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背后的沉思——浅谈陈宜明的风景油画

 jingshuiyun 2016-03-06

艺术背后的沉思

——浅谈陈宜明的风景油画


艺术这个圈子正发生着一些变化,大家各自言说着一些不着边际,虚头巴脑的奉承话语,似乎交际是艺术生活必须的程序。我并无意贬低哪一位,只是陈述事实。当然,我也并无心奉承哪一位,只是喜欢将心中珍爱的画作反复审视,像深夜阅读那些令我感动的文章那般。陈宜明的那些小画即是我真心想要这样去做的。


雨后的小镇 50×60cm 2012 年

新农村一景 50×60cm 2012 年



我喜欢他的那些尺幅不大的小作,并不是因为它是出自陈宜明之手。而是,当我看到它们时,能够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存在,正如我阅读的某一篇小品、散段,它缓缓流淌于我的心间,让我感受到它的存在,有更多更深的思考,它们甚至会长时间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虽说陈宜明是以他的大型主题性绘画享誉全国的,但对于我来说,好的艺术作品不在于尺幅的大小,而在于是它是否有画家对画面更深刻的思考。正如莫兰迪所说,一张画,即便再小,要把各方面都画好,也不是容易的事。塞尚也曾说过,即便到死,也涂不好那五六十厘米的画布。


在这一圈子的几年中,所见到的对陈宜明的评论极少,也许他不喜欢这种无谓的炒作,也许是性格使然吧。其实我也明白,夺取了话语权也就失去了画语权,在我看来,文字的力量远不如好作品来的实在,来的真实,来的更有力量。此篇也是在陈宜明不知情下所写的。这样,我也难以免俗,难免尴尬。


正月的沿坑岭头 70×70cm 2014 年

沿坑岭头的冬日之五 60×50cm 2014 年


在他的每一张新作中总能感受到与以往的些许不同,总能寻找到一些小小的变化和感动。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绘画模式,没有潇洒的笔触,没有艳丽的色彩,有的只是对莫兰迪式的纯粹语言的追求,以及对博纳尔斑斓色彩的探寻,考究中不乏生动。在与他的两次谈话中,他曾说道,我画画很慢,别人一天画两张,而我却只能画一张尺寸不大的小画。我想这种慢,是一种在绘画过程中对画面构成,对用色用笔的慢条斯理的考究,一种对习常事物的重新审视,以及绘画过程中与客体对象的心灵互通。在与他的谈话中,他所谈论的不是圈子里的热闹事,而是绘画中的心得体会,是面对艺术时的心境,是画画过程中的各种乐趣,在画中他总能找到一些吸引自己继续下去的东西。在这个社会,面对喧嚣之后的沉静,是另一种心境,是艺术家面对孤独内心而对周遭事物的重新认知,是从事艺术者所需持守的本。他将画室搬到宋庄那片并不热闹的边缘之地,关起门来画自己的画,将自己“边缘化”,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在此,对陈宜明的作品具体谈一下我的感受,水平有限,只能以拙劣的文字表达我浅显的认识。风景画是陈宜明非常感兴趣的题材,虽然在此之前风景只是作为他大型历史题材作品的背景,但明显能够感觉到他对风景绘画的研究。他的风景作品,虽不成系列,没有形成一个主题系列的研究,但每一张都应是作者的心力之作。陈宜明的风景作品较多,只能选择本人较为喜欢的两张作品详细谈谈。


北国冬日 80×80cm 2008 年


在他发于我的众多作品中,《北国之冬》是我最为欣赏的,稳定的金字塔式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均衡感,横排的树丛使这种均衡感更加强烈;几大块的冷色使画面统一在灰蓝的色调中,凸显了北国冬天的苍凉;而树丛较为丰富的色彩和用笔变化使得单纯的画面不再单调,当然,从语言的统一性来看,也难免陷入一种不协调之中;偶然露出的黄褐色底子恰好作为白雪覆盖之下的土地之色,使画面呼吸更为顺畅,仿佛透出了一点温暖;北国之冬的雄浑苍茫在皑皑白雪覆盖之下反而显出一种空灵,这种感觉跃然于画布之上。不知为何,这张画让我感觉好似有风吹过,仿佛听到风的呼啸,让我有些想念儿时的家乡了。


埃及行之一  52×56cm 2006 年


《埃及印象之一》也是我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是一张很是耐看的画作,浑厚的笔触,不多的黑色,使画面带有一定的表现性成分,颇有些鲁奥的语言图式;厚涂的灰褐色,也许正是埃及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最合适的印象色,我没有去过埃及,可这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沙漠之国在我的脑海中正是陈宜明笔下的感觉,充满了历史的积淀;但是,我脑海中的古老的建筑已被现代直立的混凝土楼房所取代,打上了现代的烙印。


陈宜明总是在不满意中突破自我的束缚。他曾谈到对未来绘画的着重点,会偏向于对风景画的研究。希望能看到他更多更好的风景作品,看到他在不满中的新突破。


昌旭正

2012年11月23日夜 于草场地


埃及行之四 52×56cm 2006

梨花沟的五月 60×60cm 2014 年

路边的庄稼地 70×70cm 2014年

青色的山村 70×70cm 2014 年


陈宜明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

195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

1968年赴黑龙江

1976年调哈尔滨画院任画师

1984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毕业

1986年调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

2002年任油画系第二工作室首任导师并主持工作


主要艺术活动

1979年 第五届全国美展获金奖。

1980年 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作品展获金奖。

1981年 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获银奖。

1984年 全国第六届美展获铜奖。

1985年 参加中国油画界在安徽举办德“黄山会议”。

1989年 “首届全国油画精品大赛”获银奖。

  赴日本国参加第五十七届亚细亚美术交友展开幕式。

  参加日本国东京“中国画家六人展”。

1991年 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获浙江省铜奖。

1994年 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浙江省银奖。

1996年 赴欧洲诸国考察并在法国巴黎研修及举办个展。

  作品入选《首届油画学会展》。

1997年 “孙中山与华侨”全国美展获铜奖。

  庆祝香港回归全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展获优秀奖。

  作品入选中国油画学会肖像画大展。

1998年 作品入选《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1999年 参加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画展。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省铜奖。

2000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绘画书法作品展》。

2001年 作品入选《走进新世纪——浙江油画大展》。

2002年 作品参加上海艺博画廊举办的《数人人体画展》。

2003年 作品入选《中国第三届油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参加西安《国际素描研讨会》。

2004年 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6年 参加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现实主义之路——七人展”。

2007年 中国油画学会举办的“精神与品格”油画展。

  参加由北京市美协举办的”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8年 参加北京奥组委举办的《2008北京奥运会美术作品展》。

  期间部分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9~2008年 先后出版了《陈宜明速写专集》、《陈宜明风景油画选》、《线之惑——陈宜明素描集》、《岁月如诗——陈宜明油画作品选》;出版并主编《美术学院新概念——风景》、《美术学院新概念——速写》等。

2007~2009年 参加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油画《青春记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0年 纪念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邀作品《工程兵转战深圳》,被深圳美术馆收藏。

2011年 作品《1968年的第一场雪》参加“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并获优秀奖。

2011年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工程特邀作品《上海的早晨》,被上海美术馆收藏。

2013年 “一路阳光”中国艺术家欧行采风

2014年 “可见之师”中国油画风景展任全国评委

2014年 “画忆江南”第三届全国名家邀请展

2015年 “从黑土地走来”陈宜明艺术展,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