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关于《故都的秋》一文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概述,并就教学处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主旨争鸣
1.颂秋说
原巧花老师《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①一文认为,作家写作《故都的秋》是为了颂秋。从客观方面看,“‘清、静、悲凉’正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从主观方面讲,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冷落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罗崇祥老师《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②一文也持同样的观点:“郁达夫以忧伤、悲凉的感情基调,怀着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低声吟唱出了一曲故都之秋的悲凉颂歌。”
2.悲赏说
马彦红老师《试论〈故都的秋〉的思想情趣》③认为: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3.颓唐情调说
易前良先生《悠悠的态度,颓唐的情调——〈故都的秋〉赏析》④认为,《故都的秋》所要表现的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悠悠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颓唐的美。易先生指出,十九世纪衰老颓败的北平是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走向衰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世界潮流中于事无补,对饱受传统文化濡养的知识分子来说,却具有极大的亲和力”,“现实的天空中布满了阴霾,知识分子用它浇心中的块垒,愈浇愈愁,愈愁而愈浇,久而久之,在中国文人心灵中积淀成一种颓唐的审美心理定势,悠悠地陶醉于传统的精致美感里”,因此,生性感伤纤弱、性情飘逸的郁达夫更容易趋尚这种陶醉。
4.恋国忧国忧民说
邱洪慧老师《悲秋情怀与恋国情结的融合——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⑤认为,“在深沉、悲凉的故都的秋的表面,实则透着作者对故都、故国——祖国的无限的眷恋、向往和挚爱之情”。邱文援引郁达夫大量的语句论述“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郁达夫的一生”这一观点,同时结合景物描写进行比照分析,指出“这大量笔墨勾勒、渲染出的沉郁,幽远,悲凉的秋景……是作者热烈的爱国心和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交织着的一曲爱国的秋的悲歌”。
张树生先生《〈故都的秋〉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⑥认为,《故都的秋》具有“色调清静怡适、悲凉深沉”、“滋味快而且沉”的特点,之所以如此,取决于郁达夫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故都的秋》中表现的正是郁达夫在民族危机面前有着忧国忧民的急切情绪。
周美珍老师的《〈故都的秋〉主题探究》⑦、李建洋老师的《浅论〈故都的秋〉的情感内涵》⑧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故都的秋》奏响了一曲悲凉的颂歌,爱国成为其主旋律,为写秋文章增添了另类的音符,别样的旋律,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作品中悲凉表象的后面,蕴藏着作者如火的激情”。
5.陶醉自然、钟情文化说
段崇轩先生在《故都的魅力在哪里》⑨中指出,故都之所以能吸引、感动郁达夫,一是由于故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为大批的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二是由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让无数现代知识分子安居在一种博大而温馨的精神家园里”。因此,“故都的自然和人文,接通了他最深层的文化心理,他在这里感觉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宁、充实和满足”。
陈元娟老师《〈故都的秋〉文化内蕴浅析》⑩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提出《故都的秋》是作家为了“细品文化,追求恬静”的观点。陈老师列举郁达夫关于北平的一些句子,如“五六百年来文化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等等,指出郁达夫“‘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为的是细品数百年荟萃的文化,保有这自己民族的精神财富。”
6.礼赞、感伤说
孙廷忠先生《爱的悲啼——郁达夫〈故都的秋〉象征意蕴探》11指出,《故都的秋》运用象征与写实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故都北京城的礼赞和感伤之情。“以‘皇城’为代表的‘故都’破落而颓废的人文景观象,暗示着中华‘首善之区’可爱中的可悲,于貌似客观地再现中充溢着作者精神的‘自叙传’和主观的外化:为以‘皇城’所代表的老大帝国的破落和衰败而悲凉。”对“都市闲人”孙先生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这些“都市闲人”“在那风雨倏忽的清秋时节,表面温文尔雅得令人可爱,温良敦厚,从容恬静得教人可亲,然而透过这文质彬彬的神态,缓慢悠闲的谈吐,却是一副听天由命,任世态炎凉,逆来顺受,怯懦而麻木不仁的众生相,教人可怜又可悲”。
王茂恒先生的《〈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12从郁达夫超功利的人生态度这一角度,提出了与孙廷忠先生相近的观点。认为《故都的秋》“既表现了‘秋’严厉、萧索的一面,又表现了‘秋’深沉、幽远的一面,处处使人感到‘中国的秋的深味’”,“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礼赞和挚爱之情”。
7.关注生命、执著追美说
付水怒先生《悲凉背后的独特情怀———品味〈故都的秋〉》13认为,《故都的秋》“蕴涵着作者一以贯之的对普通卑微生命的关注与赞赏,体现了作者心中对美的执著追求和独特理解”。在付先生看来,郁达夫“以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勾勒了‘小院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和‘胜日秋果’五幅故都秋景图,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彰显着普通生命的本色”,“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
8.恬静闲适说
刘改棉老师《关于〈故都的秋〉的思想内容》14一文,从文章主体部分景物描写的特点入手,对“清、静、悲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清,为清淡,寡淡,淡雅,恬淡”;“静,为宁静,恬静,闲适”;“悲凉,一为景色,如凉风,凉雨;一为作者的心境,由秋色透露出来的者的孤寂优郁之感,但此却是淡淡的,并不能冲淡作者浓浓的欣赏‘清、静、悲凉’的情趣。”因此文章是作家“恬静、闲适心情的写照”。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苏建忠老师。他在《不清不静不悲凉》15一文中也对“清”“静”和“悲凉”提出自己的见解。“‘清’字当为‘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之意。‘来得清’,即是指这秋来得纯正,来得彻底”,“‘静’字当为‘没有声音’之意。‘来得静’即是指这秋来得悄无声息”,“‘来得悲凉’是说这秋的到来能够使人产生悲凉之感”。因此,他认为,“文章中所表现的并不是‘悲凉’之感,而是一种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9.秋士心态说
