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心法为君技法为臣

 最长的名字很长 2016-02-28

 遁甲是人类用来模拟宇宙,感知生命与自然,实现生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利器。既然此“大器”承载如此重任,则必有“道”隐藏其中。

从古代“无他,唯熟尔”的“卖油翁”到今天战场狙击的“神射手”等林林种种的弄“器”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人与“器”配合的出神入化程度,已经完全超越了“器”在物理功能、技术参数所能达到的可想象或可计算的结果上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相信,大凡掌握一门工具的技术一旦突破极致后,必会出现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化境,人们俗称其为“通神”、“神通”。何其使然?心法也!

易理如常理。先贤根据“简易、不易、变易”的原则设计了“奇门遁甲”,遁甲本身不过一门工具、“格局”、“模型”、“器”而已,如何能用之如神仙般推演甚至掌控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同样的工具,其效果又如何因人而迥异呢?其间的“掌故”同样还是“心法”使然。  在道家阴盘遁甲的世界,有这么一说:心法占百分之八十,技法只占百分之二十,足见心法分量的轻重!

那么,何为心法?心法又是如何深刻地决定着“模型”的使用质量的呢?

在此,不揣浅陋,从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心法即是人与自然的感应力及其修炼的方法。

在心法极端重要性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更大的秘密,那就是在根本上来说,宇宙是无序的,世界是混沌的。君不见,历史上任何伟大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规律发现,都只能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效。换言之,科学结论永远是“相对正确”的。这早已是科学研究永远挥之不去的“宿命”。这种探索自然的“不究竟”,其根源在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永远是建立在一定时空不变假设前提条件下的。然而可怕的是,那个一定的时空条件却是永恒变化的。如此一来,科学的本质其实是在不断用一个“问题”推导另一个“问题”,用一个“伪命题”推导和证明另一个“伪命题”。这样,看似伟岸的若干栋科学大厦,一旦其“基石”(最基础的假设条件)发生粉化,整个大厦随即面临崩塌并迫切需要系统重建。然而,在西方科学思想日益强势统治人们心灵的时代,人类不惜百折不挠、顽强地坚持用若干固定的规律、原理、格局、公式去追逐着“真理”,而“真理”却一次次在离人们近在咫尺时,又诡异地甩开人类。正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现代科学体系现在终于开始谦逊但却是迟到地承认:万物在局部是“有序的”,在整体上是“无序的”;物质表面是“有形的”,而内部的本质是“无形的”(空)。因此,从根本上说,规律、原理、格局、公式只能部分的表达事物的真像。

其实,对方古代先贤智慧早已悟到,这个世界是“阴阳和合”的,而且“阴大于阳”(“万物负阴而抱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器”或曰科学设备不过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以及逻辑思维(意)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所能感知的事物即是“阳性”的世界,其范围虽不断扩大但却是不完整的、不真实的;而对于“阴性”世界,只能另辟蹊径,建立新的感知方法。

“一切向内求”。好在按照宇宙全息律,人既然是宇宙的产物(宇宙爆炸的碎片),必与宇宙整体具有相似性或曰共同的“基因”。那么“同气相求”,人类也必然天然地“具足”与宇宙沟通的“渠道”和方法,这就是“阳对阳,阴对阴”。当西方科学思想执著于实证研究的时候,东方智慧先贤(中国与古印度)早已开始利用“心灵”展开对宇宙与生命的探索。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方智慧不仅积累了无数“心灵”修炼的法门,并且通过“心灵”感知了一个无限的、别样(相对现代科学)的“神奇”宇宙。

遁甲心法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本质与所有其他东方心灵智慧成果均是相通的。面对其恢弘与博大,本文只能局限在遁甲应用层面窥探一二。

 众所周知,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家阴盘遁甲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统一宇宙模型。它描绘了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唯其“高度抽象”,才使得其较之其他“模型”特别是分工精细的西方科学模型、“公式”,更可能概括宇宙间的万物(至于遁甲模型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高度抽象地概括宇宙万物的,不是此文探索的任务)。在此我们继续借用前述的认识,既然遁甲也不过是一种“模型”、“格局”、工具和“公式”,那么其概括能力虽然广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但必然也是不完整的。试想,我们如何能够用模型中区区百十个“符号”(相当于公式参数)来代表和运算万千世界呢?换言之,那些阐释“模型”、“格局”本身应用的技术方法(简称“技法”)对真相只能是局限的反映;此时,“心法”就是不可或缺的。古人说,“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道器必须兼修。其实心法才是“道”的核心。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东方智慧的传承分支,传统预测与风水体系却堕入了西方式科学模式的藩篱,迷恋固定的断语与格局,却普遍不重视心法,更遑论持之以恒的系统心法修炼了。别忘了科学是以“分工”和“精细”为所长,以我之高度抽象的“器”,比夷之高度精细之“器”,无疑是以己之短PK夷之所长,这不能不说是主流易学界的迷失。而这也正是广大易学爱好者与从业者始终难以登堂入室,进入玄学最高殿堂的根本原因。

那么,心法与技法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又是如何配合来诠释这个世界的呢?

 道家阴盘遁甲“心法为君,技法为臣”。君臣佐使,又曰“(技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又曰“法无定法”。这就是说,要用“心”去决定技法在当下应如何具体应用。

“万物唯心所造”。技法作为“格局”,其等同于“物质”层面的东西,皆为“我” (同“心”)所造。既然为“我”所造,就要被“我”统领。这里的“我”既是“大我”也是“小我”。那么,如何以道御术,用“心”、用“我”去统领技法或格局呢?

我们知道,格局、技法本身是固定的、死的。以僵化、固定的模式是永远无法解释永恒变化的万物的。因此,我们必须赋予格局、技法这一“僵尸”以“活”的“灵魂”。道家遁甲门人将这一过程戏称之为“装神弄鬼”。

孔子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其深刻的内涵也是要把心、“神”或灵魂装载在矩(格局或技法)之中。一旦完成“装神弄鬼”,“局”便因为有了“局魂”,而使其“符号”参数具备了无限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得有限的格局具备了包容万物,并得出各种不同结论的可能,如此,便也没了所谓的“吉格”与“凶格”,更没了那些似是而非的固定断语。正所谓“无吉无凶、无格局”。

进一步探讨,一个具体的“局”,其真正的结论并不以固定的模式、符号来揭示,而是隐藏在“局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修炼出超越感官的“局感”,以之去感悟出一个具体的“局”要真正告诉我们的信息,这也就是用“心”去感知“局魂”,达到“人局一体”。那么接下来,我们又将如何做到呢?“告神”,则“神告”,“爱”局,则局“爱”你,理解技法背后的“理法”,则理通法自明!

亲爱的同道们,大易至简,只要在道家玄学的世界里持之以恒,答案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