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昵称31281034 2016-03-05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彝族自进入古代文明社会的门槛,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和宗法制度,作为社会的基层细胞组织曾被长期地保留;在一些地方村社的地缘关系,并未冲破血缘关系的茧壳,家支和宗族聚族而居。神权、族权和政权往往结合在一起;国法、族规和村规共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而反映父系血缘纽带关系最直接和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以父子联名制为特征的彝文谱牒,和演变为采用汉文撰写的家族族谱。它以共同始祖的神灵作为旗帜,以共同遵守的族规凝集族内的向心力。每个彝族成年男子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家族、家庭与社会的诸多关系。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的彝族地区,还分别处在奴隶制、封建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阶段,在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家支制和宗法制一直完整地保持。建国后,虽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家支宗法的组织联系和思想观念,并未因此而消失。相反,在一些地方家支和宗族在社会生活中,仍在发挥着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群体。因此,不论从研究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民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些较大的家支或家族,都有必要进行具体的调查并放在宏观的范围内来加以考察和研究。

(一)

大方县百纳区普底彝族苗族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僻山乡。全乡共有9个村、47个村民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共10200亩,其中水田仅有300多亩,其余尽皆山地。据1990年统计:全乡总户数1920户,总入口8642人,其中男4395人,女4247人,大都从事农业,非农业人口只有114人。

全乡的经济水平还很落后,工农业总产值只达319万元,人均369元;粮食总产量为399万5000斤,人均达到462斤。乡镇企业只有32个小煤窑,产量不多,设备落后,运输又远,销路不广。该乡是全省有名的百里杜鹃旅游名胜地,但迄今还未纳入规划投资开发这一旅游资源,以带动全乡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全乡的总人口数按民族划分,汉族人口只占11.6%,少数民族人口占88.4%,在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又可具体划分如下:彝族905户3921人,苗族501户2388人,白族(原南京人)161户721人,仡佬族100户476人,布依族16户70人,水族7户24人,以彝族户数和人口最多,汉族只有230户1042人。

普底乡全乡总户数中彝族就占了47.2%,但在彝族总户数905户中,黄姓家族又占了501户,为全乡总户数的26%,为全乡彝族总户数的55.3%,其余404户彝族主要是陈、李、高、顾、安等姓,与黄姓彝族都沾亲带故,,赢着謇疏歪等姻亲关系。

彝族黄娃家族在全乡九个村里,除红丰村为仡佬族聚居村寨,没有黄娃彝族住居之外,其余八个村里都有黄姓家族住户。跑马村79户、东风村64户、迎丰村145户、联丰村37户,永丰村58户、永星村17户、庆丰村77户、新丰村24户|。从全乡范围看是多民族杂居,从村寨看基本上是聚族而居。在地缘关系的范围内,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中,仍然还在继续起着纽带的作用。黄姓家族移居普底后按照嫡庶支派的血缘关系,共分十房,以十天干分别为纪,称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十房。加上移居普底以前分支的大箐脚、以那罗、颟芝坝共计十三个支派,1524户,7620余人。族有族长、族规、族谱。每年春节后,各房族人有生平者应注册族谱;喧讲族规,以为法守。计有乡约当遵,祠墓当展,族类当辩,名分当正,宗族当睦,谱牒当重,闺门当肃,蒙养当豫,渊里当厚,职业当劝,赋役当供,争讼当止,节俭当崇,守望当严,邪巫当禁,四礼当行等等内容,共计十六条族规。举凡孝友、睦渊、任恤、持身、处世之道,赅括无遗。此族规或宗规,据调查自清道光十年,续修族谱,议定以来沿袭至今已有161年的历史,成为黄姓宗族族人长期持身处世之规范,共同遵奉之规矩。有的宗规条文,如蒙养当豫,强调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节俭当崇,反对时尚奢侈而腐化堕落,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也是应予继承发扬的道德风尚,不能简单片面地以为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而轻率否定。

普底黄姓彝族,自康熙年间改土归流,率先报亩入册,编为里甲。由原来土官制下的化各则溪改为大定府辖乐贡里,使封建领主制迅速向封建地主制转化。黄姓先祖多有出任水西宣慰土官制下的祃裔,即统率兵卒的武将,改土归流后即偃武修文,崇尚儒术,改革和扬弃彝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接受先进的汉文化。提倡农耕为本,诗书为先,重视启蒙教育和培养人才,走科举制度下学而优则仕的进身功名之道。所以,自康熙以后,由选入武庠,考中武举出身转而入文章、国学、廪生、增生,并中文举者,可谓人文蔚起,代不乏人。其中佼佼者如黄纬、黄思永、黄玳、黄道中、黄正已等,皆乡贤文学之士,声名至今犹传。黄思永于六龙从董泰龙为师受业,附生出身,中道光五年乙酉科举人,授官福建永春州和德化县,黄道中“咸丰丁已,府试为童军冠,随补弟子员。”廪生出身,同治六年丁卯科中举,官麻哈州学正,“以宋学为经,汉学为纬,不规以时艺擅长”,“立品端方,课士勤慎,都匀太守贤之,延主讲南皋书院”,俱皆名标青史;流垂后世。

