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德收福

 临泉书屋 2016-03-07
标签:

文化

   有的人死了,他就成了神;有的人死了,他就成了鬼。但是,他虽然死了,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既没有成仙,也没有变鬼,而是成了令我肃然起敬的一块丰碑!在我看来,他永远是一位善良、真诚、大气、勤奋、严谨的好画家,一如他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古人有“三不朽”的说法,即:一个人要是做到了三件事,那他的生命便是“永垂不朽”的了。哪三件?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如今,手捧着他生前赠予我的他的精美的画册,想着他在陕西美术界的德艺双馨的很高的美誉度,我想,他的一生是做到了这三样的,所以他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杜甫有句名诗:“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是说的在古代,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发达,所以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能活到70岁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当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70岁了。不过,想一想,一个人即使活到100岁,那也是由一个大活体变为粉尘的过程;谁也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正如三国时候的曹操在他的名诗《龟虽寿》里所写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生、老、病、死是每一个生命必走的过程。从起点到终点,最后,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无声无息。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生命关键在其高度和密度,而不在其长度。他活到了75岁,按世俗的说法,也算是福寿之人,因为只差5岁,他就80岁了啊。但反过来想,75岁,这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闪一跃而已。我想,如果他能再多活10年、20年的话,他一定会画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社会传播出更多的正能量。

    他是谁?他就是陕西省著名画家储存先生。他是在2015年3月病逝的。

     每一个人都有走向生命终点的那一天。当储存先生预感到自己即将驾鹤西游的时候,他表现出的是豁达、坦然、淡定,因为他笃信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创作的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一句话:“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他给守在身边的家人交代:丧事从简,将骨灰倾洒在汉江河里。作为他生前的“忘年交”,我是理解他的。“竹篱茅舍,石屋花轩,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流水绕户,飞泉挂檐,烟霞欲栖,林壑将暝”,作为一名山水画家,他一生都喜欢这种意境;所以他死后也要与碧绿的汉江水融为一体,让自己的骨灰伴随着一路东流的汉江水欢吟着奔向大海的怀抱。

    汉江是流经储存先生的家乡紫阳县的一条河流,他让家人把自己的骨灰倾洒在汉江里,这表明他永远眷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他真是做到了“树高千丈,叶落归江”啊。

   储存先生曾用名“出存”。他于1940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1956年,他从紫阳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西安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学习。毕业以后,当时的校方鉴于他在校期间的品学兼优,原本打算让他留校工作;但他却志愿申请回到家乡紫阳这地处巴山腹地的山区县里工作,因为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美术专业知识来回报生他、养他的巴山汉水。他生前曾多次对友人们讲,他一生都很喜欢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名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自从他回到家乡工作以后,他就一直隐居在这座依山傍水的巴山小城里,体会笔风墨雨,感悟砚田境界,用他的画笔讴歌家乡的美好山水和日新月异的巨变,表现家乡那独具风味的茶乡风俗。

      储存先生生前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研究会理事、西安山水画院研究员、紫阳县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他的画作《家住老扒湾》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群星杯”书画作品展,获二等奖。他的画作《巴山翠欲滴》入选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创新奖。他的画作《不忘故乡水与土》被中国驻美国芝加哥领事馆收藏;画作《群峰拥翠图》被日本友人吉本申行先生收藏;画作《秋荷图》被新加坡友人孟东林先生收藏;画作《巴山人家》被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画作《无影山水》被陕西省群艺馆收藏。

     储存先生的家乡紫阳县是一片充满神奇而灵秀的所在,被誉为“中国西部最美丽的茶乡”,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川景观。这里既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人文精神,又不乏时代的进取风尚。美丽的巴山汉水为生活在这里的文艺家们提供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特别是这些文艺家们每日里品饮着闻名海内外的富硒好茶,自然更会不断激发出艺术灵感来。

    紫阳县有山有水,山是美山,水是秀水;山水皆是很有格韵的。正如一句唐诗所写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家乡的美山秀水给储存先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专攻山水画30余年,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品读他的山水画作,给人的感觉是:大气磅礴却又细致入微,粗犷豪放却又蕴含婉约,恢弘中透出纤细,沉雄中不失工稳。我每次读他的画作,都会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可以说,每当我在品读储存先生的山水画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一片寒林万事休,更无杂念在心头”。我感觉是做了一次精神的畅游,有一种超脱尘俗和受到心灵洗礼的感觉!有时候,品读着他的山水画作,我不禁会联想到晚唐的诗僧皎然的诗歌《西溪独泛》,这首诗的内容是:“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径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活着给人以鼓励,走了给人以怀念。储存先生,您一路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