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这道题其实完全是考记忆和知识,A是康熙浆胎青花,B是明末哥釉青花,关注过类似藏品的朋友肯定比较容易区分,光看图有点难。浆胎和哥釉都是明清景德镇瓷器中的特殊胎釉工艺,胎、釉配方都与传统透明釉、白釉瓷器不同。两者区别在于:哥釉是仿制宋元哥窑,主动追求釉面开片,出窑后随即给开片染色;浆胎则是追求釉面的粉润感,开片属于传世后自然染色,清中期多用白釉浆胎工艺仿制宋定瓷。就表面观感看,哥釉的釉质和开片比浆胎要更加硬朗一些。分析:近年来古玩艺术品的持续回流,使广大藏友接触了大量风格特殊、价廉物美的清代外销瓷,其中雍乾粉彩外销盘无疑是大宗。外销瓷虽然风格上有异域特征,但胎、釉、彩原料和工艺基本与内销瓷相同,因此鉴定时并无太多特殊性。图A这件器物属于2010年以前的仿品,因此仅看纹饰,在粉彩彩料上与典型的雍正宫粉、蓝彩、绿彩都有较大差别,比较容易鉴定。图B这类器物在外销瓷中有一些特殊,盘子是典型的景德镇制品,而彩料显然与雍、乾传统粉彩不同。对其出处尚有一定争议,个人认为这类是属于景德镇白胎欧洲加彩,属于外销瓷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此暂不详表。分析:我们都知道翠毛蓝、料分五色是康熙青花的重要特征,仿品自然也会追求这种效果;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康熙瓷都具有翠毛蓝、料分五色的典型特征。这道题目就是基于此而反其道行之。具有典型康熙瓷青花特征的A图制品是一件仿品,康熙青花山石经典的斧披皴分水画法,现在可谓已经仿制得惟妙惟肖,但青料和整体协调性上尚有差距,如果看底图就更加容易判断了。B图器物则是一件发色相对灰穆的康熙青花真品,画工没有那么精致,青花色阶也较少,但是件真品哦。分析:这两件都是具有明中风格的青花缠枝花碗。明早、中民窑制品这几年好像仿品技术没有太大提高。A图器物具有弘治深圈足的特征,但修足方式、青料等都与明中有差距;而B图器物则是比较常见的明中青花缠枝莲托杂宝纹碗,一般断正德。分析:吹釉工艺是自传统蘸釉、荡釉等施釉法之后,在清代发明的新工艺。传统吹釉一般用一端蒙纱布的竹管蘸釉浆后吹到坯体表面,通过控制吹釉遍数,使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度。当然,也可以利用这种工艺制造特殊的釉面效果,比如B图是我们熟悉的洒蓝,就是故意将蓝釉浆料吹出斑斑点点的效果,从而造成特殊的审美趣味,它其实和祭蓝一样,属于高温釉。而A图则是我们所谓的翡翠釉,通过在浅绿色釉面吹出斑驳的深绿色斑块,形成装饰,它是属于低温釉的,某种程度上说和粉彩彩料类似。明清瓷器中的绿釉绝大多数是低温釉,属于高温釉的较少,比较典型的是康熙时期的绿哥釉。附一件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康熙御用瓷特展上的高温绿釉双陆尊。这个展览很好,好像最后一周了,有条件的快去看哦。分析:康熙五彩是康熙瓷器的大宗,也是五彩瓷发展的成熟品种,很多朋友都有收藏或上手。康熙五彩有种特殊的精气神,五彩被称为硬彩,康熙五彩瓷整体感觉尤其硬,我觉得这个“硬”,不仅仅是材质和色调上的,是一种总体气质。如果从这个角度讲,仿制到位的康熙五彩并不太多。比如图A这个龙纹罐,不论釉面的僵白感、彩料的偏差还是纹饰的呆板,离真品尚有一定差距。而图B这件器物虽然只是一个侧面纹饰,它的型、彩、绘的整体协调性则要比图A器物好得多。前一阵在华夏收藏网公众号刚好发表过一篇介绍康熙五彩的文章,叫《从一块康熙瓷板看成熟五彩瓷的彩料呈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华夏收藏网公众号(cangcom),并在微信“搜一搜”中搜索“奚风瓷谈”。分析:清中期民窑中有很多底部不施釉的青花大盘,题材、数量都很广泛,比如我们熟悉的雍正一把莲、乾隆过墙龙等,这类我都归为砂底大盘。砂底大盘由于较常见、档次不高,所以也较易仿制,十年前就有不错的仿品。A图这个盘貌似画的较好,但造型不够准确,青料与清中有明显差异,为仿品。如果再看看胎骨和修足,可以进一步确定这一答案。B图是清中偏晚的制品,与常见砂底大盘的风格不太一致,放这里故意混淆视听的,您选对了吗? (完) 你是否还是意犹未尽? 那就回复“大咖”查看上篇解答 再来挑战“古玩大咖”一次!
华夏收藏网(www.cang.com),专注于古玩/艺术品收藏13年,是国内最大的收藏交易品平台,包含拍卖、鉴定估价、地摊、古玩城等特色栏目,拥有超过1800万件藏品,200万收藏爱好者,拥有像奚风瘦马老师一样的专家200多位,藏友们如果有藏品需要进行鉴定估价,可以上华夏收藏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