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宗良:小集

 易可为 2016-02-27

                  小集

小集是著名的湘东三集之一(其他两集是衡东的吴集和茶陵的把集),地处攸县最西端,距县城40里,与衡东的云集仅隔一条一米宽的壕沟。历史上为攸县西部的主要出口通道,是攸县、茶陵、安仁连接衡山交通要道。那时县与县之间连接的路称大道”,也称县道”,攸衡大道是攸县的三条县道之一。大道较长,宽在5米至6米之间,用块石、片石、碎石铺筑而成。民国36年(1947),攸县参议会提出修筑攸县至衡东公路的设想,并与衡东县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各自负责修好本区域内的公路连接衡阳市。攸县当年就完成了县城至小集16公里的路段,但基本不通车,而衡东县完全未动。

小集自古以来就是镇的建制,民国时期设有团防局、警察局等机构。解放之初成立了小集镇,设有镇公所、警察所、税务所、邮政代办所、粮油公司等机构,原来在小集镇上经商的人都划为市民。1953年7月,小集因人口在1500人以下撤销镇的建制,划归老君潭乡管辖,市民成了农民,现为桃水镇的一个村。小集四周没有高山,也没有江河,地势西高东低,街道由东向西延伸,一条约两米宽的排洪江从来宝巷流经边子街进入街心,排洪江长不足两百米,架设四座拱桥,其余江面均采用木方或厚木板覆盖,这一景观当地人称为“水打街心过”。街道的繁华地段有三户成“品”字形的商铺,江水从中间穿过,在商铺的东西两侧分别架设砖拱桥和石拱桥,两桥连接东西向的正街道,形成“口”字形的四面街,当地人把这一景观称为“三户两座桥”和“磨心街”。街道的下端有七八户人家为了做生意的需要,将临街面的商铺建筑在同一条直线上,共用十八根大木圆柱支撑屋顶,形成一条约五六十米长的长廊,当地人称为“十八根廊柱落地”。

  “攸邑集市,南渌田,西小集,北丫江桥,东凤岭,中央新市,每月或五八为期,或三六九为期”, 小集是攸县五大集市之一,也是攸衡两县农产品的集散地。小集的街面由衡东境内的鹤岭采来的青板石铺砌而成,街道的进出口设有五道闸子门:东门褚家五柱亭、南门下街豆子坊、西门来宝巷、北门上街大塘边、中门福主土王庙。不足一公里的街市内设有米行、油行、豆子行、盐行、牲口行、竹木行等十几个专营场所,每行设有“行头”数人,帮助议价、过秤、结算,进行公平交易。当地的主要产品生姜、辣椒、百合、薯粉丝、茶油等远销长沙、衡阳、湖北、江西等地。植桑养蚕,是西乡人自古以来一大特色产业。

走近古色古香的小集老街,人们不禁要叩问小集的历史渊源,小集起源于何时县志上没有记载,人们也无从查考,但从攸县蚕桑的发展历史来看,小集的存在应该有不短的时间了。北宋初期,江南一带从连年战争中恢复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长。为了繁荣市场,朝廷有意在江南一带调整和增补许多县制和镇制。小集是攸县丝绸的集散地,又是交通重地,长街通衢,百业陈杂。早在唐末,西乡人便开始种桑养蚕。据光绪十一年(1885)《湖南通志·食货志》载:宋代,攸县每年纳丝996斤,占全省总丝税的5.82%。明代洪武初年,规定每户要种桑半亩,违者罚交绢一匹。在此政策的推动下,西乡的蚕桑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小集逐渐成为丝绢交易的中心。每年春季,衡阳、祁东等地的丝客纷纷来到小集,住在万盛客栈,盘桓数月,进行产销挂钩,扶助蚕桑的发展,千方百计争取购得上好的丝绢。小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攸县西部的重要出口,金坑的丝绢,皇图岭的辣椒、丫江桥的棉花、老君潭半边街的花生、槚山的杉树等攸县特产齐聚小集。江西、河南、山西及本省的衡山等地的手艺人和商人来到小集谋生,有大约35个姓氏的190多户800多人在此立家落户。同时,小集自古为驿站要塞,是旧时人们去南岳进香的必经之地。每年秋季,醴陵、茶陵、安仁,酃县等地去南岳进香的香客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由于路途遥远,小集就成了他们歇脚的去处。小集街上的伙铺、饭铺、朝圣用品店应运而生,十几家店铺应接不暇,生意红火。故此小集在这时兴旺发达也就顺理成章了。