建国后四十年来,由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培养选拔民族干部。黄姓家族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已是在省、地、县工作的干部。特别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普底乡的彝族黄姓家族青年,近些年来考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就有101人。观酱底乡有公办民族小学一所,教育质量和效果显著,省教委,曾于今年在普底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另有民办小学九所。做到乡有公办小学,村有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0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94人,占86%。全乡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较高,重视教育已成普遍风尚。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商品观念的普及,人才的需要迫切,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提高。彝族黄姓家族后代必将涌现更多的人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至今远离家乡在外正作的黄姓家族成员、家族之中仍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为建设桑梓而竭尽绵薄之力,为发展教育培养族中子弟筹集教育基金而积极承担义务。普底彝族黄姓家族的历史和现状,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的典型。

(二)

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来源如何?其先世是何时迁入普底而发展起来的?因为,普底原名“普康底”、或“普坑底”,是彝语的译音,意为“濮人(即仡佬族)居住的坝子”说明这里最早曾是仡佬族居住之地,至今红丰村仍有仡佬族聚居,彝族是后来从外地迁入普底。

普底乡在建国以前曾建有黄氏宗祠,岁时族人入祠祭供,商议族务。在宗祠的大门两傍,有门联一副云:“借问是何籍,巴南玉树金枝第;欲知官几品,罗甸王家相府门”,是否确实可证,门联巳毁无存。笔者曾查阅过部份汉文本《黄姓族谱》文献,最早用汉文撰写《黄姓族谱》的是黄继,字述先,以后在道光,光绪、民国年间又不断续修。黄述先于清乾隆三十九年撰修族谱的序文中称:“溯余鼻祖,自安顺府属巴南宣慰司,奔投水西罗甸国王宣慰安氏即额部下,建业设家以来,历史久远。而余先祖世系,书籍简略,难以稽粤。又恨上世夷风,六代以前之祖考,俱皆超荐升送,不留神主、竹主,而书册又不著名号排行,此所以升送以前之祖考,痛恨追溯无自。”说明黄述先之世,知遭其始祖系自安顺的巴南宣慰司迁来。他在当时感到用传统的彝文记载谱牒,既简略难以稽粤,又不著名号排行,加上彝俗对在宗祠里供奉的神主(木牌)和竹主(灵筒),只用彝文书写入名,每六代要举行一次追荐升送,彝语称为“法里”,即经呗耄念经喧诵,举行超荐仪礼之后将神主、竹主送往深山密箐岩穴永藏,于是造成了对“升送以前之祖考,痛恨追溯无自”的家族族源难考的痛心状况。

决心习用汉法,使用汉文撰修族谱,这在当时可说是对传统彝文谱牒的一种改革。关于其所撰写的汉文族谱内容和特点,据黄崇行在道光十五年正月所写的序中说:“先堂伯述先公,才识敏明,学力宏富,念一脉之延,如手如足,恐数传而后,为越为秦。于是远绍旁搜。自耳及以及目遇,编载往籍,左昭右穆,有横图以暨直叙,谱示来兹,派别支分,条贯明晰,炳炳朗朗,式金式玉,匪为光昭九族,允堪食血千祀”。可知黄述先首撰的《黄姓族谱》,突破了过去彝文谱牒父子联名制的局限,“左昭右穆,横图直叙”,“派别支分,条贯明晰”,是对传统彝文谱牒的改革,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学习先进汉文化影响的结果。

《黄姓族谱》虽始撰于清乾隆年间,但在其前有彝文谱牒,和神主、竹主祖先的彝名可考。应该说只要深入从传统文化的上述方面去收集调查,对祖源的来历并不是不能弄清楚的。如道光十年黄思远在序中说:“遥忆我祖由来,自巴南宣慰分派归附水西,迨阿进建业堕密,其长孙阿保守堕本支,次老哲,创业普康底,厥后首居普务者一,官补目者一,冒玛色者七。归顺大清,康熙戊子年,高伯祖登科后优增附监,代不乏人。至道光乙酉年,而科第重新。……即由老哲传至余辈,纪代已十,分房又十,诗书依然不替,农桑犹尔可登,分派别支,亦宜井然不紊”。道光年间中举的黄思永,亦曾撰有《世系考》一文,对黄姓先祖的迁徒由来,作了详细的考证,提供了明晰前线索。兹录如下:“谱者牒也,所以纪祖宗之由来,使后人知其本始也。所以记祖宗之籍贯,使后人知其创垂也。所以记祖宗之基业,使后人知其支派也。传所谓数典不忘祖者欤!粤考我始祖,巴南之季子,主器者芝阿陶,为南国之王,次曰芝阿感,爱居左相,三曰芝阿堕,爰居右相。当其先巴南与水西二国兵争不息,我始祖阿堕睦邻有道,订为秦晋之好。由是西王即额聘我始祖,归辅水西,祚之土名曰恩饬

