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表情的和声!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学音乐的你一定懂的。。

 鸡蛋小子 2016-02-27

《C大调奏鸣曲》,又叫《简易奏鸣曲》,莫扎特创作于维也纳,完成于1788年6月(时年32岁),众所周知的《简易奏鸣曲》,有莫扎特亲自注明的“为初学者的小键盘奏鸣曲”,这是莫扎特的晚年之作 。1788年的莫扎特内心阴郁倍感无助,然而这首作品却有着天真无邪的透明乐章,无处不弥漫着纯真的童心。


这首《第十六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545,作于1788年。共3个乐章:


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极单纯,音阶性的经过句后,以属调表现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与《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几乎相同。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散和弦音型后,为呈示部尾声。发展部承接呈示部尾声音型,A小调两手交互发展。再现部以F大调再现第一主题,C大调再现第二主题。

2.行板,G大调,三段体。在阿尔贝提(Alberti)低音下奏出主题,变奏后以D大调像是主题衍生出的旋律。再经过主要主题的变奏后,以G小调经降B大调至C小调、G小调转调,引导主题再现后,进入尾奏而结尾。

3.小快板的回旋曲,C大调。回旋主题呈示后,第一插句为G大调,来自主题的8分音符音型,第二插句为A小调。主题作第三次呈示后,以8分音符的音群构成的尾奏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