钱虹教授《渴慕清静的秋士心态与细、清、真的艺术追求》16一文认为,“对于南方的秋天的遗憾与不满,促使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北上青岛,又从青岛赶来北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她从“清、静、悲凉”之中读到了作家“之所以那样痴迷、留恋北方的清秋以至不惜贬抑南方‘赏玩不到十足’的秋意的内心隐衷”,因为郁达夫本人崇尚小品文的“清”与“真”,所以才能写出“北国秋天特有的清高、清朗、清净、清闲与清幽,使人原本浮躁、郁热、烦闷、浑浊的心绪得到净化与升华”。因此《故都的秋》反映的是作家“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嘈杂的‘秋士’心态”。
10.灵魂的清醒与独立说
邓宇萍、胡峡在《灵魂在高处——郁达夫〈故都的秋〉解析》17一文中指出,作家将“北方那种淳朴厚重、清醒安静,与南方追名逐利、浑浑沌沌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赋予了秋更高的人格内涵,打破了一般文人学士只把秋当成忧愁伤感的抒写对象的局限”,文章主旨也就“并非象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忧郁伤感的悲秋情怀。而是一反常规,以别样的秋境写出了高雅脱俗、清淡纯朴的人生境界。表现出对真实自然、纯净安详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这种心态追求正好体现了作者不附媚于庸众、敢于横清流而卓立,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人生态度;自有面对芸芸众生,我自灵魂在高处的清醒与独立”。
11.追求说
陈鹤、廖敏两位老师在《消沉只是表象,追求才是本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18一文中指出,郁达夫是以“欣赏与调侃的神态”写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作家既有“一种渴望沉醉的心理”,又有“在灰色理想之外的另一种严肃的不懈的努力”,“通过外界的感发,内心自省,从而使自我坚强起来”,“不再是玩弄自己、欺骗自己的人,而是将痛苦担负在肩,背起生活十字架的强者,尤其是在他呼唤了以生命换秋天之后,就更是一位赎罪的耶稣,但愿在苦痛中拯救和完善自己的形象了”。因此,从全文看“郁达夫的这种审美倾向本质上不是厌弃人生,而是热爱人生,消沉只是他的表象,反抗才是实质”。
12.趣味说
孙绍振教授在《〈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19一文中运用“还原法”论证《故都的秋》乃是表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大雅大俗”这一观点。孙先生在“还原”时以老舍《济南的秋天》与《故都的秋》作对比,指出“老舍对于色彩的欣赏显然偏重于鲜艳。而郁达夫恰恰相反是逃避鲜艳的”,“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故而显示出“超越了日常的世俗的趣味的”“含着‘高雅’的意味”的“淡雅”。
13.文化乡愁说
肖震山《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20一文认为,郁达夫笔下北平的秋天,“是他偏执情感观照下的心灵季候,是苍茫心绪和历史沧桑感与故都风物的化合”。在本质上,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郁的这类作品“既是文人士大夫悲秋伤世文学传统的延续,也是由于对离乱现实的切肤之痛,它传达了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14.迷恋说
李在琴老师在《〈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迷恋》21一文中认为,《故都的秋》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作家迷恋“秋蝉的衰弱的蝉声”、北方的雨、铺得满地的槐树的落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甚至是念错的歧韵,这是因为“故乡总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在郁达夫眼里,北平的意义,不仅仅是故都,政治的中心,更是中华母亲的象征”,作家不远万里赶到北平,“是来寻根中华母亲,朝圣中华母亲,顶礼膜拜中华母亲的。”
15.追寻深沉说
江锡铨教授的《追寻深沉——〈故都的秋〉赏析》22认为,“《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诗如画的、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那是一种超常的深情”。因为追寻深沉,所以《故都的秋》“更像是一首中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礼赞和追寻”;因为追寻深沉,所以《故都的秋》更能反映作家写作该文前后的思想情绪——“抑南扬北”,“对于人在南国之秋中只能‘混混沌沌’度日的鄙夷,似乎还保留着“决计离开杭州”的余愤。”
16.众因说
胡群秧老师在《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23一文中认为,郁达夫之所以在《故都的秋》中流露出忧郁感、孤独感、冷落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由郁达夫的家庭背景、求学之路、事业挫折、婚姻纠葛及社会环境原因使然。胡老师进而以大量的篇幅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一一分析,指出《故都的秋》中流露的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乃是众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冰峰老师的《〈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性格情趣》24也认为《故都的秋》中所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
二、教学处理
综观上述各家观点,不难看出,论者基本上是从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作家身世背景、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审美情趣,乃至婚姻遭遇等方面,作为切入文本、解读文本、寻求主旨的依据,或侧重一两个方面,或侧重多个方面,论证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说服力,读者很难是此非彼,甑别出一个能统摄其余的观点。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此,我们提供几种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1.遵循一说,单面拓展
意谓只选取一种观点,在单一层面上拓展,从而将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使课堂呈现出深度认识的美。比如张俊峰老师在《〈故都的秋〉备教策略》25中,这样设计: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段文字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两处“空白”:一是“秋士”出自哪里?它为什么会成为成语?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东坡的《赤壁赋》这两篇赏秋文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关赏秋的诗文还有哪些名家名篇?二是中国的文人与秋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呢?