化岗,印今之清镇所属鸭池河茶店,城郭犹存,是以德粗田边,有岳家坟也。其他疑以传疑,皆为无稽之言耳。佐理甸国,屡有功绩,后封于咸麻乐期,即今之平远属金家坝,名为堕早登,其地有二塚祖墓。嗣后吴贼假道,并吞水西,主迁居定郡,我祖屡战屡捷,护卫御驾,又封于老包加更,即今之黔西制下类庄也。自是罗甸国王,欣募忠臣勇将,复封于乐贡里七甲,因名其地曰堕密,此阿进以前事也。彼处有元章本,上有一洞,迁竹主干其中,崇山峻岭,亦定县之胜境,是以传之万世,不可斩伐其上之树木,亦后人之所宜严持者矣。迨阿进传阿陇,其长子名阿保,守堕密本支,次子名老哲,西主秀封始创建于普康底,寝炽寝昌,功绩愈盛。传至白嫩,生子四人,总摄六路祃写,犹今之协镇。长曰康足,承普康底之宗祀,次曰弟哥,分封沙架;三曰额约,创业革勒作达,生一子而早天,遂乏其嗣;四曰白藏,业在以那,其子恒备,才力兼全,居总兵之职,此房分之所由始也。康足生子二人。以弟哥无子,长男整兴,爰守本支,官普务而为相臣。仲子即濯,出继二房,官补目而藩王室,煌煌之勋,述不胜述。整兴又乏后。以即濯之长子绍述大宗,官化阁目籍之职,与今之提督一般。次子守沙架,内相西王落叶额区各主。二人功业炫爛,所由威镇当时,名传后世也。自此开元子四人,体元子六人,上下十房,皆康足后裔,较为亲近,故相与恭续谱牒,以结万年之谊焉。永不揣故陋,徵之旧谱。幸吾族之文犹足,询于故老,喜吾家之献犹存,始得以历历备述,不至于传讹也。祗冀一脉之传,永敦雍睦九族之谊,丕著和亲,于是乎探源溯流,为后世子孙敬典时式。谱内黄思永考”。

上引《世系考》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的来源迁徒,和祖代世系,基本上线索明晰,可供参考。

(1)黄姓始祖原系巴南宣慰之季子名芝阿堕,由此而分支从今之安顺迁入水西境内。所称“芝”,疑为君长之意的“苴”或“兹”。

(2)迁徙之路线是先在恩饬化岗(又译恩齿法戛),彝语称鸭池河为“恩齿”。岩上为“法戛”,即鸭池河畔岩上,在清镇茶店一带。后分支迁入咸麻乐期,在织金龙场区的金家坝;又迁老包加更,在黔西林泉区的内庄,复迁居堕密,在大方县沙厂区大水乡。

(3)到阿保之世,守堕密本支,其弟名老哲,分支创业普康底,开始进入普底。经实地考察,并结合汉文史志文献互证,黄姓先祖迁徒普底(即普康底)以前的居住地,如堕密有祖茔和本族住户,老包加更即今黔西县林泉区白泥乡,在内庄附近苦鱼井,有且阿益夫妇和益阿进之墓茔。在咸麻乐期,今织金县龙场区的金家坝,亦有祖茔犹存。在恩饬化岗,即鸭池河畔清镇县的茶店一带,据说亦有祖茔可寻,则可证明其家族迁徙进入普底的路线,基本属实可信。

但是,《世系考》也存在着问题。一是所记具体史实有明显错误,二是从始祖芝阿堕到益阿进之世,世系谱牒不明。具体史实的明显错误,如称阿进之前“吴贼假道,并吞水西”,“又封于老包加更”,“复封于乐贡里七甲,因名其地曰堕密”等等。按所称“吴贼”,系指吴三桂。“并吞水西”指吴三桂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进剿水西,于次年实行改土归流,将原木胯、火著、架勒、化各四则溪隶属大定府。但以后吴三桂叛清称帝,原水西土官宣慰安坤遗孀禄氏及子安胜祖,又号召水西各目起兵协同清军平定叛乱势力,因功

