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识中药 | 抗疟疾之奇草——青蒿

 海纳百川cl 2016-03-08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9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青蒿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它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之功。是著名的抗疟疾的良药。《本草纲目》言其“治疟疾寒热”。《医林纂要》言其“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跟我识中药 | 抗疟疾之奇草——青蒿

关于青蒿治疗热病的来历有一个故事

钱经纶,字彦瞿,康熙年间浙江秀水人,不但医术精湛,且素性正直,医德极高,一生清贫,鞠躬尽瘁地为乡里穷苦百姓治病,直到临死,还惦记着乡亲。

某年隆冬腊月,一人病寒热不已,前后请过不少医生,药石兼投,终不见效。后请钱氏诊治,经纶细察,认真辨证,独言由于伏暑。众医听罢,愕然不语,认为现在正值冰天雪地之时,水液凝冱,不知暑从何来。经纶自信地说:“诸公不信,看吾用药,保管药到病除。”大家想,已经屡治无效,只好听他安排。钱经纶处方,仅用青蒿一味,煎汤饮之而愈,众人无不称奇。此事被传为佳话,无论远近,慕名求医者接踵。

【临床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故可用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伤阴劫液,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常与鳖甲、知母、牡丹皮、生地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青蒿苦寒,入肝走血,具有清退虚热,凉血除蒸的作用。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常与银柴胡、胡黄连、知母、鳖甲等同用,如清骨散。

跟我识中药 | 抗疟疾之奇草——青蒿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青蒿苦寒清热,芳香而散,善解暑热,故可用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等症,常与连翘、滑石、西瓜翠衣等同用,如清凉涤暑汤。

4、疟疾寒热

青蒿辛寒芳香,主入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尤善除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如《肘后备急方》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或随证配伍黄芩、滑石、青黛、通草等同用。本品芳香透散,又长于清解肝胆之热邪,可与黄芩、滑石、半夏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郁遏少阳三焦,气机不利,寒热如虐,胸痞作呕之证,如蒿芩清胆汤。

【用法用量】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晋代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有这样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不仅是祖国医学而且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用青蒿治疟的最早记载。这一记载为近代药理研究提出了宝贵线索。1971年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就是在读这段文章时得到启发而制成了抗疟药青蒿素。青蒿索是青蒿的主要有效成分,青蒿素有效单体是一种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完全不同于氯喹类结构的药物。1972年用有机溶剂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单体获得成功,这为我国乃至世界治疗疟疾揭开了新的篇章。

疏风散热之奇草——木贼

“圣草”紫苏,你肯定不知的几个神奇妙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