这一目标只取“秋士说”,但又没有在主旨意蕴上多作纠缠,而是从文本的“空白”入手,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拓展,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其可能地深入认识与感悟“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管选取何种主旨观点切入,都必须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进行切实有效的探求,而不能架空分析,作机械的比附与抽象的说教。
2.介绍众说,引导探究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故都的秋》主旨的多样性为这一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上述有关观点介绍给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确定研究重点,借助作家评传、期刊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以研究性小论文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3.回避主旨,品析美点
诗一般的语言是《故都的秋》的美点之一。文章语言精美,内涵丰富,耐为咀嚼。教学中,不纠缠于主旨,不将文中的审美意象作实景解读,不与作家的生活遭际等外在的因素牵连,而将目标定位在品析语言韵味上同样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设计。如,有老师先将文章第三段进行这样的改写:
在北平,你不出门去,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房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中,你会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
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秋草。
然后让学生与原文对照,找出两段文字的差别,在师生共同的品析中,达成认识:平淡的叙事、平淡的语言,是不能打动读者的。而郁达夫注意细节的描写,以渲染清幽之境,注意选用恰当的修饰词语,以突出环境特点;注意在行文中融进孤独、寂寞、悲凉,寄情于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样的教学处理既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感悟作家的情怀,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家语言运用的技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意与境浑的意境美、情意相谐的内涵美、意象构成的组合美、素淡清幽的色彩美、美妙动听的音乐美,以及写景与哲思完美结合的结构美,等等,都是文章美点。仔细品读同样也能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滋养。
【注】
①《名作欣赏》2005年第9期
②《甘肃教育》2006年8月
③《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④《名作欣赏》2002年第5期
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7月
⑥《语文学刊》2002年第5期
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
⑨《中学语文园地》2002年10月
⑩《文学教育》2008年第5期
11《名作欣赏》2007年8月
12《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2004年 12期
13《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6月
14《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月
15《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11月
16《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17《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2月
18《中学语文》2004年7月
1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2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22《名作欣赏》2002年第5期
23《语文学刊》2006年第1期
24《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9期
25《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7~8期
2.《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作者:周美珍《语文教学与研究》
(来自http://www./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48&id=9493)
古今中外的文人作家,对秋或歌或悲,要么直抒胸臆、热情颂秋,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要么写得萧瑟暗淡、愁情悲秋,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而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这是郁达夫在《沉沦》中借主人公之口发出的呐喊,这也是他的心声。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他的《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表明他对祖国的爱就有多深。在这篇精致的散文中,作者不但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传递出他的爱国情愫,一种离乱人心底难以言说的心声—
—富国强兵,驱逐列强。
一、感时伤怀,抒写悲情
《故都的秋》在表现悲情一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当时由于日寇入侵,中国北方烽烟四起,国家内忧外患,就像杜甫《春望》所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作者辗转回到故都,面对熟悉的一草一木时,更增添了作者的愁绪。古语说:“春女思,秋士悲”,一种自古以来的文人的悲秋情结顿时涌上心头,“秋之入心,愁也”。因此,文章的感情基调始终是悲凉、忧伤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悲秋之感油然而生,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生活中的平常之景,笔下的秋景却给人以落寞之感:独自住在“
皇城人海之中的一椽破屋”中,“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感悟“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写出秋天的萧索和冷落,这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所表达的意境是一致的;几根“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秋草,象征着生命的衰竭与凄凉,令人触景伤情:所有的景物都笼罩在“灰沉沉的天底下”,萧条,冷落,使人愁情暗结。作者一共选取了五幅画面: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来表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所选取的颜色也都是冷色调,如白色的芦花、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灰土、淡绿微黄的枣子颗儿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郁达夫语)。郁达夫眼中的秋景无不蒙上了时代的阴影,打上了作者个人主观感情的印迹——孤独、悒郁。
这是一篇悲秋之作,而作者并非为景写景,为文造情,而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道:“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作者将时代的阴影、个人的悲剧融入到秋景之中,这种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的特点其实是作者内心“清、静、悲凉”心境之秋的折射;是北国之秋——不,是当时整个中国“清、静、悲凉”的社会现实的浓缩。
二、语轻情重,悲中含喜
在《故都的秋》中, 作者选取北平秋天特有的自然风物来写,
弥漫着古都的气息,渗透着作者由衷的喜爱——坐在院中能看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觉得秋高气爽,心清气定;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还有能点缀北国秋天的槐树,特别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出了落蕊的柔软、细腻,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再看“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可见,作者对北国的秋雨情有独钟,故都的秋雨清新、缠绵,写出了故都的无限秋韵;特别是写秋果更是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赞美:“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称果子成熟时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笔触所及,从院内到屋外,从天上到地上,有声有色,以动衬静,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表达了作者在饱尝故都秋味时的惬意心情。“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主观世界”,这是郁达夫眼中的秋景,一种打上作者主观情感的秋景,作者在描绘故都的秋景时涂抹上了一层灰色、感伤的色调,且悲且喜,悲喜交集。作者将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进行对比,认为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认为江南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认为秋不是名花,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而表现自己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三、故都之恋,故国之爱
作者对故都北平的挚爱是由来已久的,在与《故都的秋》称为姐妹篇的《北平的四季》中,郁达夫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作者从未在北平久住,但对北平却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在国难深重的当时,郁达夫一程程南去,再没有重践斯土,却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可以说,爱国是郁达夫不渝的信仰,是《故都的秋》的最强音。
海子——一个极富灵性而忧郁的文学天才,在他度过短暂的二十四个春秋后卧轨自尽,像颗流星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在人们的惊诧的目光中,只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遗愿;川端康成——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世人歆羡的文学泰斗,在他度过了七十三个年头后打开了煤气,提早结束了生命,给人们留下了“花未眠”的无限遐思。他们的人生都很不幸,海子是从贫瘠而广袤的大地走来的孤独的魂灵;川端康成幼年父母双亡,之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在他们的人生扉页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孤独。他们的心灵是孤寂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荒芜的,极容易走向极端……
而郁达夫在他短短四十几个春秋里,身处乱世,饱经忧患,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遭遇妻离子丧、母死兄亡,人生的悲苦,身世的可堪,形成了郁达夫忧郁敏感的特质。“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故里度秋风”,国仇家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自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尽自己的能力作了许多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事情。正因为郁达夫充满爱国热情,爱国成为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才促使他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才使他在遭遇人生的种种不幸和痛苦时没有倒下。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不是矫情,而是作者的真情罄露,既表现了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眷恋和向往之情,又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爱国之情,正如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蕴含的真情一样。郁达夫在《写作闲谈》中说过:“法国批评家说,文体像人;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情造作的人,自然总会流露一点真性情出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故都的秋》写于1934
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也有几十年了,至今经久不衰,成为一代散文名篇,笔者推测,这与它语言的清新、意境的隽永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是分不开的,尤其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故都的秋》奏响了一曲悲凉的颂歌,爱国成为其主旋律,为写秋文章增添了另类的音符,别样的旋律,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3.《故都的秋》写的是文化之秋
作者:张鸿彬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长期以来,是悲秋还是颂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截至目前,争论的结果有二:要么各执一端,自圆其说;要么游走两端,折中处之。但无论哪种解读,都会造成牴牾:既然颂秋,何来悲凉?既然悲凉,何来颂秋?这也势必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似是而非,迷糊而过。窃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该文的题材都作出了众口一词的误判: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这种所谓的“共识”,长期以来无人怀疑,使大家无一例外地陷入自以为得,实则迷糊的境地之中。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造成误读的“结”在哪?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仅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劈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便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的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
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它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的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各景不一)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残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一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一瞬,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是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老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应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解着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磨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张鸿彬,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郑利玲
4.