仍授安胜祖水西宣慰使职,后胜祖病死无嗣,才结束水西土官制的长期统治。据《黄姓族谱》记载:始取汉姓汉名的黄开元和黄体元两人,黄开元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黄体元生于康熙七年,卒于雍正九年。他兄弟两人系阿进的第六世孙,则阿进不是清康熙时“吴贼假道,并吞水西”时代的人物。据实际调查:阿进是在内庄歼灭巡抚王三善部队的激烈战斗中牺牲的,故其茔墓至今仍葬在内庄附近的苦鱼井,笔者曾去实地考察。此是明末熹宗天启四年正月(公元1624年)发生的事,距此之后40年,才有吴三桂侵剿水西之史事。因此,《世系考》中所称:“吴贼假道,并吞水西”,准确地说应是“王贼假道,败退内庄”,才符合史实。盖因明末奢崇明、安邦彦起兵反明时,巡抚王三善曾统兵入黔,解贵阳之围,渡鸭池河以西,攻入大方城内,因粮尽撤兵焚城而退,到内庄遇伏,明军被歼,三善被擒斩杀。因其攻入水西之地时间不长,又是被擒斩杀的败军之将,在民间的影响远不及平西王吴三桂声威显赫,因此,错把王三善当成是吴三桂部将,出现《世系考》有关史实的讹误。

在《黄姓族谱》中,阿进是普底黄姓家族的共祖,阿进以后的世代谱序,记载完整,世系明晰,兹用图表列示如下: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阿进之后,自阿陇老哲分支迁入普底,在康熙改土归流之前,世系一直沿裔父子联名制为特点的彝名谱牒;从黄开元、黄体元之世开始,就习用汉法,取汉姓汉名,排行字辈,记载族谱。以肇基之世的肇字起始共用二十字排行,即:肇元显系崇,应思正道中,克家承祖泽,辅国述宗功。目前,普底黄姓家族的后代,已进入泽字辈,由阿进之世为始计算,其后裔已传至第二十世,人丁蕃衍,瓜瓞绵绵。但是,在族谱中追溯说其始祖芝阿堕,系由巴南分支而应聘迁入水西的。那么,芝阿堕之前谱系如何?芝阿堕之后经历多少世系才传至阿进?彝文谱牒是否有根可寻?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是否“巴南玉树金枝第”?对古代播勒彝族历史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

所谓“巴南”,即彝语“播勒”的译音,系指今之贵州安顺地名。彝族古代布部的后裔,曾经由云南宣威进入安顺建立过地方政权,彝语称为娄娄俄格。在汉文献的记载中,唐宋之际称为罗殿国、普里部;元朝至元十五年归附,立八番罗甸宣慰司,不久改为普定府,又改为普定路,明初洪武时改土归流,置普定府,以安顺、习安、镇宁、永宁四州隶之。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普定卫军指挥使司》载:“唐为罗甸国地,罗鬼、仡佬,可??苗所居,号普里部,宋因之。元初内附,置普定县,隶普安路,寻改普定府,隶云南行省,领安顺、永宁、镇宁、习安四州、大德七年改普定路,隶云南曲靖宣慰司。皇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普定府,领州三、长官司六,属四川布政司”。按唐宋时的罗殿国,即彝族布部所建立的播勒大革地方政权,也即《黄姓族谱》所记的“巴南国”,彝文典籍则称娄娄俄格。

清咸丰元年,安顺知府常恩编纂《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引用当时的彝文典籍资料,对播勒大革的历史源流考证如下:“罗鬼夷书曰:一世孟匙,自旄牛檄外入,入居邛之卤,……三十一世祝明居沪阴之山”。追述彝族播勒统治家族之始祖系孟匙,继传至祝明之世共计三十一世。但没有具体记载其世系彝名谱牒。现据彝文典籍《西南彝志》谱牒志译本补遗如下:(1)希慕遮(孟匙)——(2)遮道古——(3)古珠诗——(4)诗雅立——(5)立雅密——(6)密乍拐——(7)乍拐作——(8)作阿且——(9)且阿宗——(10)宗阿贤——(11)贤阿基——(12)基迫勒——(13)迫勒道——(14)道慕尼——(15)慕尼赤——(16)赤阿索——(17)索阿德——(18)德洗所——(19)洗所多——(20)多必额——(21)必额堵——(22)堵洗写——(23)洗写脱——(24)脱阿达——(25)达阿武——(26)阿武补——(27)补珠娄——(28)娄珠武——(29)武洛撮——(30)撮珠笃——(31)笃慕(祝明)。

按希慕遮(孟匙)自旄牛檄外,入居邛之卤。旄牛檄外系泛指今四川雅砻江上游地带,直到公元前94年,西汉武帝天汉四年,还在蜀郡西部设两都尉,其中一个就住在旄牛县,以管理“檄外夷”。所谓“邛之卤”之邛,即西汉武帝时所设越隽郡,在今四川I西昌一带。而卤与卢通,《括地志》云:“戎府以南皆卢地”。戎府即今四川宜宾,则知“邛之卤,系指由西昌到宣宾的川西南金沙江和安宁河一带,曾是古代彝族先民活动的地方。

