是一个心态的改变,把一件事情往好的方向看,我们往往能够得到好的结果,可是如果往不好的方向看,也许比之预想的还要糟糕。

格物即是把每一件事情从正面的方向去思考,也是正心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也是极为艰难的事情,我们生活这么多年,接触过这么多的人,一定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的负面能量和负面观点,当今网络上的各种人物都有,那些见好的也骂,见不好的也骂,这些人对我们的影响也必定是极大的,这样下来,我们想要建立正见,必定会遭受到非常严重的阻碍,我们自己甚至有时候都不能分辨对待一件事是正见还是邪见,所以格物这一步对于一个修行的人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正统士人风范的人格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第一步,这一步跨过以后,那就能够得到正知,即致知了。

致知

物格以后,就是致其知的时候了,格物是正见,建立了正见以后,我们所得到的一切观点、经验和知识,都也是从正面发出,这样的观点、经验和知识就是正知,正知识,正见识嘛,所以致知就是致正知。

如果说是把格物当做致知的由来,那么致知就是格物所得到的根,用以前得到的见闻正见,来得到指导我们一生行事行为的准则,正知是什么呢?至善啊,有了正知识以后,运用到生活之中,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对待每一件事,也能帮助别人正确对待每一件事,至善是什么?达到极致的善,这不就是正认识,正知识吗?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看到至善的境界,在《大学》中有云:物格而后知至。致知就是致其知至善,知道了至善,有了至善,我们才能培养自己的品格和人格。

在古代的一些儒生为什么会被称为正人君子呢?就是因为他们的正见正知,他们有正确对待事物的价值观,有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有至善作为他们的行事准则,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正人君子呢?

至善的境界人人都可以达到,但是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达到,王阳明《传习录》中说:“上智”、“下愚”不是不可移,是不肯移也,现在我们也陷入了这一种境况,不是不能达到,是不愿意达到,我们可能觉得达到至善的境界对于自己束缚那么多,现代的人都追求自由,谁还会给自己多加绳索呢?其实这样想法只是没有修行的人的一种误区,孔子一生把心止在至善上面,但是他到七十的时候说什么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从心所欲了,还不自由吗?而且还不逾矩,现在多少的自由是建立在逾矩上面的?纵欲快乐吗?可是纵欲导致的结果是最后自己身体虚弱,乃至于死,放纵快乐吧,可是放纵导致的结果是自己的名声败坏,没有了名声,你在这个社会上怎么活的下去,能活下去的,只有不要脸的人才可以吧,这些都是自由,可是这些都在逾矩,真正的自由是在心上,我们常常说心里过的舒坦,可是我们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受到束缚,为什么会心里舒坦呢?原因就是心的调节,而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那你时时刻刻都在舒坦,这样的舒坦,谁不想要啊!

所以说到达至善的境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好处,一点点的坏处也没有,我们不会因此而失去什么,反而会因此得到心里的舒坦,建立了正见,物格以后,看什么都是眼顺的,心里还会不舒坦吗?看到不好的东西,我们马上用自己的正知来规范自己,这不是很好吗?

身边的人是我们老师,这句话是我和我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说的,但是身边的人有正能量,有负能量,有正知正见的,有邪知邪见的,我们如何去区分,难道好的我们学了,邪的我们也要学吗?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是我们怎么去区别善与不善呢?一个不小心,那就是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了,我们的选择善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辨别呢?

我们选择的标准就是至善,我们可以凭借这个标准来格物、来致知了。

诚意

何为诚意?内外一也。诚意很好理解,就是心里想的和行为上表现一致,做到内外统一,知行合一。

我们看得出诚意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很重要,但为什么不放在第一步,而放在内圣的第三步呢?

诚意即内外一,可是如果一个人的心体没有至善,没有正知,那么诚其意会有什么后果呢?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有一个人的内心是个没有孝悌忠义的人,没有诚意,那么他必定会摄于社会舆论,自己周围亲友的看法,而做到表面上的孝悌忠义,虽然不从心里认同,是伪的,但是也绝不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可是诚意了以后,他的行为也就没有了孝悌忠义,他对父母没有了孝,对长无悌,对工作不忠,对朋友不义,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比不诚意还要可怕呢?所以诚意必定要在一个人有了正知识,有了至善以后,才敢于诚意,这样的诚意,才会把一个人变成君子,而不是小人,而且因为心中有正知,有至善,所以诚意了以后,就必定会是一个真君子,而不是伪君子,伪君子都是不诚意的人,所行与所知不是一回事的人,比如金庸老爷子写得《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

诚意是君子之道的践行,也是内圣里面由心到行的第一步,知行合一的第一步,只有把自己知道的和自己的行为建立起关系,这才是诚意,前面的格物、致知、只能说是心上的修行,而这一步,就是把心的修行要运用在自己的行为上面,比如克己的功夫,以前只是心里的克己,而诚意之后,就是要在行为上克制自己,这就开始有了自己戒律了,也是克己功夫体现在行为上面了,也可以说诚意是把心上的东西拿出来开始交给大家验证了,验证自己心上的东西能不能正确和良好的处理社会关系。

修到诚意这一阶段的人们,已经可以被人们称之为君子了,但是还不能被称为正人君子,因为正人君子比君子还要多一个东西,那就是正心。

正心

有了正见正知,有了诚意,那下一步,就是正思维了,我觉得讲正心讲得最好的,还是要数王阳明先生,他说念念存天理,天理是什么,是仁,仁是什么?至善,也就是念念存至善,这是一种极为高深的境界,每一个念头的生出,都是从仁上面出发,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说是念念存天理的这一个境界,就和道家说的“把凡胎修成了圣胎”一样,当一个人真的可以念念存天理,每一个念头都是从仁上面出发的时候,那么他的心就绝对经过了一种蜕变,和平常人的心绝对不一样了,而那种心境的不稳定性在这里也就可以说到此为止了,因为人家已经成了圣胎了啊。

其实说是圣胎有点玄乎的感觉,但是看我这本书的人基本上都是有一些经历的,从小到大,会很轻松的发现,我们一直在说自己变得成熟了,变得沉稳了,这是行为上的变化吗?其实深究下来的话,还是心态的变化,心的变化,我们应该把这种变化叫做修行,而把心定在至善上,向这个方向进发,先格物,再致知,在诚意,在正心,我们也可以完全做到正心,正思维,怎样正思维呢?就是每一个念头的生出都是从仁来说,而不会考虑其他,这是锻炼出来的,也就是修行出来的。

一旦念念从仁出发,那么这个时候的心就正了,“正”在了仁或者说至善上面,这个时候的人,就可以称之为正人了,而诚意以后的人,我们称之为君子,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正心之后,内圣之人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正人君子。

正人君子因为一些历史缘故,所以似乎成了贬义词的代名词,这说起来真的是一种悲哀,现下人们提起正人君子,基本上都会想到这么几句话: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这样的正人君子只是人们称之为的正人君子,而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真正的正人君子,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还是仁义道德,行事行为准则是仁义道德,那么他的行事行为就一定会是仁义道德,因为他们诚意了啊,至于仁义道德,那不就是要从正思维出吗?要从至善出嘛。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准则是成内圣的方法,就像道家的内丹修炼体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一样,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可能一下子建立不起来正见,得到正知,但是我们能建立其多少正见,就必须要得到多少正知,就要诚其意,正多少心,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既是此理。

内圣毕竟还是从心上发力的修行,而要把他运用到生活中,就必须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