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杨素就出生在这里

 雲泉 2016-03-02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上柱国大将军贺若弼从父辈开始,就因为大嘴巴而身败名裂,被迫自杀的故事,贺若弼的父亲叫贺若敦,因为战功,被封为军区司令,但是在官职上,始终没有被封为大将军,因此而怨恨朝廷,最后被宇文护赐死。

临死告诫儿子,不要乱说话,可惜悲剧还是重演了。

应该说,贺若弼确实是一个大将之才,在沉寂了一年之后,担任吴州总管,在任六年,公元587年,向隋文帝献伐陈十策,得到杨坚肯定,并送宝刀以资奖励。

贺若弼利用种种形势迷糊敌人,在举家欢庆的春节,向陈国发动突然袭击,经广陵攻占京口,夺取南朝江岸重要港口,随后长驱直入,包围建康城。

在建康城外,陈国聚集十多万的部队,以贺若弼所在的白土岗为突破目标,发动轮番进攻,贺若弼却在混乱中,针对书生孔范的部队,重点进攻,随后将陈国十万大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贺若弼在打败陈国主力,进入建康城后,遇到的,却是自己的战友,韩擒虎。

韩擒虎在朱雀门,接受陈国镇东大将军任忠的投诚,兵不血刃地进入皇宫,抓捕后主陈叔宝,战后论功行赏,贺若弼、韩擒虎均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之后两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大嘴巴的名将贺若弼:北周能攻灭南朝,首功是他

2、史万岁:隋朝开国名将,却死于杨广继位前夜

升任大将军后,韩擒虎赴甘肃上任,作为凉州总管,抵御突厥的进攻,公元592年去世,韩擒虎是隋初为数不多,能善始善终的大将,他的儿孙辈也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不过他的外甥却很有名,他外甥的名字,叫李靖。

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杨素就出生在这里

(李靖)

在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请教过贺若弼一个问题,就是:杨素、韩擒虎、史万岁,哪个更厉害,贺若弼笑了笑,给的答案却不在这三人之中,贺若弼认为,最厉害的是他自己。

无论是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还是贺若弼,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生都不低,至少是官二代,但是在隋朝史册上,有一个家族很特殊,杨素就出生在这个家族里。

史册上在记载杨坚出生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名词,叫“弘农杨氏”,印象中是名门望族的代表,弘农是汉武帝年间在函谷关边设置的一个县级单位,位置在河南三门峡市附近。

既然是名门望族,总有个开端,有史记载的弘农杨氏,第一代名人叫杨敞,作为西汉的丞相,和史上最牛的顾命大臣霍光,是同事,他俩合作干过最轰动的事,就是把皇帝昌邑王刘贺给废了,另立新BOSS。

这个新BOSS,就是刘询,也叫刘病己,汉武帝的曾孙,流落在民间,历史崔文章传送门《汉宣帝刘询:历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牢的皇帝》。

新皇帝立了一个多月,杨敞就去世了,然而真正把弘农杨氏推向顶级豪门的,是杨敞的玄孙,也就是孙子的孙子杨震,杨震有个外号叫关西孔子,学问很高,有名望有地位。

在汉代,国家选用人才,叫征辟,啥意思呢,就是皇帝或者高级官僚征召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百姓,让他们来做官,如果皇帝下诏要的人才,我们叫“征”,其他官府要用的人才,我们叫“辟”。

这征辟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一方面可以显示领导的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另一方面,做官成为公务员,你的社会地位,算是得到了国家的肯定,而且还可以再进一步。

但是对于这些有名望有地位,也不愁吃喝的人来说,当官也有烦恼,伴君如伴虎么,遇到个领导心眼狭小的,能力太高,反而出事。

所以杨震直到五十岁才出山,进入仕途,因为他的名望和办事能力,刚进官场,就进中央任职,从太仆、太常,到司徒,最后进阶太尉,位列三公,相当于后来的兵部尚书。

征召杨震的那名领导,叫邓骘(读 zhi),他的妹妹是汉和帝的老婆,东汉有名的女政治家,邓绥,历史崔传送门:《邓绥:其实我只想做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

东汉盛产垂帘听政的太后,还有权倾朝野的宦官,也就是太监,太监系统和士子阶层是死对头,两边都是为皇帝办事,但是太监吃亏的地方,在于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历来太监的名声都不好。

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杨素就出生在这里

(太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愿净身的,还有一种是战俘)

杨震也和其他正直的官僚一样,经常上书,抨击宦官,因为这得罪了中常侍樊丰,公元124年,杨震被辞退,遣返回乡,路上喝毒药自杀了。

杨震的死,没有为弘农杨氏带来不利的影响,反而成就了他的儿孙们官运亨通,次子杨秉接了父亲的班,四十岁才接受征辟,最后官拜太尉;孙子杨赐是汉灵帝的老师,公元182年,升为太尉。