《故都的秋》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
高冰峰(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15600)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201306)
1934年7月,郁达夫挈妇将雏从杭州上青岛,8月去了北平。在催稿的情况下,他于17日晨起后随即写下了《故都的秋》。①该文虽为急就章,但堪称现代散文经典名篇,长期以来都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然而,多年来围绕此文的探讨与争论从未停歇,见仁见智。这足以证明此文有着多重魅力和丰富内涵,为了更好地发掘其教学价值,本文试就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做一梳理,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故都的秋》文本解读综述
1.表现对象:故都之“秋”、郁氏之“秋”、文化之“秋”,还是生命之“秋”?
关于本文的表现对象,钱理群曾说:“郁达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体验)北京的秋天,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了真正的‘北京文化’(在他的笔下,‘北京人’对待自然、生活的品尝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欣赏者与表现者。”②也就是说钱先生认为此文的价值在于更多地表现了故都之“秋”。这种看法可称为“故都说”。
陈日亮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的,全然只是郁达夫的秋”③。这一说法则是“郁氏说”。
“文化说”。易前良认为,《故都的秋》“是从数千年传统文化里流出的陈年佳酿”,“《故都的秋》最能打动我的就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悠悠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颓唐的美”。④肖震山也持此说:“郁达夫散文笔下北平的秋天……在本质上,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它传达了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⑤
梁平则持“生命之‘秋’”说。他从南北之秋的对比分析入手,认为《故都的秋》从“文思”看,表现的“不是两种秋天,而是两种生命形态”;从“主题”看,“不是向往故都之秋,而是向往如秋的厚重人生”,“无论是故都之秋还是南国之秋,只是作者借以感发生命的媒介,它们本身并不是文章的终点和主旨。文章的最高意味在于,通过故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象征性地表明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并选择、赞美像故都之秋一样‘清、静、悲凉’的生命形态”。⑥
以上四种说法,“故都说”与“文化说”可为一类,侧重于对文本内容客观性的分析;“郁氏说”与“生命说”又可为一类,侧重于对作者主观性的体悟。
要解决这些分歧,我认为,首先应该尊重本文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的根本属性,即作者是通过写故都及其文化之“秋”来抒发其主观感受、表现其人生态度的。郁达夫作品的风格,正如温儒敏所言,“郁达夫别具一种生活的‘吟味力’,他以自身体验乃至个性、气质去咀嚼漱涤万物,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产生情感交流。所以他笔下的景致,与其说是自然景物客观的拍照,不如说是抹上了主观色彩的风景画”⑦。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个性特点和抒情色彩。而文本所叙写的主要是院落、槐树、秋花、秋雨等寻常秋色,但其间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主观感受———悲凉。
所以,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2.感情基调:欢喜、清静,还是悲凉?
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多数人认为是“悲凉”。对此,徐西前、赵文峰结合文本内容作了细致分析:“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写蝉写声,首着一‘衰’字。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写树写枣,首着一‘风’字。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⑧
而朱晓芳则对郁达夫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限眷恋与满心欢喜”进行了剖析:对生命“发乎浓情的眷恋,使得郁达夫对于秋景、秋色产生了别样的眼光,这眼光里分明闪烁着无限的欢喜”。⑨
此外,还有人持“清静说”。钱虹认为“‘清’与‘静’,正是解读与领悟《故都的秋》的奥妙所在”,文章表现了“作者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嘈杂的‘秋士’心态”,“一种完全宁静松弛甚至不无闲适的心态”。⑩
我赞同“悲凉说”。因为作品的感情基调是可以通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倾向来认识的。那么,对故都的秋,作者是赞美还是感伤哀怜呢?
对此,教参说:“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这是一种较为中庸的观点,但有值得商榷之处:在一种“忧郁、孤独”的心境中,作者怎么去“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呢?比如,我们能说韦应物写“独怜幽草涧边生”是在赞美涧边幽草吗?情从景出,如果我们切实关注一下文中细腻描写的那些景象———牵牛花的蓝朵、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落蕊、秋蝉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这些景象,显然跟“赞美”一词没有多少关联。正如陈日亮所说:“在《故都的秋里》,作者何尝对种种衰亡的生命有过赞美与歌颂?……他只是在抒写对秋的悲凉的主观感受,表现他作为一个文人的审美自觉。”
所以,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现的“种种衰亡的生命”正好显示了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情感态度,并由此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对比之下,“欢喜说”也许是受了作者在首尾两段中所抒发的“眷恋与向往”之情的误导,而“清静说”则未能触及文本与作者心灵的深处。
3.悲凉美的来源:传统情结、身世性格,还是创作背景?