笃慕(汉译有“祝明”,“隆穆”、“仲牟由”、“兹木鸟鸟”等)之世,由于洪水成灾,徙居沪阴之山,又译洛宜山、堂琅山,在今滇东北会泽巧家一带。娶三妻,生六子,各成一部,分徙各地,即彝文典籍记载的武、乍、糯、恒、布、默六部,史称“六祖分支”的时代。《安顺府志·普里本末》亦载:祝明“取觚君宜之女曰孟补,生子二,曰梏。曰怯。又取义君能之女孟都,生二子,曰赛曰卧。又取布君齿之女曰堵,生二子,长曰克;少曰齐。兄弟六人,各居一邑。梏世守鸟,怯居于笮,赛居于沪,卧居于协,克居于濮,齐居于闽”。“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音之转,皆即濮也。闽在今东川,为水西之祖。濮君克,则普里、乌撤之祖也。克字德溥(又译德布、德彼),子孙为德溥氏(按:布部始祖慕克克后世阿德布世。势力强盛,其后子孙称德布氏)。齐字德实,子孙为德实氏(又译德施,非慕齐齐字号)。齐之子曰虎,俗譌为火,齐或作济,昆明之法,子连父名,故相传为济火也。济火助武候有功,赐缕银鸠杖。……既平革僚,以其地赐火,火让位于其兄之子柏墨,柏墨自濮徙居之。夷谓谱里为播勒,宗为主,主为革。柏墨者,火之宗,故呼普里为播勒大革”。

据彝汉文献的记载:播勒之先,系“六祖分支”的布那慕克克的后裔,由今之云南宣威,彝语称为苦古俄格,于蜀汉之时即已迁入贵州安顺,为普里之长,播勒之君。据彝文谱牒的记载,布部始祖慕克克,为笃慕(祝明)第五子,其后裔谱牒传至柏墨分居播勒,共计十八世。《西南彝志·德布根源》载其世系如下:

(1)慕克克——(2)克迫默——(3)迫默钟——(4)钟鲁蒙——(5)鲁蒙娄——(6)娄阿德——(7)阿德布(其后裔由此称德布氏)——(8)布梯妥——(9)梯妥糯——(10)糯奎博——(11)奎博委遮——(12)委遮阿默——(13)阿默老洪——(14)老洪甫——(15)甫喜所——(16)喜所朵——(17)朵默歹——(18)默歹阿仁。

按布部在苦古俄格本支的嫡长制继承谱序,其第十八代是默歹各易,而默歹阿仁乃其弟,以庶支分徒播勒。自此两地宗支虽同,但后嗣蕃衍不一,默歹各易之后共传六十六代至额陀阿古之世;默歹阿仁(柏墨)之后共传五十世。据《西南彝志·播勒世系》记载彝文谱牒世系如下:

(1)默歹阿仁(柏默)——(2)阿仁濮哪——(3)濮哪濮益——(4)濮益阿额——(5)阿额濮汝——(6)濮汝哪铺——(7)哪铺阿隆——(8)阿隆比额——(9)比额博洛——(10)博洛堵勇——(11)堵勇阿史——(12)阿史奎博——(13)奎博物遮——(14)物遮阿默——(15)阿默陇洪——(16)陇洪阿莫——(17)阿

莫阿杓——(18)阿杓大汝——(19)大汝阿谷——(20)阿谷阿益——(21)阿益堵布——(22)堵布武赫——(23)武赫阿已——(24)阿已阿甫(25)阿甫德——(26)德垛阿太——(27)阿木阿格——(28)阿格阿更——(29)阿更笃节——(30)笃节阿告——(31)阿告额赞——(32)额赞额娄——(33)额娄濮贤——(34)濮贤耿宗——(35)耿宗濮迭——(36)濮迭陇再——(37)陇再阿谷(又译“陇再阿古”、“陇再阿姑”)——(38)阿谷不垮——(39)

不垮阿诺——(40)阿诺奎博——(41)奎博阿已——(42)阿已阿乃——(43)阿乃阿默——(44)阿默额道——(45)额道额已——(46)额已麻汝——(47)麻汝额不——(48)额不不姆——(49)不姆濮罢——(50)濮罢阿甫。

以上所引彝文谱牒,共计三个部份,即:(一)自希慕连(孟匙)至笃慕(祝明)共计三十一世,系“六祖分支”前的远祖谱牒。(二)自布部始祖慕克克至分支播勒的默歹阿仁(柏踺)共计十八世,系布部分迁播勒之前的谱牒。(三)播勒谱系,共计五十世。这三个彝文谱系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乃是严格按照宗法制下嫡长制传承的所谓“君位”或“大宗”的世系。所以,它是垂直式的单线世系谱牒,没有记载横向式的庶文旁系,成为“树谱式”的谱牒。嫡系以外的庶支,又可记载各自“小宗”宗支的谱牒,则不严格限于直线式的单传世系,可按“树谱式”记载谱牒,以共同始祖的祖先神灵为旗帜,以父子联名制的谱系表明备家支的血缘纽带关系。这种以统治家族的嫡长制世系为骨骼,纵向隶属各庶支分别自立父子联名制的彝文谱牒,正是彝族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家支制和宗法制特点的具体反映。

