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一直默默无闻的小村子最近因为五毛份子钱登上了热门话题。 每当问起村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都会告诉你,打他们从小记事起,村子里份子钱的标准就是五毛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这个标准延续了30多年,如今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风。 既不骄傲,也不可耻。当地村民如此看待这一传统,“感情,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一刀礼” 南太合村共有290户人家,约900名村民。村子里有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排排房屋白墙红瓦,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晃。没出正月,村子里还透着过年的喜庆祥和气氛。 按照生活质量来说,和周边的几个村子相比,南太合村已经可以达到中上游水平,但依然保持着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 这一点,在村子里结婚随礼的“份子钱”上,体现尤为明显。 路先生今年66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结婚,当年还只是个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年代,村子里流行的叫做“干份子”,不送钱,送物。 “比如村里有小伙子结婚,和他关系最近的亲戚就会提前到集市上割一块肉,等到结婚那天送过来,这叫做‘一刀礼’。”陆先生说,一刀割下去,这块肉最开始大概是七斤,后来慢慢慢慢涨到了十斤。 在重要亲戚流行送“一刀礼”的时候,普通的邻里街坊只需要随两毛钱份子钱。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两毛钱要比现在值钱的多,南太合村村支部书记李洪海回忆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记忆中食用盐是一毛三一斤,酱油是一毛二一斤,白布是三毛三一尺,咱普通老百姓平时抽的最便宜的丰收烟是两毛钱一盒。” 如果只按照香烟的价格做简单对照的话,那时的两毛钱约合现在的十块钱左右。 李洪海介绍,那时一个劳力干一天活,最多才能挣八毛钱。 所以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普通邻里街坊在结婚时只随两毛钱份子钱,是由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决定的,“你想多随点,你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啊”。 五毛钱 等到今年58岁的路荣发,在1981年结婚时,普通邻里乡亲的份子钱就由两毛钱涨到了五毛钱,“大概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份子钱也水涨船高提高到了五毛钱”。 现在来看,五毛钱份子钱的标准在那个年代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标准就一直没有变化过。 “那时候五毛钱能买一大堆东西呢,现在五毛钱能买啥?连一块糖都买不到。”如果当时五毛钱份子钱的标准符合那个时代的经济水平,这30多年过去,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太合村的份子钱却一直没有涨上去。 没有成文的规定,只是约定俗成的民风。 在大多数村民看来,份子钱只是一种表达庆贺之情的形式,谁家也不可能指望份子钱发财,“结婚图的是喜庆,图的是热闹,图的是人气。邻里乡亲能到场庆贺,不管钱多钱少,体现的是一份情谊,这份情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路荣发的儿子在2011年4月份结婚,大红色账本上清清楚楚记录着每一个亲朋好友的份子钱,“除了比较重要的亲戚和儿子的同事,本村的邻里乡亲全是五毛钱。”路荣发说,即使有乡亲拿了一百元过来,也得给人家“找零”。 有人笑言,这么多年以来,南太合村每一户结婚的人家,干的都是“赔本的买卖”。“每一位来随份子钱的邻里乡亲,主家都会准备一份喜糖,现在光这一份喜糖就要六七块钱呐。” 即便是“赔本的买卖”,这个传统依然被保留下来。即便相邻几个村子的份子钱都涨到了一百甚至两百,这个传统依然被保留下来。 理事会 这样一份看来和当今社会风气格格不入的朴素传统,能够保持延续,成为每一名村民在日常交际生活中愿意恪守的美德,南太合村红白理事会功不可没。 这个成立于1992年的民间组织至今已经运行了24年,完全由村里的热心村民自发组成,专门负责村里红白喜事的准备工作。现在南太合村红白理事会总共有五人,理事会负责人就是路荣发。 “每个村都有那么几个热心人,愿意在别人家有事的时候伸出双手,我们村也一样,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这个组织,在村里有人遇到红事白事时前去帮忙。”路荣发说。 每次村里有人结婚的时候,红白理事会就会协助主家拟定一份要随礼的名单。这份名单一般包括姑妈、舅舅、姨妈等亲戚,主家本家的亲属、邻里乡亲都不会出现在名单上,“名单上的人根据关系远近自己选择要随多少份子钱,本家亲属是不拿钱的,邻里乡亲就按我们村传统五毛钱的标准随礼”。 路荣发告诉记者,按照村里的传统,普通邻里乡亲到主家随礼是为了庆贺、帮忙,完事就各自领一包喜糖回家了,只有男女双方的亲属留下来吃饭,“这样婚礼既简单又不失喜庆,而且节省了人力财力”。 虽然份子钱少,但乡亲们之间并没有因此而感觉疏远,相反关系更加和谐。对于这样的传统,路荣发的态度是,既不骄傲、也不可耻,“感情不是拿钱来衡量的”。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二、时政/社会》