关于传统情结,孙绍振认为“郁达夫式的悲秋,固然有中国文人传统的血脉”,然而,“历代秋的主题……都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世人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孙先生这一见解是很敏锐的,但用“享受”一类的词来描述郁达夫的秋心是否恰当呢?当作者坐在那一椽破屋中,静对满院的落花,耳听秋蝉的哀鸣,此时他心中更多的应该是生命的哀感吧。时世的艰难、半生的沧桑、人事的流逝,都足以让他在这秋日的景况中唏嘘感慨、顾影自伤。所以,我认为就悲秋情结而言,郁达夫有着对传统的变异,更有着对传统的皈依。
关于身世性格,笔者曾撰文论及:“从身世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白色恐怖的威慑,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从性格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忧伤孤独的性格,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他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回国后,他说:‘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使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是爱子龙儿的夭折给他打击非常之大”(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侧重,主要是从文本之外来探讨悲凉美的来源。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妨采用综合法: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二、教法举隅
《故都的秋》是深受语文教师喜爱的一篇文章,该文的教学设计也非常多。在此我挑选了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法作一简介。
1.美感审读法
彭尚炯在执教该文时,“注意挖掘内在的美学因素,引领学生进入审美的境界”,教学过程为:通过分析“愁”字字形(愁人心上秋)和引用与秋愁有关的古诗词导入课文,营造审美艺术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欣赏(欣赏课文中的五幅写景画面、学生朗读片段、交流审美感受)→教师点拨,升华学生审美感受(点拨并提问“作者为何要插入对牵牛花花色的赏评”“作者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要作细腻的描述,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适当补充背景知识)。
彭老师这种教法关注了学生的审美活动,也很能体现本文作为一篇美文的内在价值。这种教法的难点在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本文内在的悲凉之美,重点则在于如何针对学生的朗读、交流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就教学内容看,这一设计关注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但对文章首尾的抒情和比较衬托则未加关注,其实,这部分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和情感内涵可供品赏。
2.对话生成法
连中国执教该文时采用了师生对话、动态生成的方法。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首先要求学生“以‘诵读’和‘品味语言’为媒介,结合自己有关秋天的生命体验,在最感兴味的地方,谈谈在作者笔下感受到了怎样的一个真切的秋天?”。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先后交流了对陶然亭芦花之漂泊、钓鱼台柳影之孤瘦、秋天虫唱之凄婉、玉泉夜月之清寒、潭柘寺钟声之清寂的感受,顺次得出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品读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差异;随后,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品味槐树落蕊一节文字,通过师生对话从中读出秋之令人寂寥与伤感;接着师生模仿闲人雨后斜桥对话一节,细细体味其中所蕴含的秋意与人事沧桑感慨;最后,学生交流品读第三段所得的悲凉感受,师生在此基础上探究得出“生命的昂扬蓬勃是一种美,生命的悲凉陨落也是一种美”这一结论。
连老师的教法妙处在于:首先,设计了一个有效的问题,结合生活体验谈阅读感受的做法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其次,注重语言品味、诵读体味的教法很适合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深沉的特点;此外,在对话中有效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美学特质进行的探究则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也解决了本文解读的一个难点。这种教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对教师的教学功底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三、我的教法
我曾采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教学《故都的秋》,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作者在同一时期写的写景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学生整体感知两篇文章,初步把握两文的内容和写法;其次,学生自主选择比较点,围绕该比较点细致品读原文,在文中找出相应根据,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亦可根据学情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比较点);再次,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追问点拨;最后,师生汇总比较结果,归纳郁达夫写景散文的特点。
5.因悲而爱,因爱而喜
——《故都的秋》之情境多重韵味解读
范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原载《文教资料》2015年第7期总第675期)
摘要:历来《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教学大多从“悲”字着眼,将其赏析成颓废悲啼之曲,而忽略蕴含其中的丝丝暖意。《故都的秋》渲染的北国之秋的境界确实悲凉,但从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优美隽永的语言及作家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出发,能品味出作者浓浓的愉悦眷恋之情。由此感悟作家因悲而爱、因爱而喜的情感变化流程及蕴含的闲适、悲凉、眷恋、喜悦等多重韵味。
关键词:《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篇目之一,作为写景状物单元的一篇文章,承担着让学生感悟其艺术构思、优美隽永的语言及作家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从而进入审美境界的教学目标。但是,历来中学语文教师对《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着重于“悲”的分析,而忽略蕴含其中“喜”的情怀。本文在把握作者因悲而爱、因爱而喜的情感流程的基础上,探讨《故都的秋》境之悲与情之喜情感的多重韵味。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悲
正如郁达夫先生在文中提及的,秋天“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不管是中国文人还是外国诗人,亦或牢狱里的囚犯都有相同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意绪。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强调作者“寂寞、惆怅”的心境,学生“走马观花”地浏览也能抓住“清、静与悲凉”这几个字眼。然而,北国之秋究竟悲凉在哪里?
(一)题眼之悲
从题目出发,文章通篇都是写北国之秋,可是题目为何使用“故都”二字?首先要从“故都”的含义琢磨。“故都”二字意为过去的国都。“故都”二字总带有历史变迁之感,多少伤感、多少沧桑、多少无奈跃然纸上,那是被遗弃的国都,那是被遗忘的国都,如此凄凉给北国之秋增添些许凉意。此外,再联系作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使全文萦绕着悲凉的基调。“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表面波澜不惊,但深深感慨皆蕴含其中。十余年来,多少日日夜夜的魂牵梦萦,当作家混混沌沌地辗转在南方之时,时刻心念能让自己一晌贪欢的北国之秋。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总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十余年来,每到秋季,在温润的南方却看不饱秋,尝不透秋深深的无奈,这是怎样的惆怅与悲凉?