《黄姓族谱》称其始祖系播勒分支的一脉,其始祖名芝阿堕。查葬文谱牒芝阿堕以前远祖希慕遮至穆克克,再至播勒君长默歹阿仁及其后裔谱系,脉胳已明。查汉文族谱则普底黄姓彝族家族的始祖从益阿进至今之泽字排辈,一脉相传,条贯明晰。加上从族谱撰写的时代背景,族谱记述反映出明显的民族自我意识和门阀意识,以及族谱中彝汉传统文化的演变等方面考察,应该说自称播勒后裔,金枝玉派,当有所据。但在彝文谱牒中,一是不明其始祖芝阿堕系播勒世系的何代分支?二是从芝阿堕之世到益阿进之世共计多少世代?父子联名制的彝名如何?情况不知,谱牒未载,典籍无考。长期以来成为悬案?致使首撰《黄姓族谱》的黄述先为之扼腕,发出“痛恨追溯无自”的感叹。

(四)

普底黄姓彝族家族为了实地调查追溯祖源,于今年六月族人黄中亮和黄克淳两人,去黔西县林泉区白泥乡民生村,小地名叫苦鱼井的半山坡上去探访祖茔。此祖茔墓地即族谱所称老包加更,即内庄附近的普底黄姓家族始祖益阿进及其父母之墓。笔者于八月份亦去实地进行调查。墓向笔架大山,墓前山脚为丛林掩映的陈家寨住户,寨前有乡村公路可达林泉区及自泥乡所在地。公路旁一侧为开阔地带,水田绿秧如玉,地里玉米林立,村户稀落,原野寂静。益阿进及其父母之墓,三墓并列,间隔相近,略呈园形,封土不高,墓底围石,墓前无碑,极有可能系按彝俗葬制的火葬墓。据黄中亮和黄克淳称:在内庄祖茔益呵进墓之附近,从土内掘出伏卧的一块彝文碑,高约49cm,宽约38cm碑,面阴刻有二百三十八个彝文。根据碑文拓片由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系讲师陈世军和陈世鹏翻译,毕节行署彝文翻译组组长王继超鉴定,此彝文碑确系黄姓家族的《祖宗谱》神主碑。碑上记载镌刻的正是自芝阿堕之后到益阿进之前的彝文谱牒,正好填补了阿堕至阿进之世系阙遗,从而把普底彝族黄姓家族的彝文谱牒和汉文族谱,系统而完整地连贯起来。这块彝文碑的出土问世,对黄姓家族的价值和意义十分可贵,对贵州播勒彝史的研究也是难得的文物。

彝文碑《祖宗谱》的汉译全文如下:“我家普里住,兄弟有三人。陇再阿谷长,陇再阿感次,陇再阿堕幼。幼的这一位,恩赤法戛来,如此传后世。陇再阿堕一,阿堕阿首、阿堕阿亥二。亥阿立卡三,卡阿洪、卡阿勒、卡阿纪施四。施阿糯乃五,糯阿射仆六、仆阿密、仆阿洗乃七。密阿第可八。可阿合勒九,勒阿第斯、勒阿立普十。斯阿密纪一,密纪阿那二,阿那赫赫三,赫赫阿仆、赫阿本娄四。仆何赤、仆阿密施五。密施氏俄六,俄阿古可七,可阿立恒、可阿陇乃八。立恒阿只九,阿只阿迫、阿只阿甫、阿只洛益十。甫阿益乃一,益阿迭乃二,迭阿果达三,达阿立施、达阿甫乃四。立施阿且、立施古甫五。且阿糯、且阿依乃六,益阿进乃七,法则义益洛那阿知、益迭阿亥裔。祖宗谱”。

以上碑文镌刻了从陇再阿堕至益阿进之世,共计二十七代彝名谱牒。如果往上追溯自孟匙至祝明三十一代;自布部始祖慕克克至默歹阿仁(柏墨)十八代;播勒谱系自柏墨之子阿仁濮哪至陇再阿谷(其幼弟即陇再阿堕,《祖宗谱》彝文碑始祖)三十六代,共十五代。再加上《祖宗谱》彝文碑所载陇再阿堕之子阿堕阿亥至益阿进二十六代;益阿进后裔阿陇至今黄姓家族族谱的泽字辈共传十九代。这样,普底彝族黄姓家族的世系,从彝文谱牒到汉文族谱的记载已有一百三十代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在谱牒学上也是少见的典型。