小集是块发财致富的风水宝地,吸引了很多生意人前来创业,这些人多来自江西。“无江西不成码头”,在一段时间内,江西人支撑着小集集市的半壁江山。“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湖南当老板”,是沈从文笔下的江西商人。他们不喜欢借助官府力量搞垄断经营,多是借贷起家,小本经营,以贩卖本地土特产品为起点,如药材、茶油、茶叶、夏布、纸张等。江西商人葛姓、谢姓背井离乡,来到小集,有了经济实力后,第一件事就是兴建万寿宫。除了团结同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万寿宫是作为一个商业联系枢纽而存在。一座万寿宫,有联系乡谊、调解纠纷、商业中介和融资场所四大功能。小集虽然姓氏众多,祠堂林立,但在各家族族规祖训的影响下,人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家家户户门口悬挂“檐灯”(油灯,即路灯),入夜后灯火辉煌。在当地老人记忆里是“出门不带火,睡觉不怕偷”。夜半,檐灯熄灭,城门紧闭,人们伴着朝阳庵的钟声和打更声酣然入睡。

人们的安居乐业和勤劳智慧给小集带来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街道上有中道林、三官堂、天府庙、财神庙、福音堂、天主堂、福主祠等十几座寺庙。中道林顺治辛丑(1661年)开址,乾隆酉辰(1736年)重修,进入中道林,映入眼睑的是高大的三孔门石牌坊,正门上书“中道禅林”四个黑色大字。前栋正堂安坐菩萨数尊供人朝拜,后栋是道士生活用房,左侧建有积谷仓。福音堂是一李姓美国传教士所建,该传教士不顾乡绅和民众的劝阻,强行占据向东出行的巷道,致使一丈多宽的巷口只剩下两三尺宽的狭窄通道,雨天撑伞不能经过,人们将此地称为“下伞巷”。天主堂的牌楼气势恢宏,侯氏祖堂的奔鹿活灵活现,万寿宫门口的石狮笑迎吉祥,化字炉雅致的造型引人注目,万花楼里赌色汇聚,戏楼的麒麟及浮雕栩栩如生。尤其是神奇的八方台顶是按乾坤八卦设计建造,唱戏时戏曲原声和回声交织在一起,声音洪亮,像高音喇叭传到三里开外。可惜这些古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陆续被毁,只有无穷的记忆残存于老人们的心中。

但吸引们的,还是小集人的精神富有,他们聚居于此,品文化、传文化,在生活富足的同时享受精神愉悦。古老的民风民俗传承着文明,每逢喜庆吉日,村民们都要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打马灯,热闹非凡。春节或农闲时请来戏班,一唱就是十天半个月,座无虚席。热心公益事业也是当地人的一种风气,读书人多,捐资办公益的人也多,周姓人家因“人多、财多、功名多”被挂上“三多匾”。凡此种种,都传递出小集人对精神富有的态度,折射出这方水土人们的精神气质

小集儒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自古就崇文尚雅,尊重知识,注重教育。皇制时代就办有私塾,民国时期小集办了公立学校,有学田、积谷、捐款支撑办学经费。1946年,当地人捐资兴建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的教学办公楼,生源覆盖方圆十里,本地人可以免费入学。从这里走出了多少栋梁之才,没人统计,仅解放后,从小集学校走出了大学教授5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1人及数十名大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