(二)意象之悲
紧随作者笔触,我们能捕捉“破屋”、“破壁腰”、“槐树”、“秋蝉”、“秋雨”等冰冷的意象。在北国的秋天,找一处破屋静坐,数槐树叶地下漏下的日光,把玩破壁腰中的牵牛花,能听到秋蝉衰弱的残声,以动衬静,故都的秋是多么清、静。此情此景,没有喧嚣的马车,没有来往匆匆的行人,只听见衰弱的鸣蝉,息列索落的秋雨声,平仄相间的人语声,凄清又惆怅,哀怨又悲凉,让人怎不悲寂寥,怎不泪满裳?故“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悲,悲在古今中外共通的感伤愁绪、悲在故都被遗忘被遗弃的无奈、悲在感同身受的流离之苦、悲在思念却不得见的魂牵梦萦之痛、悲在作家笔下悲凉意象的抒怀。
仔细品味,会发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让我们感到的悲凉之气并非那么浓烈。感伤的同时总有丝丝暖意萦上心头,消解浓浓的悲凉之感,此是为何?作者笔下描绘的北国之秋客观之景的确悲凉,但在融入作者喜爱的主观情绪之后,便呈现出一种“我言秋日胜春朝”之喜,由此淡化孤独之秋的悲凉感。
二、“我言秋日胜春朝”之喜
《故都的秋》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仅停留在言秋之悲,而在品味悲凉之感后,捕捉到丝丝暖意以消解哀愁。北国之秋不全然是清冷悲凉的,也有她的美丽与温暖。此外,从作家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优美隽永的语言,以及作家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出发,又能体悟出作者“我言秋日胜春朝”浓浓的眷恋喜爱之情。
(一)相见之喜
“我言秋日胜春朝”之喜则是久别重逢一解相思之喜。上文所论“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带给我无尽感伤与无奈的同时,深入体验能品出作家与北平之秋久别重逢的无限欣喜之感。十余年未见,思念终于可见的激动心情隐含其中,梦里思念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与眼前虽然颓败却别有一番情韵的破屋相对照,虚虚实实,如影如梦,而美梦终于成真。只要身在北国,那么再颓败的破屋也有北国的味道,也能满足我对北国之秋的寄托与思念。因为北国之秋的悲凉,所以作家痴迷地爱着她,爱她的沧桑、浓烈与厚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篇目之一,作为写景状物单元的一篇文章,承担着让学生感悟其艺术构思、优美隽永的语言及作家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从而进入审美境界的教学目标。但是,历来中学语文教师对《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着重于“悲”的分析,而忽略蕴含其中“喜”的情怀。本文在把握作者因悲而爱、因爱而喜的情感流程的基础上,探讨《故都的秋》境之悲与情之喜情感的多重韵味。
(二)闲适之悦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细读之,会发现全文的基调并不是浓烈悲凉、急切焦躁的,而是一种悠闲、迂缓、轻松、享受的调子,且这种调子贯穿全文。静坐颓院里,泡一壶茶,细数漏下的日光,把玩破壁腰上的牵牛花,这是何等清闲和心灵自由?且闲适之中透出作家享受的愉悦感受。作家赏槐花的画面更能体现这一情怀。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在北国之秋的早晨,作家被槐花所吸引,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感受槐花落地无声,踩之轻柔,扫之徒留丝纹,全身心陶醉在槐花带来的清幽又细腻的喜悦里。读者为之深深震撼,作家是如此闲适自由,如此懂秋懂生活,让心灵在北国之秋中休憩。
再到后文作家听蝉鸣、赏秋雨、听人语、伤秋诗,都蕴含着浓浓闲适之感,渗透出作家心满意足的愉悦之情。
(三)夸弄之喜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浓浓喜爱之情表现在将北国之秋的景、人、语、情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甚至有夸弄之色。积极且充满爱恋之情,细数院落的清幽闲适,槐花的轻柔细腻,秋雨的奇谲有味,人语的平仄缓慢悠闲等北国之秋的好风光,渗透出作家真挚的喜悦之情。
此外,作家采用“西洋工笔画”的手法,色彩斑斓、形态浓密地描绘北国之秋的好风光,透出青春的韵律,基调是积极的。“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先用粗线条勾勒出灰蒙蒙的天空,再用凉风、细雨加以点缀,着色晕染出天空颜色,色彩多变,且有层次地刻画出秋雨的奇、秋雨的有味。
作家为了强调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不惜借贬斥南方的秋天表达对北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且文章最后“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设誓显情,直抒胸臆,明确表示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与赞美。因为爱得真挚、爱得热烈,所以当作家身处故都之秋时,其喜悦和满足是溢于言表的。
三、境之悲、情之喜的完美融合
《故都的秋》的情感蕴含不仅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
悲,还有“我言秋日胜春朝”之喜。但是北国之秋强烈的悲与喜并不是冰冷残忍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共存,以致达到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和谐状态。
(一)悲中有喜
“秋蝉的衰弱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初读之,广阔的故都被衰弱的秋蝉残声所笼罩,深深的落寞孤单悲凉之情直涌心头。但细读我们又能品出另一番滋味,广阔的故都正因为有这些分布广泛而纵情欢奏的秋蝉,北国之秋才拥有清、静、悲凉的韵味,北国之秋才拥有南方之秋无法匹敌的浓烈“秋味”。这也是作者如此钟爱北国之秋的原因。在故都之秋的悲凉意境中,洋溢着作家对北国之秋浓浓的热爱眷恋赞美之情。
(二)喜中有悲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这句话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股闲适快活,作者在北国的院落里全身心放松享受北国之秋带来的愉悦之感,那是久别重逢陌生又熟悉的眷恋,那是在闲散享受中摆脱烦恼的自由闲适。但喜之后,淡淡的悲伤从中而来,虽说作家是闲适、超脱、享自由,但是孤单寂寞悲凉之感也会涌上心头,由此引发物是人非、壮志未酬、人生苦短等一系列哀愁。在喜悦的情境中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给读者带来富有层次性的阅读体验。
综上,《故都之秋》的喜与悲并非直接面对面冲突,而是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共存,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北国之秋的意境本消沉悲凉,但作家对北国之秋浓浓的眷恋热爱之情,冲淡消解了北国之秋悲凉萧瑟之感,境之悲与情之喜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悲喜和谐的状态。作家内心激动喜悦而沉醉,但在语言呈现上却表现得波澜不惊、朴实平静。作家笔下的深刻内涵和情韵,教师需要为之反复涵泳,品其中因悲而爱、因爱而喜的情感流程,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冰峰.《故都的秋》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J].中学语文教学,2013(06).
[2]杨文静,李娜,刘俊青.心闲气静看荣枯涵咏默吟话深情———浅析《故都的秋》的沉郁之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3]肖慧.《故都的秋》的审美价值[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8).