《祖宗谱》彝文碑的时代,可能是明末清初镌刻的。因为从实地调查中得知:益阿进原系水西武官,带兵垦殖内庄,明末天启四年正月在内庄伏击歼灭巡抚王三善的激战中牺牲,墓葬内庄附近苦鱼井。而在《祖宗谱》彝文碑上的最末一代即益阿进之名,因此,此碑应为益阿进子孙辈所立,立碑时间的上限不可能超逾天启四年。自清康熙三年吴三桂侵剿水西,以后改土归流,黄姓家族顺应形势积极学习汉文化,改革夷俗,墓碑不再使用彝字,所以,立碑时间的下限不会晚于康熙年间。再从碑上彝文书法工整,不似改土归流后一些墓碑彝字潦草粗拙,此《祖宗谱》碑极可能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平定奢崇明、安邦彦的反明起义,招抚安位之后;清军攻入北京未曾大举南下进入黔境之前这段时间内,益阿进后裔在水西土官制中曾任要职,此时水西已归降应抚,硝烟暂息,整理故园,超度亡者,于是镌刻《祖宗谱》彝文碑,立为神主,设祠以供,岁时祭祀,以慰祖灵。

近年以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在黔西北彝族地区通过比较广泛的普查,已发现历尽沧桑浩劫犹幸得存的一批彝文碑,就类型划分有墓碑、桥碑、崖碑等十几种类型。但是,《祖宗谱》碑是至今发现不同类型的第一块彝文碑,仅就彝文碑刻的类型而言,就是一件新的发现。它可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环境下镌刻而立的,这种类型的彝文碑因其流传不广而又显示其价值的物稀为贵。因为:(1)这块黄姓家族的《祖宗谱》彝文碑是益阿进后人所立,当时正是内庄战后,益阿进后人已避祸迁往堕密,后嗣又向普康底发展。明末“奢、安”起义反明的斗争直到崇祯年间才被平定,水西招抚,短暂安息。但不久清兵南下,西南统一,吴三桂又侵剿水西,兵燹不绝,烽火又起。为了避免祖墓遭受毁弃,挟仇掘骨,益阿进及其父母墓均未立有墓碑。只是在墓地后面山凹密箐之中,可能采取修建小祠堂的形式,将《祖宗谱》彝文碑供立其中,以作神主,岁时祭供,以慰祖灵。(2)崇拜祖先,设祠祭供,是彝族传统的民俗,但对祖宗神位的设置却有讲究。彝谚云:“德布启多太,德施省补打”。是说德布统治家族地区,包括播勒、乌撤、苦古俄格等地的彝家村寨,是用竹筒来安置祖灵之位,称为“竹主”。在德施统治家族的水西地区,因明初即已接受汉文化的薰陶较早,则盛行用木牌写上祖宗彝名或汉名以作“神主”,入祠供奉。改土归流前,黄姓先祖本系德布家族后裔,是以竹主供奉祖灵。但自分支迁入水西境内以后,随乡入俗,又采用木牌神主,祠堂祭供,实际上是竹主、神主兼而用之,安置祖灵。《祖宗谱》彝文碑就是黄姓家族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和特殊的环境里设立的祖宗神主碑。因为此时竹主已避祸随同族人迁往堕密,而石碑则比木牌神主坚固,可经风雨硝烟而不易毁弃,以此权作益阿进墓地不远祖祠中的祖宗神主,岁时祭供自始祖阿堕至阿进的历代祖灵,以佑后世得庇祖荫。也亏得黄姓先祖中立碑设祠之人的远见,使此《祖宗谱》彝文碑能够流传于今,填补了黄姓族谱的谱牒遗缺,使后世得以窥知播勒遗裔的源远流长。如果当时是用木牌神主,如今必是毁弃无遗,欲觅史事则无考矣。

《祖宗谱》彝文碑记载的世系和联名制。既有直线式的父子联名制,世代传承,又有横线式的兄弟排名制,嫡庶共列。它不是如“君位”或“大宗”的单线父子联名制谱牒,表现出嫡长制一脉继承的特色;而是“树谱式”的父子联名制和兄弟排名制两者兼存的彝文谱牒,表现出碑文谱牒乃系“臣位”和“小宗”的庶支谱牒特点。综上所述:《祖宗谱》彝文碑有如一条历史长链的中间环节,把黄姓家族漫长历史的世系谱牒连贯起来,它是确证普底彝族黄姓家族乃是播勒大革分支,和罗殿王族庶裔的贵重文物。

(五)