在东汉末年,唯一能和弘农杨氏对比的大家族,就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汝南袁氏,同样拥有“四世三公”的名头,但是袁氏的结局因为袁术和袁绍的关系,家族分裂,地盘被曹操吞并,而弘农杨氏,杨赐的儿子杨彪,继续着官场沉浮,老板先后有董卓、曹操和曹丕,公元225年去世。

家族的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希望取皇帝而代之,比如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也想当皇帝,只是最后身败名裂了,比如东晋的几个家族,一直有这个心,只是其他因素的制约没成功。

而杨氏家族在隋朝之前,最接近帝位的一次,来自西晋。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接受魏元帝的禅位,建立新政权,国号就是晋,国都在洛阳,公元280年,司马炎平定孙吴,统一全国。

西晋建立初期,有三位权臣因为来自同一个家族,而名声显赫,分别是杨骏、杨珧、杨济,杨骏官拜车骑将军,临晋侯,更是司马炎临终时的顾命大臣;杨珧官拜尚书令,卫将军;杨济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

而他们能如此显赫的原因,除了深厚的家族背景,更是因为两个女人,第一个女人叫杨艳,来自弘农杨氏,是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父母都死了,生活在舅舅赵俊家里。

因为长的漂亮,会书法,尤其擅长女工,更重要的是来自大家族,杨艳被司马昭指定给了司马炎做太子妃,江湖传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杨艳的面相很好,看相的算命先生说她是大富大贵之相,司马昭才作的决定。

杨艳在做皇后的任上,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生晋惠帝司马衷,第二件选定贾南风为太子妃;第三件促成堂妹杨芷进宫,并成为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

而杨芷的父亲就是杨俊。

杨俊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成为国丈后,官职从司马,迅速升为镇军将军,之后又迁为车骑将军,在没有足够军功的情况下,被封为临晋侯。

单单只是车骑将军,显然满足不了杨俊,正好,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开始沉湎酒色,杨俊利用这个空档,接过权力,迅速填充自己的实力。

等到晋武帝驾崩,杨俊已经是朝堂唯一的顾命大臣,官拜太傅、大都督、假黄钺。

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杨素就出生在这里

(皇帝的信物有很多,这是和田玉造的钺)

假黄钺是什么官?假是假借的意思,黄钺就是黄金所铸的信物,代表着皇帝,假黄钺一般用于大臣出征前线,给的封号,代皇帝亲征的意思,皇帝是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内政外交军事一把抓。

但是很多地方,皇帝去不了啊,分身乏术,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代表皇帝的信物,意思是这个东西到了,就代表皇帝也到了,电视剧里,经常有句台词,叫“如朕亲临”,就这么个意思。

杨俊权势熏天,以及杨珧和杨济,一文一武,再加上前来归附的文武大臣,杨氏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官场,当然,无论多大的权势,总会遇到反对者,而杨俊遇到的却是一个团伙,由皇后贾南风和司马皇室成员组成。

其实这个贾南风能成为皇后,杨艳的功劳最大,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为了把女儿选进宫,贾充的老婆郭氏贿赂了皇后杨艳,让她帮忙将贾南风送进东宫,成为太子妃,两家还能结成利益同盟。

当时司马炎给儿子预选的太子妃,是司空卫瓘的女儿,但是经不住杨艳的枕边风,以及太子太傅荀顗(读 yi)的劝谏,才选择的贾南风,不过后来卫瓘和贾南风对立,被贾后诛杀卫氏满门。

公元290年5月,司马炎去世,同时太子司马衷转正成为皇帝,而贾南风也就成了皇后,作为国戚,贾南风也想提拔她的亲人们,高官厚禄,甚至自己参与政治,获得更大的权力,然而这一切,在杨俊面前,显然是不可能的。

作为反抗,贾南风派人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由他们进宫,利用他们的权力,诬陷杨氏谋反,杀死杨芷、杨骏、杨珧、杨济,还夷灭了杨俊三族,几千人伤命。

这算是一场夺权的政变,胜利者贾南风执掌朝政,却因为毒杀司马昭的长子,太子司马遹(读 yu),成为赵王司马伦勤王的借口,杀死贾后,司马伦控制朝政,并在公元301年,自立称帝,而后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八王之乱爆发。

幸运的是,弘农杨氏家族够庞大,而随着五胡入华,为了家族利益,杨氏开始在北方政权中任职,在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杨氏成员叫杨播,他的曾祖父杨珍进入拓跋珪的北魏体系,此后世代为官。

杨播的亲戚里头,有个大人物,她就是被称为千古一后的冯太后。

冯太后的亲戚这个名头,在北魏孝文帝那里,相当的吃得开,杨播讨柔然、征南朝,被升为太府卿、安西将军、华州刺史,赐爵华阴伯。

此后,北魏分裂成为东西魏、北齐和北周,宇文邕平定北齐,接下来我们的主人公杨素开始主场。

隋朝重臣杨素,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大家族里,他的爷爷叫杨钧,和这个杨播,处在同一个时代,是杨播的族弟。

-------------完---------------

谢谢转载、分享

我的私人微信:289950983

关注“中国历史名人”公众号:lishi_cu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