①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册第82、7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语文学习》1994年第7期。
③陈日亮《如是我读》第5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易前良《悠悠的态度,颓唐的情调———〈故都的秋〉赏析》,《名作欣赏》2002年第5期。
⑤肖震山《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⑥梁平《两种生命形态的对比与选择———郁达夫〈故都的秋〉主题新探》,《名作欣赏》(下旬刊)2010年第6期。
⑦温儒敏《略论郁达夫的散文》,《读书》1982年第3期。
⑧徐西前、赵文峰《悲凉之美,生命之爱———再读〈故都的秋〉》,《语文建设》2009年第12期。
⑨朱晓芳《朝荣与落蕊———重读〈故都的秋〉》,《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2期。
⑩钱虹《渴慕清静的秋士心态与细、清、真的艺术追求———〈故都的秋〉课文导读》,《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孙绍振《名作细读》第6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高冰峰《〈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性格情趣》,《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9期。
张贺《被催生的“早产儿”———〈故都的秋〉》,《名作欣赏》2008年第12期。
彭尚炯《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连中国《一曲秋歌,几度涵泳———〈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0年第7—8期。
6.《故都的秋》议论段作用的探究
(来自http://www./article-6646-1.html)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秋日风光的眷恋和对美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课文中细腻的语言。其中第12段关于写秋诗文的议论是文章很重要的一段,但是,现有能见到的教学设计却都忽视了对这一段作用的解读和探究,降低了对文本意蕴和思想高度的挖掘。本文试图通过对忽视这一段作用缺陷的分析,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出对《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的新认识。
一、对《故都的秋》议论段作用解读的质疑
无论是赛教课还是公开课,很多老师都喜欢教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五幅画面的景物描写、景和情的统一、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都是教学内容的“重头戏”。但这些教学设计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对于文中第12段议论作用的分析探究,要么照本宣科,按照教参上的讲;要么直接跳过,干脆不讲。很多研究和鉴赏《故都的秋》的文章,包括郁飞的《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都对这个问题或一笔带过,或几乎未涉及。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为什么在写完北国的秋后要插入一段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呢?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必修2)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①对此我有所质疑。
其一,对议论段的作用回答不肯定。用“似乎”二字来回答这一段的作用很不妥,表达模棱两可。“似乎”有“可能”“好像”之意,也就是郁达夫在写景中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可能”或“好像”要创造一种氛围。这样的表述,说明编者对此是揣测,力图表现思考问题的严谨。研究者非作者,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用这种语气,可以理解。但作为问题的回答,“是”还是“不是”应该是明确的,只要理由充分,能够支撑观点即可。我认为用这种似是而非、不置可否的语气来回答这一问题是不妥的。
其二,对议论段的作用内容理解不具体。文化气息也罢,文化内涵也罢,都在强调一个人或群体的文化修养、学识素养,着眼于内容的分析。在探究议论段的行文章法时,将“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阔的思路”并列。很显然,前者侧重内容,后者侧重结构,二者并列于“行文章法”之下不妥。散文的章法指文章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开阔的思路”属于章法,而“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思想内容,不在章法之列。
其三,没有抓住《故都的秋》一文的特点。散文有不同的类型,诸如叙事散文,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示万物之间的永恒;写景抒情散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一段不是要简单地创造“文化氛围、文化气息”,而是要“披文入情,缘景探情”,把文中对故都秋的景物描写与文中体现的作者情感结合起来。这篇散文主旨不是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而是要进一步的借景抒情,实现情景交融。如果把这一段的作用仅仅理解为创造“文化氛围、文化气息”,那就降低了本文的思想高度,误读了本文的主旨。
正是由于《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段作用的误读,导致了《故都的秋》一文在教学设计上存在忽视这段作用的缺陷,使得《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重视对写景的赏析,忽视对文本
“情与理”的挖掘,使学生难以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情志,难以把握这一篇课文的思想高度。
二、《故都的秋》议论段作用的进一步探究
我研读了许多《故都的秋》的赏析文章,参看了这篇课文多个教学设计和教案,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解析。于是,我再次将阅读的目光锁定在文本的研读上。探究文段作用的思路应该是:首先回答,这段内容写了什么;其次看这段内容处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文首、文中、文末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再次,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探究;最后,从对情与理的解读上,把握文章的思想高度。
这一段的内容是作者由现实中对故都秋的情与理的抒写,继而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对秋的感受处处有,而中国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在故都之秋中寄寓作者的一种特殊情感。
结合《教师教学用书》,我想对文中第12段议论的作用做进一步的深入解读和探究。我认为这一段的作用主要是“披文入情、缘景探情”。
1.内容上,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
在描绘古都秋色特点的基础上,作者又插进来这么一段文人学士对写秋诗文的议论,无疑是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化气息,与“故都”的题旨暗相吻合。这一点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看法基本一致,不过做了整合。文章题目“故都”暗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明确而深沉。“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都是包含文化底蕴的景观。郁达夫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和议论,是把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悟与中外名人诗文相沟通,连通了历史人文,把对秋景的感悟上升到整个人类文化的层面去认识,去理解,增添了本文的“厚重”感,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秋文化的珍爱情感。
2.情感上,给文章的感情基调做注解
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此题见仁见智。文中在秋景中融入了作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所以,我以为,这篇散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悟,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知人论世。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忧伤、悲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议论段强调的就是赏秋是世界性的文学现象,有情趣的人对秋都有感触,悲秋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而郁达夫表达的悲凉的情感,与之不谋而合,这一段正好在情感上为文章的感情基调做了最好的注解。
3.结构上,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段议论处在文章后半部分的位置,在描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由形到神达到深化,此为承上。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