普底彝族黄姓家族的彝文谱牒和汉文族谱,特别是《祖宗谱》。彝文碑的被发现,它证实了黄姓家族乃系播勒大革的庶支,罗殿王族的遗裔,这对贵州彝族古代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学术界对唐宋时期在贵州境内彝族曾经建立的罗殿国和罗施鬼国,聚讼纷纭。由于汉文史志的记载简略而又显得杂乱,不易梳理成章,因此,罗殿国和罗施鬼国是不同的两个地方政权?还是一个地方政权的两种不同称谓?或只有罗甸国而否定罗殿国的存在等等,争论颇多。现在看来应该肯定:元代以前的贵州西部地区,早已存在着彝族统治家族所建立的两个较大势力的地方政权。一个是以今大方县为中心的彝族德施氏统治家族为核心建立的“阿者蔺”,彝称“慕俄格”,史称“罗施鬼国”,其后裔为水西安氏;一个是以今安顺市为中心的彝族德布氏统治家族为核心建立的“播勒大革",彝称“娄娄俄格”,史称“罗殿国”,其后裔的一支为普底黄氏。否认罗殿国地方政权的存在是不符合于历史事实,而把罗殿国和罗施鬼国混为一谈,亦是泾渭不分。只是罗殿国名自元以后便已消失,播勒君位后来曾有水西德施家族继承管辖其境,又才出现以“罗甸国”代替“罗施鬼国”之名的现象。

彝族古代社会迄于近代社会,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家支制和宗法制长期地保存着,在边远的村寨聚族而居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社会生活中业缘和地缘关系并未完全冲破血缘的纽带关系,血缘的家支和宗法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份。过去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反对封建的族权统治,批判封建的礼教族规,是十分必要的。不如此被压迫剥削的劳动人民和广大妇女,就不能从封建的神权、族权、夫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获得政治上、人身上的平等权利。现在,随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繁衍,随着同一家族内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消灭,而使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改革浪潮的冲击,有着共同始祖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和宗族的人们,已自发地或自觉地感到需要增强共同的内集力,以求互相提携共同发展。因此,在一些地方较大的家支和宗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新的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来加强和密切家族和宗族内部的联系,这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现象是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族权的死灰复燃,或封建宗法制的复僻;但它却是又存在着沿袭旧的宗族宗法形式:如有族长族规,族内长幼有序,供奉共同始祖,维系血缘关系。只是内容发生了变化:族长并无特权,民主选举管理;族人权利义务平等,国法大于族规,族内长幼有序,族外公私分明,反对本家族对外族的排他性和侵他性。普底黄姓家族就是这样一类的典型,它把在本乡内外、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别的族入团结起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以发展地方经济和培养族内人材为共同义务而群策群力。并将在迎接发展商品经济大浪潮流的冲击下,共同奋力博进。对此社会现象是应积极引导,给予肯定,还是消极对待,应予否定,应该是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此种现象在别的地方,在别的民族内部也都存在着,只是一般地说还只限于族人内部的联系,并未在社会上公开的显露而已,也应深入调查研究,加以剖析。

一个民族的内部,在历史上存在过不同的阶级和等级,不同的支系和家族,并分布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一个民族的整体意识的觉醒,往往需要有一个克服狭隘的地域观念、落后的等级意识和支系意识以及宗法家支观念的过程。而这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提高,视野开拓和加强联系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教育和提高认识才能增强民族的整体观念,把地域、支系、等级、宗法等各种狭隘和落后的观念意识扬弃,上升到民族整体意识的层次,再进而又上升到中华民族的更高层次的整体意识水平,把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社会主义意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崇拜祖先的共祖意识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共同心理素质的支柱。家支和宗法观念的长期存在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信仰痕迹。但共祖意识的扩大和延伸,也许又正是反映了民族整体意识的觉醒过程。如普底彝族黄姓家族过去只知益阿进和芝阿堕,是其共同始祖,仍未摆脱血缘关系的狭隘宗法观念,而现在根据彝文谱牒的记载;共同始祖又向上延伸到慕克克,再扩大进而上溯到希慕遮,这就和分布今滇、川、黔、桂广大彝族供奉的始祖希慕遮联系在一起。尽管希慕遮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希慕遮之前还有许多的共祖传说?尚有争议。但信奉共同始祖希慕遮,这一心理素质的表现,已是超越狭隘地域和家支宗族狭小圈子禁囿的精神联系。因此,可以说因对原有家支宗族共同始祖的继续延伸扩大,特别是愈往远古历史共祖的追溯和信奉,则愈是超越原来狭隘地域和等级、宗法观念的束缚,从而上升为民族共同祖源意识的精神联系,这种现象正是体现了民族整体意识逐层复苏和觉醒的过程。又如彝族作为氐羌族系与传说申的炎帝和伏羲有关,如能确认并共同意识到炎帝和伏羲亦是民族共祖的渊源,那么,民族整体意识境界的升华,又必将会以同是“炎黄子孙”而感自豪,把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意识熔铸一体。

一九九一年九月于八角岩下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大方普底彝族黄姓家族族谱及其历史调查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