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低杨柳小晏情

 圆角望 2016-03-02

◎ 李劼 (纽约·文艺评论家)

有二位执教学府的女子,一位从文学史的角度认为《小山词》乃《花间集》的“回流之嗣响”,相对于柳永、苏轼无多创新;一位喜爱小晏词喜爱到了声称甘愿做其小丫头侍奉于侧的地步。前一位颇有学术正确的严肃,文章一看就是教科书的功架,匠气十足。后一位虽然修辞夸张,但不失性情。论说文学最没劲的就是动辄文学史上如何如何。文学本无史。真正的诗人词家,没有一个是为文学史写作的。文学史只对教书匠在课堂上糊弄学生有意义。

小晏身边的小丫头可不是泛泛之辈。小晏两首最著名的词作就是献给两个小丫头的。一个叫做小苹,见诸《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个是无名歌女,被写在《鹧鸪天》里:“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这两首词作要是放到《花间集》里,除了温庭筠担当得起之外,分量重得恐怕会把其他人的作品压坏的。不仅情重,辞色也重。难怪《宋词赏析》的作者甘作丫环。晏几道显然不是一个随意挥洒的词家,遣词造句严谨得滴水不漏。想来作者也不是个滥情公子,虽然难说用情有专,但以心示爱是可以肯定的。能记得“两重心字罗衣”,也不忘“当年拚却醉颜红”。爱得悉心,写得精致。

精致,恐怕是小山词的一大特色。就精致而言,小山倒是颇有义山风骨。情意绵绵的辞句底下,全都蕴含着山石般的硬朗。区别在于,唐人李商隐的诗句里,猛志固常在,所以大气磅礴;宋人晏几道的词作中,仅止于情爱的多愁善感,所以浅吟低唱,“春悄悄,夜迢迢”。晏殊恐怕不会喜欢儿子这副模样。毕竟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主。哪曾想,会是这么一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晏不是那晏。

但后世的女词家之中,不会有人想去做晏殊身边的小丫环。“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远不及“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亲切可人。大晏“凭高目断”尽是宰相的派头,小晏的“记得小苹初见”,才是女孩子想听的知心话儿。大晏能当高官,但这在小晏却有所不为。就此而言,小晏倒是与柳永相近。不要说小晏于词没有创新,小晏能够不在仕途上用心就是新意。

小山词不算少,《全宋词》存有两百多首。只是读来读去,好像都可以浓缩至上述两首。谓予不信,再列举一首《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一样的情深而精致,只是不知道这首是写给哪个丫头的。小山作词相当自重,很少用村言俚语。然而,将小山词一首首地读过去,会不会产生如此疑问:那样的自重是否也是自闭?文学还是要有点野性才有趣,否则其中的诗意,还真的会把杨柳给舞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