本段议论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此为启下。本段末尾“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强调北方秋味,引出了下一段与南国之秋比较,在结构上领起下文。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第12段议论突出古今中外文人学士对秋有着深沉的感情,用意是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1936年)吐露了郁达夫对故都的感情:“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②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4.在情理上,为了托情于自然景物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散文也具有寓志于形象之中的特征。《故都的秋》不仅仅是故都秋天景色的简单描写,而是通过写景来言志,体现本文的主旨。12段之前的景物描写,“清”“静”“悲凉“这些语句只是总括了故都的秋的景物特征,不能概括全文中心和主旨,不能揭示本文的内蕴,本文的意蕴则是抒发他内心苦闷彷徨的心境,而这一心境则在第12段的议论段中得以抒发。
《故都的秋》的各种写景是为了铺垫,目的是为了抒情,此所谓“托情于自然景物”。在作者眼中的故都不仅仅是北平,而是一种象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象征着整个国家。在郁达夫心目中的“秋”不仅仅是自然之秋,而是象征着当时社会衰颓,象征着当时整个国家之秋。故都与他所承载的文明在当时时代风云中摇摇欲坠,显得如此的衰颓,如同秋天的般的悲凉,作者所描写的故都之秋蕴藏着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和情怀。作者寄情于故都秋天的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思之情。文中描写的景物是客观的,但客观之景反映到作者的情感意念上来,便形成了一定的主观性感受。前面的景物描写是故都之秋的客观描写,这个议论段是作者主观感受的流露,在前面客观写景的基础上,通过这个议论段使郁达夫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寓景于情,借景抒情,既使作者内心的情感得以发挥,又使作者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
总之,《故都的秋》的关键不在于景,而在于情,核心在于把握该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我认为这一段起到了“披文入情,缘景探情”的作用,使得整个文章的情、景、理完全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挥洒自如,提升了文章的内在意蕴。培养人文精神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感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写景特色,更要引导学生体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情理。因此,在《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写景”的赏析上,而是要深化这一段落的教学,加深对文本“情与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高度。
参考文献:
①普通图书[M]《教师教学用书》(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②普通图书[M]《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三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钱理群
“秋味”无疑是郁达夫这篇《故都的秋》里的“关键词”,从开章第一段即提出“故都的秋味”,以后各段里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身即是郁达夫的发现与独特体验:古今中外文人多有写“秋声”、“秋色”的,写“秋味”即使不是“绝无”、也是“少见”的。而“味”是需要“品”的,或者如郁达夫在文章开头所点明:“秋昧”是要“饱尝”、“赏玩”的。对待生活、大自然这样有滋有味地品尝、欣赏,正是“北京(故都)文化”的特色??研究者早已指出:“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参看赵国:《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如果说北京市民的这种将生活(自然)艺术化的鉴赏态度,是一种文化积淀的不自觉的流露,那么,郁达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体验)北京的秋天,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了真正的“北京文化”(在他的笔下,“北京人”对待自然、生活的品尝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欣赏者与表现者。?这篇《故都的秋》的意义正在于此。
该从哪里去发现、欣赏、描述这“故都的秋”?现成的答案是到“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郁达夫也真的写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但却只是一笔带过;这是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
于是,郁达夫引导我们“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仅这“破屋”、“清晨”、“浓茶”、“深院”,就足以把你带人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而又有一点落寞的“意境”、“姿态”与氛围之中。然后,指点您“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片“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然后,再和您一起絮絮地闲扯:牵牛花以哪种色彩最好:蓝色,白色,紫黑,还是淡红;又想像如果在牵牛花底再“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那该是怎样一番情景(与情意)。如此精细的审美眼光,又是这般悠静的审美心理,自然,生活,连同人自身,都充分地美化、艺术化了。您大概咂摸出一点“秋味”儿,“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了吧?
再欣赏一回“北国的槐树”这“秋来的点缀”,怎么样?郁达夫又带着我们开始新的,也是更深的审美体验:面对满地落蕊,视觉似乎已经无力(“像花而不是花”),音感、嗅觉也无从把握广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受那其中的美,让您感到十分满足,又有些朦眈,而说不清楚,是不是?有着极其敏锐的审美力的郁达夫又指引您注意那“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您凝神默对,许久才恍然领悟到一种“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味儿”。郁达夫这才告诉您“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正是点题之笔:所谓“秋味”,所谓“故都”的“秋味”,就是这细腻、清闲与落寞、深沉的互为显、隐,表、里。
接着,郁达夫又指引您听“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的“啼唱”,告诉您“秋蝉”之“在北平”,就和蟋蟀、耗子一样,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个“养”字道尽了其中的闲适、亲切,却又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说起“秋雨”,而且是“北方的秋雨”,郁达夫又似乎别有感受,一说它“下得奇”,二说它‘下得有味”,三说它“下得像样”有派儿,仿佛“人”也似的从容,洒脱。于是,在一阵“秋雨”过去,云散、大青、太阳露脸之时,“北京人”终于款款而出。请注意,在此之前,只有“秋景”,或者说“人”隐没于、渗透于“秋景”之中,现在“人”从“景”中走了出来,更会有一番光景。且看郁达夫怎样描述、鉴赏“故都”的“秋味”的真正品尝者”北京人”。他首先着力渲染一个“闲”字:身份的“闲”,是十足的“都市闲人”;“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祆”,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姿态、神情,是这般闲适、潇洒、帅气。然后又抓住北京人特有的“说话的艺术”大作文章,一如研究者所说,“‘说’这种行为曾经是包括王公贵族和里巷小民在内的北京人的重要消闲方式,以至聊天(“海聊”,“神聊”,“神吹海哨”,“砍大山”等等)的北京人,与提笼架鸟的北京人一样,竞也成为北京人的典型姿态,易于识辨的特殊标记”(赵园:《北京:城与人》)。郁达夫抓住这一点,正表明他对“北京文化”的深切理解。而他对北京人“说话艺术”的具体把握也是十分准确,抓住了要点的:他强调北京人说话的“声调”,“平平民广”的音乐性,以及其间的“韵味”(那“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一声“了”字是何等的“有味儿”!),并由这说话的“腔调儿”推知(感知)其情态心境的“悠闲”,又从那“熟人”间“微叹着互答着”的说话神态里体味北京人人际关系的和谐,随意,谦恭从至于在这种有腔有调的“闲聊”(“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中,突出的是一种情感、心绪的交流,言语的语义功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也就是说,人们说话目的在于沟通心灵,甚至什么目的也没有,仅在于一种语言的享受:自我(彼此)陶醉于那说话的腔调、韵味之中。而这腔调、韵味,如前所说,是能够唤起并沉醉于一种既悠闲(清闲)又落寞的感觉的??这时候,大自然季节、景物(“秋”)的“味儿”,人的主观心绪的“味儿”,以及这“说话”的腔调的“味儿”,已经融为一体,“三合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